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如何在社交中調整好心態(2)(1 / 3)

在我讀書的時候,住在我上鋪的一個同學,常常把笑容掛在臉上,一副很自信、很胸有成竹的樣子,幾乎看不到他有憂愁的時候,同學們都很羨慕他。其實他自身並沒有許多值得人高興的東西,反之他的長相和個子都讓人不敢恭維。

快畢業的時候,大家在一起聚餐,他哭的很動情,大家都覺得挺意外。回到寢室他趁著酒興翻開一本帶鎖的日記本給我看,扉頁寫著:給自卑一把鎖。裏麵的內容與他的言行簡直是天壤之別,在這些寫滿他內心世界的文字裏我才知道他是一個很自卑的人。但他卻懂得怎樣去擺脫自卑,其中有一段他寫道:自卑是庸人自擾的產物,越在乎它就陷得越深,甚至不能自拔。生活中就要通過自己努力,把自卑揚成自信的帆,隻有微笑地麵對生活,生活才會報之以微笑。

因此,我們每一個人都應正視自己的長處與不足,既不自卑也不自傲,而是自信地麵對生活,這樣社交必然成功。

相信自己

自信,是自己對自我能力的肯定;如果一個人自己都不能支持自己,那麼他就無法得到別人的肯定、擁護和支持,在社交中也就注定要失敗,因此,自信是決定社交勝負的關鍵。

尼克鬆是我們極為熟悉的美國總統,但就是這樣一個大人物,卻因為一個缺乏自信的錯誤而毀掉了自己的政治前程。

1972年,尼克鬆競選連任。由於他在第一任期內政績斐然,所以大多數政治評論家都預測尼克鬆將以絕對優勢獲得勝利。

然而,尼克鬆本人卻很不自信,他走不出過去幾次失敗的心理陰影,極度擔心再次出現失敗。在這種潛意識的驅使下,他鬼使神差地幹出了後悔終生的蠢事。他指派手下的人潛入競選對手總部的水門飯店,在對手的辦公室裏安裝了竊聽器。事發之後,他又連連阻止調查,推卸責任,在選舉勝利後不久便被迫辭職。本來穩操勝券的尼克鬆,因缺乏自信而導致慘敗。

小澤征爾是世界著名的交響樂指揮家。在一次世界優秀指揮家大賽的決賽中,他按照評委會給的樂譜指揮演奏,敏銳地發現了不和諧的聲音。起初,他以為是樂隊演奏出了錯誤,就停下來重新演奏,但還是不對,他覺得是樂譜有問題。這時,在場的作曲家和評委會的權威人士堅持說樂譜絕對沒有問題,是他錯了。麵對一大批音樂大師和權威人士,他思考再三,最後斬釘截鐵地大聲說:“不!一定是樂譜錯了!”話音剛落,評委席上的評委們立即站起來,報以熱烈的掌聲,祝他大賽奪魁。

原來,這是評委們精心設計的“圈套”,以此來檢驗指揮家在發現樂譜錯誤並遭到權威人士“否定”的情況下,能否堅持自己的正確主張。前兩位參加決賽的指揮家雖然也發現了錯誤,但終因隨聲附和權威們的意見而被淘汰。小澤征爾卻因充滿自信而摘取了世界指揮家大賽的桂冠。

自信,是一個人工作、生活時必備的一種極為重要的心理狀態。它在塑造、完美你的人生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可以說,幾乎在生活的方方麵麵,你都能切身感受和領略到自信者身上發出的耀眼光輝和他們留下的閃光足跡。

談及自信對一個人的成長所起的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可以看一看世界著名小提琴演奏家伊賽克·帕曼教導他的學生如何表演的事。他就演出前的心理調適等問題,曾和他的學生有過如下一段很有意義的談話。

“在演出的時候,最重要的心理準備是什麼?’,伊賽克問他的學生。

“要小心。”學生不假思索地回答。

“錯了!”伊賽克斬釘截鐵地否定了學生的回答,“一個小心的演奏者能成為偉大的音樂家嗎?你練習的時候,可以小心,但一旦上了台,就要滿懷自信。聽清了,要滿懷自信!那怕錯了,都要錯得有信心,繼續把曲子拉下去,直至演奏終了。記著:台上的演奏家沒有錯,錯也是對!”伊賽克的教育理念,我們不妄加評判,但鼓勵學生在台上自信演奏的話語,卻帶給人們許多的啟迪,發人深省,耐人三思。

是的,隻有充分的自信,才能把我們的份內之事做得更出色、更完美,也才能最充分地挖掘和調動起你所有的潛能,並為使你的全副身心的投入獲得豐厚的回報,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自信的產生有時是一個人在對自己“專業”的漸漸專注之後油然而生的。其實,專注的過程也是漸漸拋棄心中所有羈絆的過程,當所有可能影響專業正常發揮的各種消極因素被廓清之後,充分而又自由地展示自己的空間也隨之便得以被擴展到極致,這時自信從萌芽、發展,到張揚並得以淋漓的展露也便成為了可能,它們是一個相伴相生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