第六篇 個性因素對人的影響(1 / 3)

第六篇 個性因素對人的影響

什麼是個性?它是一種讓攝影師難以捕捉,畫家難以再現的東西;我們也很難用文字對它進行精確的描述。然而,世間千千萬萬的人們,正是因為有了這種難以言表的品質,才宣告了他的獨一無二的存在。

拿破侖·希爾在研究了數百位成功人士後,強烈地感覺到這樣一個現象:愈是事業成功的人,其個性也愈是鮮明。所以,拿破侖·希爾在他的成功學思想裏,十分強調個性因素對人的影響。

拿破侖·希爾認為,一個人能否成功與他的個性有密切的關係,那些能夠成功地創造財富的人往往擁有能招財進寶的個性。良好的個人魅力是一種神奇的天賦,就連最冷酷無情的人都能受到他的感染。有時候,它甚至於能左右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前途和命運!

人的個性是千差萬別的,這一方麵是受遺傳因素的支配,另一方麵是生活環境和個人修養使然。可是,這並不意味著一個人對自己的個性就完全無能為力了。相反,為了提升自己的人生品質,我們應該極地克服那些對自己不利的性格因素,尋找能為自己的個人魅力加分的良方。

拿破侖·希爾在這方麵有著獨到而深刻的見解,他的建議也是最直接、最有用的。

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所謂個性或個人品質,對一個人的影響卻是無比神奇的,它的威力比那些具體的個人能力要強大得多。

一般情況下,當我們預言一個人將來可能發展到什麼程度,會升到什麼樣的職位時,我們考慮最多的是他的實際能力,而很少將他本身所具有的人格魅力也看作是他未來成功資本的一部分。事實上,一個人的人格魅力同他的智力、受教育程度一樣,是與他的前途息息相關的。在實際生活中,我們常常發現這樣的情況:許多能力平平,但相貌堂堂,舉止優雅的人,比起那些聰明而博學的人來,能獲得更快的提升,有時甚至於把那些頭腦聰明的人遠遠地拋在了後麵。

我們不難從演說家的身上看出個人魅力對別人的影響力到底有多大。坊間有許多書籍,刊印了曆史上許多偉大人物的演說稿,可是,這些脫離了演說家的個人魅力的、印在紙上的冷冰冰的文字向人們傳達的信息和激情,根本無法和當初演說家們拿著這些文字演說時相比。其實,演說會場上讓觀眾為之傾倒和歎服的是演說家的個人魅力,他們口若懸河、充滿激情的口才以及豐富的肢體語言,無不散發著一種感人的魅力。

生活中,我們也很容易受到那些有神奇個人魅力的人的感染和影響。當我們看到這種人時,總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似乎感到自己的天地一下子變大了,體內有一種新的力量在激蕩。霎那間,一種我們以前從未覺察到的潛能得到了釋放,似乎那塊長久以來由種種壓力所構築成的巨石在突然間消失了一樣,一種久違了的輕鬆感受又回來了。同這種人的交談是一種享受,即使你與他隻有一麵之交,也會給你留下終身難忘的影響。他們能激發出我們身上最優秀的潛能,讓你認識一個更優秀、更自信的自己。我們會驚奇地發現,在他們的麵前,自己竟也成了這樣一個伶牙俐齒、口若懸河的人,那些以前從沒有過的靈感和渴望會源源不斷地在心中閃現。突然間,生活對我們具有了一種從未有過的、更加崇高的意義,我們的心中燃起了一股熊熊烈火,推動我們去體驗和嚐試一種我們從未曾體驗和嚐試過的、新的生活,去做我們想做而從不敢嚐試去做的那種人。

是的,也許就在見到他的幾分種以前,我們還是那樣神情沮喪,萎靡不振,但就在一刹那間,他的個人魅力似乎是冬日裏的一束陽光,在我們身上發生了極大的作用,為我們陰冷的生活撕開了一道縫隙,為我們所有的潛能打開了一道大門。歡樂代替了憂傷,希望趕走了絕望,積極驅走了消沉。我們的雙眼被喚醒了,我們終於能看到,生活並不總是充滿陰霾,無論我們處在多麼卑微、多麼困難的境地,都要相信那些美好的事物和崇高的理想。就想一首詩句所說的那樣:相信吧,憂傷的日子總會過去,快樂的日子總會來到!

很多時候,即使我們與這種極具個人魅力的人的接觸隻有幾分鍾,也會讓我們在精神上經受一次洗禮,我們會覺得自己變得精神百倍,就好像兩台大馬力發電機讓電線中的電流在突然間成百成千倍地激增一樣。我們希望這種力量能在自己的身上停留的長久一些,所以我們不願意看到這個神奇人物離我們遠去。

而在另一方麵,我們在生活中也常常碰見這樣一種人,他們的出現不但不能為我們帶來活力,還會讓我們喪失原有的活力與自信。當我們與這種人接近時,我們會感到一股寒意,就像夏天裏突然刮來一股寒風一樣。這種讓人萎靡不振的電流會擊遍我們的全身,讓我們感到壓抑和不安。在他們麵前,我們會感到自己身體內所聚集的力量和能力在一瞬間消失無蹤了,我們甚至連微笑都有些困難。他們那種沮喪、憂鬱的感染力凍結了我們體內的所有靈感與創造力,隻要他們在場,我們永遠都不可能有好的表現,更不可能超常發揮自己的潛能。他們像一團黑沉沉的烏雲,罩住了秋日原本明媚的天空,處在這片陰影下的我們,也變得躁動不安,不知所措。

我們很容易就能感覺到,這種人不會對我們的願望表示興趣,當然就更不可能從他們那裏得到讚同與鼓勵了。這種人對我們生活的負麵影響是巨大的,他們隻會讓我們的生活失去原有的目標。當我們看見這種人時,我們應盡快地逃之夭夭。

