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經濟管理(1 / 3)

旅遊經濟管理

旅遊經濟的有效運行,離不開合理的經濟管理體製。而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並有利於我國旅遊業與國際接軌的旅遊經濟管理體製已刻不容緩。本章從分析旅遊經濟管理的現代化入手,闡述了建立旅遊經濟管理體製的重要性,以及宏觀旅遊經濟管理體製、微觀旅遊經濟管理體製及旅遊市場體係的建設。並通過對旅行社、旅遊飯店、旅遊交通、旅遊目的地行業管理的介紹,進一步分析了旅遊經濟行業管理的內容,以及旅遊經濟管理製度及法規建設等內容。

旅遊經濟管理體製

一、旅遊經濟管理的任務

(一)旅遊經濟管理的概念

任何經濟活動的順利運行,都離不開科學的管理,旅遊經濟活動的進行也不例外。旅遊經濟是整個國民經濟的有機組成部分,因此,有關旅遊經濟活動的管理也是經濟管理的內容之一,經濟管理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對旅遊經濟管理也具有普遍的指導作用,隻不過旅遊經濟管理是針對旅遊行為中的經濟活動所進行的管理。具體來說,旅遊經濟管理是指旅遊行業的管理者,為保證旅遊經濟活動的高效運行,運用科學的方法對旅遊經濟活動及其有關的各要素所進行的計劃、指揮、組織、協調、監督等一係列活動的總稱。

根據現代經濟管理的規律性,旅遊經濟管理可分為宏觀管理和微觀管理兩部分。宏觀旅遊經濟管理一般是以國家或地區旅遊活動全局作為其管理的內容,如旅遊業方麵的價格、稅收、信貸等政策、法規的製定,以及旅遊經濟發展戰略與規劃的製定等。微觀旅遊經濟管理是指對旅遊企業經營活動進行的管理,如旅行社管理、旅遊飯店管理、旅遊度假區管理等。

(二)旅遊經濟管理的任務

旅遊經濟管理的根本任務是遵循客觀經濟規律的要求,解決旅遊經濟活動中出現的與旅遊業發展不相適應的各種矛盾和問題,保證旅遊經濟健康持續地發展,它涉及到生產力、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等方麵,具體任務有以下幾方麵:

1.製定旅遊業發展戰略,確定旅遊業發展目標,提出實現目標應采取的具體決策,以及組織實施的有關方針和政策。

2.在加強宏觀調控,發揮市場機製的基礎上,正確處理好旅遊業內部人與人之間、部門與部門之間,以及國家、企業與個人之間的關係。

3.不斷改革旅遊經濟體製,以適應不同階段旅遊業發展的需求;加強旅遊行業管理和旅遊企業現代化管理,不斷提高旅遊經濟效益。

旅遊經濟管理不僅是旅遊經濟活動順利進行的根本保障,而且對旅遊經濟活動的有效進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為旅遊經濟管理任務的完成,必須通過對旅遊經濟活動進行科學的決策和計劃,嚴密的組織和及時的協調與監督,才能保障旅遊經濟活動高效有序地運轉,促進旅遊經濟效益的不斷提高。

二、旅遊經濟管理的現代化

隨著現代旅遊業的發展,對旅遊經濟管理的要求越來越高,從而要求建立與旅遊業發展相適應的、高效的旅遊經濟現代化管理體係。旅遊經濟管理的現代化,不僅指管理手段的現代化,還應包括管理體製、管理機構、管理人員等方麵的現代化。因此,旅遊經濟管理現代化是根據現代管理科學理論和方法,運用先進的管理手段和工具,對旅遊經濟活動諸要素及整個過程進行全方位的科學管理。其具體內容有以下幾方麵:

(一)旅遊經濟管理體製合理化

旅遊經濟管理體製,是對旅遊經濟運行和發展進行科學管理的組織係統和管理製度。為了加快旅遊業的發展,實現旅遊經濟管理現代化,必須建立一套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適應現代旅遊經濟活動要求的旅遊經濟管理體製,保證旅遊經濟活動有序地進行。

(二)旅遊經濟管理機構的高效化

管理機構是旅遊經濟有效運行的組織保障,因此必須建立有利於符合現代化旅遊經濟管理體製要求,有利於不斷提高工作效率的宏觀管理機構和微觀企業組織,以及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運行機製。

(三)旅遊經濟管理人員專業化

管理人員是管理現代化的核心,沒有高素質、高水平的管理人才,就沒有旅遊經濟管理的現代化。因此,必須建立一支具有較高文化水平,通曉現代管理科學和旅遊經濟知識,掌握嫻熟的現代管理方法和技能的專業化高素質的管理人員隊伍,促進旅遊經濟管理的現代化。

(四)旅遊經濟管理方法科學化

管理方法科學化就是運用現代管理科學以及相關科學的技術和方法,如係統論、信息論、控製論、決策方法、各種數學方法等,對現代旅遊經濟活動進行科學管理,以提高旅遊經濟的運行效率,提高旅遊經濟管理的水平。

