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艇很大,非常大,超出了一般規格,這是虎引風第一個感覺。
淤泥幾乎已經掩埋了潛艇的半截身子,饒是如此,僅僅靠漏出來的上半截,仍然給人非常震撼的感覺。
在潛艇的中間部位,隱隱約約可見伊400的字眼,直覺上,虎引風感到這應該是一艘日本二戰潛艇。在戰爭期間,不知道什麼時候被敵人擊中,毀在了這裏。
從幾乎快將潛艇淹沒的那些海底淤泥,以及落在潛艇上麵,安家落戶的海洋生物來看,這艘龐大的潛艇陷在這裏一動不動也有些年頭了。
肯定不是最近幾十年的事情,至少要半個世紀以上的時間才有可能造就眼前的現象。
煉氏四鬼一見虎引風親自穿著潛水服遊過來,急忙過去保駕護航,虎引風圍著潛艇轉了一圈,發現這艘潛艇除了尾部有一個大洞外,幾乎沒有受到其他的致命轟擊。
然而,有一處致命的創傷就足以讓它葬身海底,靜靜地躺了六十年。
虎引風靜了靜心神,終於鼓起勇氣,從尾部那個巨大的破洞中遊了進去,一群不知名的小魚從潛艇內部被驚擾,紛紛往外逃竄。
虎引風進入了一個鋼鐵宮殿。
四周都是密閉的小房間,中間狹窄的過道上拉著橫七豎八各種線路。
長期的海水侵蝕,這些線路已經殘破,露出裏麵金屬的銅芯,黑乎乎的,上麵還纏滿各種水藻類的生物。
有些船艙明顯已經被損毀,艙門掉在地上,裏麵狼藉一片。
有些還完好無損,隻是已經鏽蝕,下麵還積滿了淤泥,虎引風用力推了推,絲毫不能推動。
虎引風皺了皺眉,在防水手電的指引下慢慢朝前方探查,四鬼就緊緊跟在虎引風身後,隨時聽取召喚。
用了差不多兩個小時的時間,虎引風終於將這艘神秘的龐大潛艇的情況基本弄清。
這是一艘運輸潛艇,是日本在二戰期間建造的數百艘運輸潛艇中的一艘,不過是比較大型的那種。
二戰期間,日本人對潛艇的作戰應用大異各國,不像德國那樣主要用於攻擊作戰,而是將潛艇主要作為運輸艇和補給艇。
有人說,二戰中日本海軍之所以覆滅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因為沒能將潛艇的最主要功能發揮出來。
不管這種說法是對是錯,日本人確實沒怎麼過分重視潛艇的攻擊性,這確實是真的。當然日本人也有自己的苦衷,在不能掌握絕對製空權的情況下,與美國在浩瀚太平洋作戰,物資補給大受影響,隱蔽性較好的潛艇就成為日本海軍的當然選擇。
所以日本海軍建造了大量運輸型補給型潛艇,在南洋、太平洋等各個戰場來回調配軍需物資。
不過,到了戰爭後期,隨著日本在各處戰場上的節節敗退,這些運輸潛艇又有了一個新用途,運寶。
就是將日本在各國搶掠的黃白之物以及戰略物資偷偷用潛艇運回日本本土,作為戰略儲備以及東山再起的資本。
這艘伊400就是當年日本從南洋返國的運寶潛艇之一,不過在就快要到達家門的時候,被四處巡弋搜索的盟軍艦艇發現,一頓炮轟,給打趴在這裏,靜靜躺了六十年。
沒有人知道這裏還有一艘運寶潛艇,當年這種找不到下落的潛艇多去了,誰也沒想到就在日本人的眼皮子底下,居然還有一艘裝載重寶的潛艇。
近些年,各國海洋打撈事業方興未艾,就是衝各種海底沉船寶藏而來,隻要能找到沉船的確切地址,一般都是大發特發。
當然,前提是你得有發現沉船寶藏的能力和運氣才行。
經過仔細檢查,虎引風終於確認,這艘趴在海底淤泥中的龐然大物就是當年日本建造的三艘超級潛艇之一,伊400.
這艘水下排水量超過六千噸的超級怪物是伊-400型是二戰時期最大的潛艇,也是上世紀60年代核動力潛艇建成前世界上最大的潛艇。
伊400所攜帶的燃料足以繞地球航行一圈半,並可裝載三架晴嵐強擊機並可使其迅速投入戰鬥。
虎引風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終於將這艘超級怪物的基本內部情況大致摸清楚。
伊400的尾部受到巨大魚雷或者深水炸彈的攻擊,失去了全部動力,因此沉入海底。另外,這艘潛艇不僅如此,還在腹部有兩個大的爆破型大洞,如果不是深入內部,虎引風還看不出來。
怪不得這艘巨大的潛艇會死得這麼幹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