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切口綜合處理對剖宮產術後切口愈合的促進效果分析(2 / 3)

1.2 方法

兩組產婦術前護理方法相同,術後除切口處理不同以外其他護理方法相同。對照組術後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綜合切口處理,具體方法如下:

1.2.1 專科知識講解:術後及時與產婦溝通,向產婦講解剖宮產術後切口護理的重要性、切口愈合不良的危險因素、危害性及處理方法等,引起重視。詳細介紹術後綜合切口護理的內容、目的及療效,爭取產婦的配合。告知產婦隻要經過有效的護理和積極的預防,術後切口甲級愈合的成功率還是很高的,減少產婦的恐懼心理,增強治療信心。重點加強對超重患者切口的觀察,如切口的紅腫熱痛,張力是否增加以及滲出液的顏色和量,以決定換藥次數[2]。囑產婦注意個人衛生,防止切口感染。指導產婦采用半座位在翻身、大便和咳嗽時雙手內側按壓切口兩側,形成保護作用。

1.2.2 微波理療:采用微波治療儀照射產婦的切口,方法為暴露腹部切口後,將微波頭防止在腹部切口上方或側方後,距離切口的距離一般為5cm~10cm以患者有溫熱感為宜,防止燙傷,照射時間為20~30min。每天照射2次,照射結束後采用無菌敷料覆蓋,妥善固定。

1.2.3 飲食指導:除常規飲食護理外,待產婦肛門排氣後,指導患者在飲食清淡、細軟的基礎上,重視多樣化。進食有富含碳水化合物、維生素A、維生素C、優質蛋白等利於切口愈合的食物,如牛奶、西紅柿、蛋類和胡蘿卜等,還可吃木耳、蜂蜜、黑豆等,少吃補益性和刺激性食物以減少血管擴張,少吃蔥、蒜、韭菜等不利於傷口愈合的食物[3]。

1.2.4 切口用藥護理:將芒硝300g和大黃粉100g充分混勻,裝入消毒的棉布袋內。在護理時,首先消毒切口後,3層無菌消毒紗布覆蓋切口,拭幹切口分泌物,將裝有藥物的棉布袋在切口上固定[4],每天更換輔料1次。

1.3 觀察指標

①切口愈合情況采用《外科學》第五版的切口愈合分類標準[5],分為甲級愈合(愈合優良,無不良反應)、乙級愈合(愈合欠佳,有硬結、紅腫、積液等炎性反應)和丙級愈合(愈合不良,化膿,需要切開);②疼痛程度:均采用視覺模擬尺(VAS)進行測評,尺上有10個刻度,評分0~10分,分數越高越疼痛;③切口甲級愈合時間;④換藥次數;⑤舒適度:術後7d采用美國舒適護理專家Kolcaba研製的簡化舒適狀況量表進行調查,該量表包括生理、心理、社會文化和環境4個維度,共28個條目,采用1~4 Likert Scale評分法,1分表示非常同意,4分表示非常不同意,評分越高,舒適度越好;⑥住院時間;⑦美學滿意度:對患者切口的美觀程度滿意度進行調查,分為滿意、一般、不滿意三種選項。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5.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等級資料采用軼和檢驗,P

2 結果

2.1 兩組產婦切口愈合情況及疼痛程度比較

觀察組切口愈合程度好於對照組,愈合時間短於對照組,換藥次數少於對照組,疼痛程度輕於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 兩組產婦舒適度及住院時間比較