(五)旅遊經濟管理手段的現代化

旅遊經濟管理的手段包括計算機、現代通信手段等各種現代管理技術的運用,特別是計算機的應用,可以大大提高旅遊經濟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因此,加強旅遊經濟管理手段的現代化,也是旅遊經濟管理現代化必不可少的內容。

為了加強旅遊經濟管理的現代化,一是要加強旅遊經濟管理係統中的“軟件”建設。要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視,從旅遊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出發,重視旅遊經濟管理的現代化。二是要善於汲取經濟發達國家先進的管理技術和方法,結合本國或本地區的特點,建立高效的管理係統。並根據旅遊業的發展需要,不斷提高旅遊經濟管理人員的思想素質和業務水平。三是要加強旅遊經濟管理係統中的“硬件”建設,因為旅遊經濟現代化管理手段的運用是實現旅遊經濟管理現代化的物質保證。在旅遊投資計劃中要根據需要加強對旅遊經濟管理現代化“硬件”係統的建設和發展。四是要重視旅遊經濟管理體製的發展,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經濟管理體製。

三、旅遊經濟管理體製的建立

體製,實質上是一種規則,一種組織製度。旅遊經濟管理體製,就是指旅遊經濟管理的組織係統和管理製度。旅遊經濟管理體製是旅遊經濟活動有序運行的基礎,但旅遊經濟管理製度與方法並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能使旅遊經濟活動高效有序地運行。在不同的條件下,必須采用不同的管理製度與方法,才能有效地實現既定的目標。因此,旅遊業要取得較高的經濟效益,必須建立一套適應旅遊業發展需求的旅遊經濟管理體製。

(一)建立旅遊經濟管理體製應遵循的原則

建立旅遊經濟管理體製,必須依據一定的條件。這些條件包括社會製度、國情、宏觀經濟體製、旅遊業本身的性質等。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旅遊業的迅速發展,旅遊經濟管理體製的建立與改革也得到了充分的重視,適應旅遊業發展要求的管理製度及組織係統也在逐步建立與完善。根據目前我國旅遊經濟管理體製的現狀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為了進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國旅遊經濟管理體製,必須堅持如下基本原則:

1.要堅持社會主義方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這是中國的社會性質所決定的。隻有堅持社會主義方向,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加快經濟發展才能使建立的旅遊經濟管理體製,更有利於發揮社會主義製度的優越性,才能更充分地利用優越的外部環境,加快我國旅遊經濟的發展。

2.要充分認識和分析中國的國情和旅遊業發展的水平和特點,從實際出發,加大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建立既符合中國國情又與國際接軌的旅遊經濟管理體製。

3.要適應國家宏觀經濟管理的要求,加大改革力度,堅持宏觀調控與完善市場機製相結合,進一步調動各方麵的積極性,形成具有生命力的能促進旅遊業快速發展的旅遊經濟管理體製。

(二)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旅遊經濟管理體製

為了促進中國旅遊業的持續穩定發展,從中國旅遊業發展的特點及實際出發,通過綜合分析中國旅遊經濟活動運行的規律及各種製約因素,遵循上述基本原則,建立適應中國特色的旅遊經濟管理體製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麵的內容:

1.宏觀旅遊經濟管理體製的建立。宏觀旅遊經濟管理體製的建立,就是要從國家或地區的角度,對整個旅遊業發展進行統一的管理。

首先要根據旅遊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建立健全相應的旅遊行政管理機構,這是進行宏觀旅遊經濟管理的前提。旅遊行政管理部門要在政企分離的基礎上,運用行政手段在建立市場規則、維護市場秩序中發揮應有的職能,為企業的微觀經營管理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其次,要結合旅遊產業的特點和旅遊經濟發展的實際,進行行政管理職能的轉變。要變部門管理為全行業管理,變直接管理為間接管理,這也是宏觀旅遊經濟管理體製改革和完善的核心內容。行業管理是客觀性的管理,它不直接幹預企業的正常經營管理活動,但為了使旅遊企業的經營活動符合旅遊業發展的總體要求,要通過行政的、法律的手段對旅遊企業進行必要的管理、監督,在市場機製的共同作用下規範企業行為,引導企業決策。

再次,由於旅遊業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因此,旅遊行業管理也具有很大的複雜性和難度。因此,有必要建立多層次的行業管理係統。這一係統不僅包括從上到下的各級旅遊行政管理機構及旅遊行業協調機構,而且包括從上至下的縱向關係和同一行政層次的橫向關係的協調機製。旅遊行政管理機構負責對旅遊行業的宏觀經濟管理工作,旅遊協調機構負責協調旅遊係統內部各部門之間以及旅遊係統與相關部門之間的橫向關係。通過縱向關係協調機製和橫向關係的協調機製,促進旅遊部門之間以及旅遊部門與相關部門之間在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基礎上建立互助互利的關係,為旅遊經濟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宏觀經濟環境。

