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綜合外治療法對青春期痤瘡患者生活質量影響研究(2 / 3)

1.1 一般資料

61例痤瘡患者均來自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皮膚科門診,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32例,其中女15例,男17例,平均年齡(23.4±0.6)歲,Ⅰ度痤瘡18例,Ⅱ度6例,Ⅲ度6例,Ⅳ度2例;對照組:29例,其中女12例,男17例,平均年齡(22.6±0.7)歲,Ⅰ度痤瘡16例,Ⅱ度6例,Ⅲ度5例,Ⅳ度2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嚴重程度方麵經統計學處理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皮損主要發生在皮脂腺發達部位(麵頸部、胸、背部等),以丘疹、粉刺、膿皰為主,重則結節、囊腫,伴有皮脂溢出,慢性病程,易反複發作[4]。根據臨床表現,將皮損嚴重程度分為以下四度[1]。

1.3納入標準

①符合痤瘡診斷標準;②現症與職業因素無關;③近半年來未使用激素類藥物,無內分泌疾患;④觀察前1月內停用既往治療痤瘡的藥物,包括外用藥物。

2 治療方法

2.1 治療組

采用綜合外治療法(綜合火針、粉刺挑治、紅藍光及中藥石膏硬膜),具體操作如下:①火針療法是使用毫火針在酒精燈上燒紅後,迅速、徑直刺入丘疹、膿頭、白頭頂部;②粉刺挑治:是使用粉刺針對膿皰、囊腫加以擠壓,擠出其中的黑、白頭或膿血;③紅藍光治療:根據皮損情況(炎症嚴重程度)選擇適當的光源強度,治療時間為10~15min;④中藥石膏硬膜:選擇清熱解毒藥粉混於石膏粉中,加水調勻後敷於麵部皮疹之上,患者會有清涼的感覺。每周1次,連續治療4周。

2.2 對照組

服用中草藥清熱消痤湯,藥物組成:金銀花15g,蒲公英30g,連翹15g,柴胡15g,生地30g,赤芍15g,丹皮15g,丹參15g,皂刺9g,紫草12g,生甘草6g。飯後30min服用,每日1劑,2次/劑,連服4周。

3 生活質量表及評分方法

采用Martin等[5]研製的患者特異性生活質量表(Qol-Acne),量表包括自我感知、情感功能和社會功能三個部分,所有問題均指在過去1周內所發生的事情。患者需要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在治療前後均單獨填寫痤瘡特異性生活質量調查表,醫師仔細記錄並加以分析。

4 評定標準與生活質量比較

4.1 生活質量評定標準

自我感知、情感功能的總分各為12分,社會功能總分為18分。其中自我感知、情感功能評分≥8分者認為對生活質量沒有影響,評分

4.2 治療前後生活質量比較

在自我感知、情感功能和社會功能方麵,治療組經統計學分析,治療前後有顯著性差異(P

5 討論

中醫理論辨證注重“整體觀”,這要求在治病過程中要以人為本,也要求在臨床上對療效觀察不能局限於單純的臨床效果,更應將生活質量的改善納入評價體係中,而生活質量也是從宏觀方麵和整體水平上來評價健康及臨床療效的。

隨著醫療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轉變[6],青春期痤瘡患者多為青少年,其發病不僅與環境、遺傳有關,更多地與學習就業壓力大、多食辛辣刺激飲食、網絡設備頻繁使用、精神處於高度緊張狀態、易激動煩躁等因素有關,使得該類患者易發痤瘡。精神心理因素誘發皮膚疾病的機理,多為影響神經-內分泌-免疫係統,通過這些中介係統對皮膚疾病發病加重起作用[7]。與男性患者相比,該病對女性的心理影響更大,可能是對美容的關心及自身形象的追求程度與性別有一定聯係[8]。同時,該病也嚴重影響著患者的生活水平與身心健康。本文通過對患者特異性生活質量的調查,可得出明確結論:青春期痤瘡嚴重影響青少年的生活質量。因患者痤瘡反複發作,影響美觀,可使患者在家庭、學校和社會場合感覺自卑、情緒壓抑、低落,或易煩躁發怒,使得自信心下降,注意力不能集中,從而影響到家庭生活、學習及工作。同時,患者也會花費大量時間與精力來掩飾與治療疾病,不能很好地去生活、學習和工作,影響到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