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蔡誌勇又根據金融形勢變化,投入220萬美金收購了“聯合麥迪遜公司”。這是一家財務公司,很適合他的口味,他認為隻要財務管理得法,發展不成問題,於是招兵買馬,擴展證券業務,一下就影響到華爾街的一些有聲望的金融機構,這時蔡誌勇注意到美國製罐公司主動向他接近,他認為是個機會。經過一番談判,居然以1.4億美元將“聯合麥迪遜公司”賣給了美國製罐公司。這一招被美國人稱為“點石成金”之術。
賣公司並不是目的,蔡誌勇瞄準的是更大的目標。過了不長時間,他反過來又收購了美國製罐公司近67萬股的股票,價格是1800萬美元,占該公司全部股權的35%,這個比例表麵上看起來不大,其實美國上市公司的股份是很分散的,他占有的份額已使他可以登上這家公司的副總裁位置。蔡誌勇上任後,就像一個多多益善的“將軍”,收購了另兩家公司的部分股票,3年內增值10億美元。製罐公司原來在財務處於被動的地位,讓他這麼變戲法式地一翻手,也就變成大贏家。
利用金融市場拆借的魔力,爭取持股者增強投資信心,使一家公司的經營業績一年比一年高,這是許多有限公司的經營者慣走的路子。蔡誌勇同樣是利用金融拆借的手段,但他卻敢於收購虧損企業,敢於賣掉業績不俗的盈利公司,在買與賣的交替過程中無非是促使手中股資不斷增值。當然這種做法同樣伴隨著巨大的風險,一著不慎,全盤皆輸。從蔡誌勇的買賣企業股份的眼光,足可以看出他對金融市場風支變幻的過人眼光,這是他戰勝競爭對手的重要法寶。
財富點拔
老子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這所伏。”利用金融市場拆借的魔力,爭取持股者增強投資信心,使一有公司的經營業績一年比一年高,這是許多有限公司的經營者慣走的路子。蔡誌勇同樣是利用金融拆借的手段,但他卻敢於收購虧損企業,敢於賣掉業績不俗的盈利公司,在買與賣的交替中,“點石成金”。當然這種做法同樣伴隨著巨大的風險,一著不慎,全盤皆輸。從蔡誌勇買賣企業股份的眼光,足可看出他對金融市場風雲變幻的過人眼光,這是他戰勝競爭對手的重要法寶。損小魚釣大魚
有一個叫阿牛的青年,做家庭用品通信銷售。首先,他在一流的婦女雜誌刊載他的“8元商品”廣告,所登的廠商都是有名的大廠商,出售的產品皆是實用的,其中大約20%的商品進貨價格超出8元,60%的進貨價格剛好是8元。所以雜誌一刊登出來,訂購單就像雪片般多得使他喘不過氣來。
他並沒什麼資金,這種方法也不需要資金,客戶彙款來,就用收來的錢去買貨就行了。
當然彙款越多,他的虧損便越多,但他並不是一個傻瓜,寄商品給顧客時,再附帶寄去20種2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商品目錄和商品圖解說明,再附一張空白彙款單。
這樣雖然賣8元商品有虧損,但是他是以小金額的商品虧損買大量顧客的“安心感”和“信用”。顧客就不會在戒懼的心情之下向他買較昂貴的東西了。如此昂貴的商品不僅可以彌補8元商品的虧損,而且可以獲取很大利潤。
就這樣,他的生意就像滾雪球一樣越做越大,一年之後,他設立一家AB通信銷售公司。再過3年後,他雇用50多個員工,1999的銷售額多達500萬元。
他的這種釣大魚的辦法,有著驚人的效力。這位先生起初一無所有,可是開始做吃小虧賺大錢的生意,不出幾年,就偷天換日般地建立起他的AB通信銷售公司。當時他不過是一個24歲的小夥子而已。
財富點拔
數學上有這樣一條公理:兩點之間直線最短。但《孫子兵法》卻說:“軍爭之難者,以迂為直、以患為利。”英國軍事家利德爾·哈特在他的《間接路線戰略》一書中也這樣寫道:“在戰略上,最漫長的迂回道路,常常是達到目的的最短途徑。商場如戰場,“小魚釣大魚”賺錢法就與軍事上的迂回戰術有異曲同工之妙。
在市場競爭中,企業經營者(尤其是中小企業經營者)難免受到各種因素製約,常常是欲速則不達,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因而,有些胸懷大略的企業經營者,為了實現其目的,以迂為直、以小魚釣大魚、是慣用的策略。
經營者前進的道路總是坎坷曲折的,在市場競爭中,有些企業經營者由於受資金、設備、人才、技術等客觀條件的限製,目的不可能一下子就達到。阿牛起先沒本錢,但他卻能先用別人的錢建立起信譽,然後買空賣空,大獲成功。這就告訴我們,任何企業經營者欲沿著筆直的路線達到自己認定的目標都是不現實的,世界上也不存在企業經營者一帆風順地一步達到輝煌頂點,一口吃成個大胖子的先例。經營的道路直中有曲、曲中有直,欲走捷徑,但往往卻走入了絕境。而艱苦探索出來的道路,有時卻能比直路更能率先到達終點。這也說明企業經營者,確實需要在市場實戰中,采用迂回戰術,尋找戰機,以迂求直,迂回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