2.微觀旅遊經濟管理體製的建立。微觀旅遊經濟管理體製主要是旅遊經營者為實現旅遊企業經營目標,而采取符合旅遊企業經營活動需求的組織形式和經營方式。在社會主義製度下,以國有資產占主要地位的旅遊業,不僅是目前我國旅遊業發展和國家創彙的主體,也是我國社會經濟的重要支柱。特別是國有大中型旅遊企業,其發展與建設具有很多優勢。突出表現在其經濟實力強,規模經濟優勢容易發揮且有利於優勢互補,聯合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因此,增加國有旅遊企業(特別是國有大中型企業)的活力,是我國微觀旅遊經濟管理體製改革和完善的主要目標。

為了促進微觀旅遊經濟管理體製的建立,首先,要創造企業平等競爭的外部環境,包括統一的政策製度、稅賦條件等;其次,要做到政企分開,切實轉換政府職能,完善企業經營機製,使企業自主經營,自負盈虧;並積極推進現代企業製度的建立,推進和規範股份製公司的運作。再次,要積極推進旅遊企業組織結構的調整,發展旅遊企業集團,增強旅遊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完善市場主體行為。同時也要重視中小旅遊企業的聯合、租賃、兼並、拍賣等改組和改進;最後,要建立並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建立橫向合作互助機製,包括適合於國際旅遊發展需要的合作體製,促進旅遊企業之間的公平競爭和優勝劣汰。

3.建立完善的旅遊市場體係。任何經濟管理體製都要落實到具體的市場行為當中,而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旅遊市場體係的建立,既是宏觀旅遊經濟管理的要求,也是微觀旅遊經濟管理的需要。從旅遊經濟活動的運行來看,旅遊者的旅遊行為帶有很大的自發性和隨意性,很難由政府或組織製定且下達統一的計劃。因此,旅遊業的供求關係中,需求起著直接的導向作用。而這種需求又基本上屬於一種市場行為,它在旅遊經濟運行過程中起了決定性作用。因此市場的建設在旅遊業發展中處於一種至關重要的地位。當然市場作用也不是萬能的,它也存在許多弊端與製約因素。為了使市場的運行符合旅遊業發展的要求,必須對市場運行進行宏觀上的引導調節,形成一個有序的市場體係。

要形成既有一定規模,又層次分明、功能齊全、專業分工明確的市場體係網絡,使各類旅遊企業的數量、規模、功能及形成的市場結構合理化,首先要按照市場經濟規律,允許符合條件的多種經濟形式和經營方式的企業自由進出市場,並自主地根據市場需求加強旅遊產品的開發和銷售。其次,在進一步完善旅遊產品市場體係的同時,要重視旅遊經濟活動中的資金、勞動力、信息、原材料等生產要素市場的建設與完善,保證要素資源的合理配置。再次,要建立和完善旅遊市場宏觀調控體係,加強計劃管理,建立總量平衡製度;建立宏觀指導下的投資管理體製,國家主要負責非盈利性的基礎設施的配套建設和投資,而盈利性的經營項目則按照“誰投資,誰受益”投資原則,動員社會各方麵多渠道投入。最後,旅遊業要在國家政策的指導下逐漸形成市場價格體係,建立完備的市場法律法規體係以及有效的執法和監督體係,使市場具有高度的統一性、競爭性和開放性。

旅遊經濟的行業管理製度

一、旅遊經濟行業管理的概念

行業管理,一般是指國家對經營同類商品的企業所進行的分行業的統一組織與管理。由於企業經濟行為構成市場的主體,所以行業管理實際上是對市場的管理。旅遊經濟行業管理,是通過政策法規引導市場行為,建立統一的旅遊市場規則,維護市場秩序,統一規範所有旅遊企業的行為,為各旅遊企業經營活動的正常進行創造統一良好的運營環境。由於旅遊業內部經營活動的差異,可進一步劃分為不同的行業,如旅行社行業、旅遊飯店行業、旅遊交通行業等等。

二、旅行社管理

(一)旅行社的性質和任務

旅行社是依法設立並具有法人資格,從事招徠、接待旅遊者,組織旅遊活動,實行獨立核算的企業。從旅行社的存在形式來看,它是一個從事旅遊經營活動的企業。因此,它的設立和行為活動必須遵照相應的法規要求,並按照企業的運行規則從事相應的旅遊經營活動。從企業的行為活動來看,旅行社主要從事招徠、接待旅遊者,並推銷旅遊產品、組織旅遊活動,具有聯接旅遊產品和旅遊者的作用,是聯係旅遊活動供需雙方的橋梁。

旅行社的任務主要是通過計劃、組織、協調旅遊者的旅遊活動來為旅遊者提供相應的服務,為企業創造一定的效益。其具體任務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