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每天下班後都來和海倫玩一會。才幾天的功夫他就發現女兒的性情有了變化,變得日益安靜和有禮貌了,並且海倫很聽安妮的話,開始學會主動用幾個文字符號要她想要的東西了。餓了她會寫“Cake”,渴了她會拚“Milk”。
安妮也許太嚴厲了,但隻有這樣才能改掉海倫的壞毛病。這讓我們想到了一個問題,為什麼許多父母總不能狠下心來對付孩子的壞毛病呢?因為有一種血緣紐帶,“孩子就是父母身上的肉。”這很危險,作為父母必須跳出這種束縛,客觀地看待子女的教育。
安妮在教授海倫知識時,並沒有采取灌輸的方式,而是采取輕鬆、有趣、生動的方式。
安妮和海倫牽手漫步在林間小徑上,她斷斷續續在海倫手上寫著樹木與花草的名稱,她知道海倫全然不懂她寫什麼,但她對於潛移默化、水到渠成的認識規律是深信無疑的。
一天上午,安妮教海倫“Cup”(杯子)和“Water(水),無論她怎樣做手勢,海倫始終分不清兩個字的意思,於是安妮領海倫到院子裏散步,她們來到水井旁。安妮把海倫的手放在水管口上,然後開始壓水。當一股清涼的水從海倫的手上流過時,安妮便在她的另一隻手上寫出了“Water”。
瞬間,海倫呆住了,她全神貫住地感覺著安妮手指的動作,一遍、兩遍,突然她領悟道:“Water”正是從自己手中流過的清涼的東西。
安妮注意到,一種從未有過的新奇表情正明顯地浮現在海倫的臉上。
果然,海倫馬上用手指寫了幾遍“Water”,然後又指指地麵。
“她在問字!”安妮興奮得狂跳起來。她馬上按海倫的意思,在她手上拚出“Ground”。
海倫終於明白了:無論什麼都有它自己的名稱,在手上寫的每一個字都代表著正摸著或指著的那個東西、那個人。
在教授盲文時,安妮也沒有讓海倫一個字一個字的背,而是把所有的家具、玩具乃至花草都掛上寫有盲文的小指條。它們好像在跟海倫捉迷藏,她摸呀找呀,就這樣在興致勃勃的遊戲中,她很快就熟記了很多字。
毅力——海倫的鋼鐵長城
海倫在一生中遇到了太多的困難、苦難,失敗一次次地打擊她,但她從沒有倒下過,因為她有自己的鋼鐵長城——毅力。
為了能自如地跟外界交流,海倫決心學習唇讀。
唇讀就是把自己的手指放在別人的嘴唇上,憑此弄清對方說的是什麼。這完全是靠手指去觀察說話人的嘴唇,感覺對方喉嚨的顫動、嘴的運動和麵部表情,而這往往是不準確的,遇到這種情況,海倫就迫使自己反複練習那些發不好音的詞和句子,有時一個詞要練幾個小時,甚至更久。
她常常累得連手都抬不起來,渾身沒一點力氣,但她告訴自己:“練習、練習、再練習,再堅持一會兒就能讓我敬愛的人看到我的進步。”於是海倫又抬起自己的手指。
海倫如此堅強的毅力從何而來呢?
來自於愛,周圍人對她的愛給了她無限的動力和勇氣,當遇到困難時,海倫就感覺到無數眼睛在盯著她,她告訴自己“要讓我敬愛的人看到我的進步。”
來自於求知的欲望。沒有知識,海倫將永遠生活在黑暗與寂寞之中。了解世界,讓世界了解我,接受我,再獻出自己的愛,這些都需要知識,而海倫決不願生活在黑暗之中。
來自於不斷的錘煉。從一歲半開始,無數的磨難就降臨到海倫身上,連走路都可能撞得鼻青臉腫。但這也是一種財富,無數的磨難把海倫的毅力磨礪得如鋼鐵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