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奇怪的三人(2 / 3)

結果還是紅姐三言兩語把王母哄進了洗手間,擦了點肥皂王母就把鐲子戴上了。

王昃啞然失笑,心道女人的友誼來的到快。

盒子下麵還放著一張銀行卡,王昃知道這是紅姐給自己的‘買玉錢’,也就老實不客氣的揣進了兜,甚至沒有問具體的數字,而有趣的是,至始至終紅姐也沒有說。

本來王昃是想收了東西後,趕緊把這妖精給打發走,誰知這兩個女人一見如故,聊起來沒完沒了,竟然直接聊到了中午,紅姐還在他家裏混了頓中午飯。

當然期間主要是王母說,紅姐聽,而主要的聊天內容也是王昃。

包括他小時候的糗事,讓人自豪的事。

不過紅姐還是告訴了王昃一個不好的消息——齊大師去了。

齊大師,從二十年前開始就被稱之為玉雕第一人,無人可與其比肩,如今就這樣匆匆走了,絕對是玉器行的一大損失。

最主要的……怕是自從齊大師過世,世間再無一人可稱為‘玉雕大師’。

齊大師可以說是累死的,他沒白天沒黑夜,連吃飯睡覺都守在這幾塊美玉旁邊,而他畢竟是快要八十的老者,還是個身染重病的病人。

誰勸都不聽。

不過他的辛苦沒有白費,‘龍石種’的玉料被雕成‘手鐲、掛墜、玉碗、鬆鶴……’等等造型的物件,幾乎沒有任何原料損失。

而玉髓則去掉邊邊角角,磨成一個近乎完美的球體。

邊角料也被雕成幾件小物件。

最重要就是這個球,齊大師在上麵雕了‘萬子文’,一萬個字用各種最適合此字的字體整齊的雕刻在上麵,一塊透明無瑕的玉料終於醒目起來。

當齊大師刻完第九千九百九十九個字之後,他突然停手不動,長歎一聲後說道。

“留些遺言,才顯完美。”

隨後含笑而終,享年七十九歲。

王昃重重歎了口氣,摸摸的拿出那些自己用來雕刻的銅料,在手裏不停的摩挲。

隨後紅姐便轉移了話題,說果然國家來人討要這顆玉珠了,說是要放在故宮博物院裏,紅姐當時直接冷嘲熱諷,說這物件怕是放了兩三天就會換地方了吧。

來人灰溜溜的走了。

紅姐決定專門在她那裏空出一個小房間,隻放這一件事物,還要在下麵注上齊大師的名號。

相信隻要這玉珠還在,就不會有人忘記這個一生隻做一件事,又將這一件事做了一生的老人。

紅姐離開了王昃家,走得有些突然,吃過飯抹幹淨嘴就跑掉了,好像提了褲子不給錢的某些男人。

夏末,依舊有著夏日的酷熱,但夏日的安逸卻少了不少。

等到第五天,李老如約而至,兩父子又踏上了征程。

依舊是飛機,依舊是頭等艙,不過相比上次隻有三個人同行,這次多了一人,還是個女人。

正是上官翎羽。

上官老爺子聽說聞劉老爺子嘟囔,說‘小先生’見到女人就挪不開步,千金難求的東西說送人就送人了。

雖然劉忠堂沒說是什麼東西,但這也讓上官老爺子上了心,第一時間把自己的孫女給‘賣了’。

上官翎羽現在別提多尷尬了,還好李老是人精,很知道如何調節氣氛,四個人走在一起到不顯得太突兀。

還沒登機,就有一行三人吸引了王昃的目光。

實在是他們太奇怪了。

為首是一個十六七的孩子,矮小的身材稚嫩的臉蛋,偏生搖著四方大步走在最前,尤其他一身一看就能看出是手工縫製的衣服,寬鬆的顯得有些跟這個時代格格不入,而那笑容更確實十分的自然。

在他身後還有一名女子,大約二十四五歲,就連看慣了女神大人的王昃,都不得不說那實在是為美人。

而她穿著雖然也簡單隨意,但總算是這個時代的著裝,再配合那一頭近乎完美的秀發,讓人感覺到一種成熟與清新的混亂感覺。

另一名就更奇怪了,竟然是一個黑人,三十歲上下,高大威武,一身黑色西服更顯得硬氣,再配上那油光錚亮的禿頭,怎麼看怎麼像美國電影裏麵的總統保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