觀察組的住院時間短於對照組,生理和心理舒適度高於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  2.3 兩組產婦對切口美觀性滿意度的調查  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為96.7%(58/60)高於對照組的80.0%(48/6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68,P  3 討論  剖宮產是產科的一種常規處理手段,近年來,隨著剖宮產指證的不斷放寬,初產婦的增多,剖宮產的產婦越來越多。剖宮產作為一種手術方式,存在一係列近期以及遠期的並發症。切口愈合不良是剖宮產術後比較常見的並發症,發生的原因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①產婦的腹部脂肪往往比較肥厚,剖宮產術中切口暴露時間較長,受到機械作用的影響可能會發生氧化分解反應,使本身血運較差的肥厚脂肪組織血液供應進一步發生障礙,出現脂肪液化的現象,影響切口愈合[6];②產婦免疫力下降、組織水腫以及貧血等,影響了脂肪的組織的血運,延遲了切口的愈合;③部分產婦合並有妊娠期糖尿病,高血糖不僅利於細菌滋長,而且容易誘發組織水腫不利於切口的愈合。切口愈合不良的發生不僅不利於產婦的產後康複,也是護患糾紛發生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強對剖宮產產婦產後切口的處理十分重要。  本研究在剖宮產術後的切口護理中采用綜合性處理,結果顯示,與常規護理組相比,綜合處理組的產婦切口愈合情況好、愈合時間短、換藥次數少、換藥時疼痛少,舒適度高、護理滿意度高。切口綜合處理的作用分析和經驗總結:①有研究顯示,在剖宮產術後切口的護理中做好產婦的宣教、心理護理,取得其配合十分重要[7];本研究在實施綜合性處理的過程中,由專人對產婦講解切口愈合不良以及切口護理的相關知識,緩解了產婦的不良心理和對切口愈合的不確定感,增加了產婦的配合度,同時也增加了產婦自我護理的技能,有效保護了切口;②微波是一種比較常用的理療方法,其能夠有效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擴張血管,增加組織通透性,減少滲出液;還能改善組織營養狀況,促進上皮細胞增長,提高再生能力,促進創麵幹燥結痂,縮短傷口愈合時間[8];③采用芒硝和大黃外敷,芒硝的有效成分是硫酸鈉,具有消腫、清熱、止痛、解毒和收斂的功效。大黃具有活血祛瘀之功,能夠改善微小循環,對細菌、病毒、真菌等具有較強的抑製作用;兩者共奏奏消熱抗炎、消腫之功效[9];有研究顯示,大黃芒硝聯合微波理療能夠減少剖宮產術後切口脂肪液化和感染,加速切口的愈合[10];④合理飲食也對加速切口愈合有積極作用,充分發揮了食療的作用;⑤就美學方麵來講,增加了切口甲級愈合率,減少了術後剖宮產術後瘢痕的形成,減少了術後切口對美觀程度的影響,促進美學康複。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提高患者的滿意度。  切口綜合處理實施的過程以循證醫學為指導,將各護理人員的專業知識、臨床經驗和患者的護理需求統一起來,改進原有的護理措施,確保護理更加綜合全麵,加速切口的愈合,提高了術後切口的美觀性。在實際工作開展過程中,微波理療和藥物外敷兩項護理也較為經濟適用,可行性較高。  綜上所述,切口綜合處理能夠加速剖宮產術後切口的愈合,減輕產婦的疼痛程度,改善舒適度。  [參考文獻]  [1]白曉麗.剖宮產術後切口脂肪液化采用改良護理措施的效果分析[J].中國美容醫學,2012,21(8):75-78.  [2]程如虹.濕性愈合在80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護理中的效果分析[J].國際護理學雜誌,2013,32(6):1345-4347.  [3]任瑞芳.護理幹預配合中藥外敷對婦科惡性腫瘤患者切口愈合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誌,2012,18(20):49-50.  [4]袁春.快速康複護理理念在剖宮產患者中應用的效果[J].中華現代護理雜誌,2013,19(15):1786-1788.  [5]陳孝平.外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917-922.  [6]霍玉鳳,楊琳.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分析及相應的護理措施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19):331-332.  [7]鄔家燕,竺建輝.剖宮產術後切口脂肪液化原因分析及護理幹預[J].護理與康複,2011,10(3):232-233.  [8]趙倩,張娟娟.碘伏聯合電磁波治療剖宮產切口脂肪液化的護理[J].黑龍江醫藥科學,2013,36(5):72.  [9]高燕.醋調大黃芒硝外敷預防剖宮產切口脂肪液化的護理[J].河北醫藥,2012,34(15):2400.  [10]黃金花.大黃芒硝局敷輔以微波用於剖宮產術後切口愈合不良的觀察與護理[J].青海醫藥雜誌,2011,41(1):42-43.  [收稿日期]2015-04-11 [修回日期]2015-06-04  編輯/張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