比較上麵這兩種類型的人,我們不難發現,他們最大的區別在於,前者熱愛自己的同類而後者卻在盡力排斥自己的同類。當然,我們首先要承認一點,這些極具個人魅力的人,他們的這種超常能力多半是與生俱來的。不過,我們還發現有這樣一些人,他們為人大公無私,將幫助別人視為自己的職責和義務。盡管他們的方式也許不是那樣完美,甚至於有些粗魯,盡管他們的外表不是那麼優雅,可在一些特定的場合裏,他們仍會產生不同凡響的影響力。對遇到的每一個人,他們都能真誠地給予鼓勵,所有與他有過交往的人都會信任他、愛戴他。其實,隻要你願意,並有足夠的決心,你也是能培養起這種非凡的個人品質來的。

個人魅力是一種神奇的資源,它能讓一個才能平平的男人得到令人垂誕的職位,能讓一個外表平凡的女子煥發動人的光彩。那些法國沙龍裏的女主人通常都不是很年輕了,但她們的個人魅力卻能使頭戴金冠的國王相形見絀。在很多場合下,當人們的談話陷入僵局之時,這種聰慧的女子能輕而易舉地使整個局麵得以改觀。也許她們並不美麗,也並不年輕,但她們能將每個人的目光都吸引過來,成為大家追捧的對象。

這種如同磁石般的吸引力大多來源於優雅的舉止和儀態。除此之外,處事得體也是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一個人首先要明白自己該幹什麼,不該幹什麼,才能夠做到舉止大方,處事得體。另外,對於一個希望擁有這種神奇的個人魅力的人而言,敏銳的判斷力和一些必不可少的常識也是至關重要的。如果一個人用一種不恰當的方式去評價別人的品味,就很容易對對方的自尊心造成傷害。

認真地學習如何與別人愉悅相處的藝術吧,努力做到為人謙和,寬容大量,讓自己成為一個受人歡迎的人吧,因為隻有這樣,成功的大門才會向你打開。

簡單地說,有魅力的個性應該包括四個因素,即"積極的心態",它能幫你克服那些負麵心態對你的不利影響;"彈性",即能適應不斷變化的客觀條件的能力;"誠摯的目的",它能幫你確立切實的目標;"迅速的決斷",它能讓你把握稍縱即逝的機遇。

一個人的個性內涵包括許多獨立的特質,其中有些是與生俱來的,有些是可以靠後天的努力獲得的。拿破侖·希爾認為,在所有有魅力的個性中,"積極的心態"、"彈性"、"誠摯的目的"和"迅速的決斷"是最重要的。

對一個早上準備出門工作的推銷員而言,負麵心態對他的影響將是非常巨大的。如果他沒有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他最好是待在家裏,哪裏也不要去。因為帶著不愉快的心情去開展工作,不但沒有任何成效,還有可能製造敵人,甚至會丟掉老客戶。對一個律師而言,如果他帶著一種負麵的心態踏進法庭,即使他所承辦的是一件對他的當事人非常有利的案件,他也會認為法官和陪審員都在和他作對。對一個醫生而言,如果他帶著一種負麵的心態麵對病人,他會很容易失去病人對他的信任。

其實,負麵的心態對人的影響是多方麵的。即使一個人畢業於最著名的學府,受過最文明的教育,有著最精湛的技術,如果他缺乏良好的心態,也是注定會遭遇失敗的。相反,積極的心態卻可以彌補一個人教育程度的不足,使他在一群智商比自己高的人群中脫穎而出。

生活不可能總是一成不變的,每個人每天都要麵對各種不同的問題。拿破侖·希爾所說的"彈性",就是指一個人適應變化中的各種條件的能力,當然包括危機在內。一個具有"彈性"個性的人麵對突發的變故時,能保持心理上的平衡和清醒的判斷力。他們就像一個變色蜥蜴,能迅速地改變身體的顏色,以便和周圍的環境保持一致。如果一個人缺乏這種能力,他也就很難建立起有魅力的個性。因為我們的人生及人際關係處在一個不斷變化的環境中,它要求我們有適應這種變化的能力。如果一個人沒有適應變化的能力,將會很容易被淘汰。要知道,當有人搬走了你的奶酪的時候,你應該毫不畏懼地出發,為自己尋找新的奶酪。

"誠摯的目的"能使我們明白自己真正想要什麼,也能使我們贏得別人的信任和幫助。一個人到底有沒有"誠摯的目的",我們從他的言行舉止上就能得到答案,即使是那些並不善於分析別人性格的人,也能很容易地覺察到這一點。一個沒有誠意的人,他的缺點將是顯而易見的,即使他盡力地掩飾自己真正的意圖和傾向。不論是在言談上,還是在表情上,或者是在他的工作所提供的服務品質上,以及其它容易被他所忽略的細小的方麵,他的弱點總會被暴露出來的。所以,千萬別試圖欺騙別人,要知道,再精致的謊言都遲早會被揭穿。一個人隻有懷著誠摯的目的對人對己,才能被他人接受,而自己也才能胸懷坦蕩,理直氣壯。

"迅速的決斷"是構成有魅力的個性的第四個因素,它要求人們做事情不能優柔寡斷、三心二意,要有對事情的快速反應能力。現代社會的步調越來越快,那些行動拖泥帶水、瞻前顧後的人是很容易被淘汰的。那些成功人士基本上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他們能明確而迅速地作出決定,而那些行事慢吞吞的人隻會使他們自己處於不利的局麵。其實,迅速決斷的能力也是可以通過培養來得到的,在某種程度上說,它隻是一個人做事的習慣罷了,所以它與人的心態關係非常密切,甚至就是一個人心態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