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心平氣和,廣交朋友(2)(2 / 3)

在爭辯中迷失了自我

任何決心有所成就的人,從不在私人爭執中耗費時間。爭強好辯無法消除誤解,隻有靠寬容、協調、技巧,以及同情才能獲得信任,並真正解決問題。

羅斯福總統對於他的反對黨,往往會和顏悅色地說:“親愛的朋友,妙哉妙哉,你到這裏來和我爭執這個問題,真是一個妙人!但在這一點上,我們兩個的見解自然不同,讓我們來講些別的話題吧!”於是他會施出一種誘惑的手段來,使對方放棄自己的意見,而去接受他的觀點!

這是一個好方法,無論那些成功的人采用什麼方式去駕馭別人,我們可以注意到的是,他們第一步是“避免爭論”,他們的策略是以“迎合別人的意誌”及“免除反對意見”來感動人的。

巴特爾與一位政府稽查員因為一項1萬元的賬單發生的問題爭辯了一個小時之久。巴特爾聲稱這筆1萬元的款項確實是一筆死賬,永遠收不回來,當然不應該納稅。“死賬,胡說!”稽查員反對說,“那也必須納稅。”

看著稽查員冷淡、傲慢而且固執的神態,巴特爾意識到爭辯得越久越激烈,可能會使這位稽查員更頑固,他決定避免爭論,改變話題,給他一些讚賞。

於是,巴特爾真誠地對這個稽查員說:“我想這件事情與你必須做出的決定相比,應該算是一件很小的事情。我也曾經研究過稅收的問題,但我隻是從書本中得到了知識,而你是從你的工作經驗中得到的,我有時願意從事像你這樣的工作,這種工作可以教會我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

聽完巴特爾的話,那個稽查員從椅子上挺起身來,講了很多關於他的工作的話,以及他所發現的巧妙舞弊的方法。他的聲調漸漸地變得友善,片刻之後他又講起他的孩子來。當他走的時候,他告訴巴特爾要再考慮那個問題,在幾天之內,給他答複。3天之後,他到巴特爾的辦公室裏告訴他,他已經決定按照所填報的稅目辦理。

當你碰到了任何一種反對意見,你應當先自己打算著:“關於這一點,我能不能在無關大局的範圍中讓步呢?”為使人家順從你的意見,應當盡量表示“小的讓步”,有時,為了避免這種反對,甚至還可以將你的主見暫時收回一下。如果你碰到了對於你的主要意見十分反對的人,那麼最聰明的方法還是把這問題延緩下去,不必立求解決,這一方麵使對方得到重新考慮的機會,一方麵使你自己也有重新決策的機會。

喜歡爭論的人,表示他自尊自大。避免跟人爭論最聰明的方法,就是同意對方的主張,不管他的意見是如何可笑,如何愚笨,如何淺薄,你用禮貌回答他,你無條件地讚成他的意見,佩服他的見識和聰明。你要獲得勝利,惟一的方法是避免爭論。你的心目中隻須記住:用愛心解仇,仇可立即解除;以恨止怨,怨必更深。

以下是和諧人脈的經驗之談:

(1)先聽再說。讓你的反對者有說話的機會。讓他們把話說完,不要抗拒、防護或爭辯。

(2)尋找同意的地方。在你昕完了反對者的話以後,首先去想你同意的意見。

(3)不要相信你的直覺。當有人提出不同意見的時候,你自然的反應是自衛。你要慎重,保持平靜,並且小心你的直覺反應。

(4)控製你的脾氣。你可以根據一個人在什麼情況下好發脾氣的情形來測定這個人的度量和成就究竟有多大。

(5)認真並真誠考慮反對者的意見。你的反對者提出的意見可能是對的,在這時,同意考慮他們的意見是比較明智的做法。

試著親近每個人

人的本質是社會關係的總和。我們不可能離群索居,笛福筆下的魯濱遜漂流到荒島上,也有一個“星期五”陪著,最後他還是回到了人群中。可見,人是不能脫離人群、脫離社會的。而如老話所講:“人上一百,形形色色”。生活中什麼人都有,包括我們不喜歡的人。

你能夠與那些你不喜歡的人交往,而且交往成功,並轉變對他的看法。能達到這樣的境界,算你有高明的交際術了。美國的馬爾藤博士甚至這麼說:“常常勉強自己去同本來不願意交往的人交往、親近,這是最好的一種訓練。”

與自己性情不合,甚至相悖的人交往,有時真能產生妙不可言的效果。

據說蘇格拉底為了修身養性,以便在一群惡女人煩死人的嘮叨和嗬斥聲中淨化自己的精神,才娶了一個心胸狹窄、冥頑不化的悍婦做妻子,婚後,蘇格拉底不能在溫柔鄉享受細膩纏綿的愛情,倒是在與悍婦交往中訓練了超人的耐性和機智。

有一次,當蘇格拉底受到悍婦一通責罵後,他本想走出門去,不料剛到門口,悍婦將一桶冷水從窗口對著他潑去。蘇格拉底輕鬆地笑著對她說:“我早就知道,雷霆過後必有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