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自我激勵(1 / 1)

學會自我激勵

在日常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事情會讓我們懊悔,但是有一件事情,卻增了我們的歡樂,那就是學習。

讓我們打個比喻。銀行每天早晨向你的賬號撥款8.64萬元。你在這一天內可以隨心所欲,想用多少就用多少,用途也沒有任何規定。條件隻有一個:用剩的錢不能留到第二天再用,也不能節餘歸己。前一天的錢你用光也好,分文不花也好,第二天你又有8.64萬元了。

如果你處於這種境況,你會怎麼辦呢?或許你會像大多數人一樣,很快想出辦法把每天的錢花光。開頭,你會購買你最需要的東西。但如果你是精明人,你會很快想出辦法把每天的錢用於投資。從長遠來看這投資會使你得到更多的回報。

不論你認識到也好,認識不到也好,其實你每天都麵臨上述的境況。那家“銀行”就是時間。你每天得到8.64萬秒鍾,隨便你怎麼利用。這些時間你如不利用,最後也不會回來。

因此,如果你是一個精明的人,你就應當學會用時間為自己“投資”,也就是不斷地學習,為自己“充電”,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以培養自己適應未來社會的能力。

上學是幸福的,我們在學校的時候,不用擔心生存的艱難,不用考慮下一步如何找到自己的落腳點,總而言之,求學時期是最輕鬆的時光,也是“充電”的最佳時機,但是當時又想早一點離開學校,認為到社會上生活有多麼自由,而且自己還能掙錢花,因而上學時對“充電”的認識還是把握不住的。

在離開校園生活好多年之後,你或許有時還在惦念那段“充電”的日子,但懷舊歸懷舊,時光是不能倒流的。

最現實的做法是不妨研究研究自己腳下的路該如何走。當然,要走好“路”,先要思考思考離開學校以後,如何進一步給自己“充電”。

在這裏,我們主張“自主學習”。

前些年,社會上有一股“自學成才”風,那時許多人沒有碰到好時代,沒有上學的機會,隻好自學成才了。這與我們的“自主學習”是兩碼事。

他們自學是補課,是撿回失去的時光,而我們的“自主學習”是從學校裏出來後,為進一步加強自身實力,而隨著時代的步伐掌握原來尚沒有在課堂上學到的新知識新內容。

學習,是每天的任務,所謂“活到老,學到老”。隻要一鬆懈,別人很快就會超過你,而你要“攆”不僅很辛苦,而且因為人家也在不斷進步,以至你想趕超也幾乎不可能。

一個善於堅持不懈學習的人,即使底子較差,前途也一定是光明的;對於國家來說也如此,一個善於學習的國家,一定是有希望的國家,當然,國家的希望也在於國民能不斷通過學習提高素質。

既然是學習,就有課本,就有課堂,也有老師,老師還會布置作業,一定階段後,還要參加考試。在學校裏學習是這樣,自主學習也是這樣,隻不過具體內容完全需要自己合理安排。

究竟學什麼呢?自主學習,就是自己給自己安排“課程”和“課本”。這裏的“課本”並不是指現成的書籍,而是完全結合自身實際來設計學習計劃。一方麵要把你自己將來要從事的工作和目標作為選擇“課程”的依據,從而確定“專業課程”。如果你將來想做企業老板,就要把經營管理和財務作為主要課程;如果你將來想成為專業技術主管,不僅要學習與專業有關的知識,還要學習人力資源管理方麵的內容等等;另一方麵就是要把鍛煉自己做人的品質,以及社會適應和競爭能力,當作學習的目標,因為,這是“公共課”,而且是最關鍵的。

而我們的課堂在哪裏?“課堂”就是社會,具體而言就是我們所處的環境。而你接觸的每一個人,無論是同事、下級還是領導,都是你的老師。按照我們社會的不同組成部分,課堂有以下幾類:

(1)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是一個非常複雜的課堂。它盡管十分有條理,但其中微妙的人事關係和等級區別,可以讓我們在那裏學到規矩和嚴謹,這個課堂同時還會培養我們極其敏感的素質;

(2)部隊是一個非常成熟的課堂。它將會完整地教給你為人處世的本領,還會全麵訓練和提高你做事的技能和作風;

(3)私營企業是一個非常現實的課堂。它所提供的環境是最適合個體發展的,它的一切都從利潤出發,在這樣的課堂裏學習,可以讓你潛移默化地感知目前最務實的發展模式。另外,在被管理中也可以學到管理的經驗;

(4)外資企業是一個非常高檔的課堂。外企員工們的身上都洋溢著先進而文明的理念,高尚和現實在他們那裏結合得非常緊密。

最後的問題是,怎樣完成作業?怎樣參加考試?我想,“學”過之後,要不斷檢驗自己的學習效能,最簡單的“作業”方式就是把你所學的東西,無論是總結的經驗還是掌握的技術要求,完完整整地運用到實踐中來。隻有這樣,我們才可能說:我們的“充電”是取得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