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那天,正是剛到田莊台的第一個早晨,曉色朦朧,鳥聲初噪,子升還在睡眼惺忪、寒戀重衾的時候,忽然一個弁兵推門進來喊道:“大帥就要上操場,大人們都到那邊候著,我們洪大人先去,叫我招呼汪大人馬上去!”說完,那弁兵就走了。子升連忙起來,盥漱好,穿上衣冠,迤邐走將出來,一路朔風撲麵,凝霜滿階,好不淒冷!看看廟內外進進出出的人,已經不少。門口有兩個紅漆木架,上首架上,插著一麵隨風飛舞的帥字大纛旗;下首豎起一扇五六尺高白地黑字的木牌,牌上寫著“投誠免死牌”五個大字,是方棱出角的北魏書法。抬起頭來,又見門右粉牆上,貼著一張很大的告示,寫來伸掌躺腳,是仿黃山穀體的,都是玨齋的親筆。走近細看那告示時,隻見上麵先寫一行全銜,全銜下卻寫著道:為出示曉諭事:本大臣恭奉簡命,統率湘軍,訓練三月,現由山海關拔隊東征,不久當與日本決一勝負。本大臣講求槍炮準頭,十五六年,所練兵勇,均以精槍快炮為前隊,堂堂之陣,正正之旗,能進不能退,能勝不能敗,日本以久頓之兵,豈能當此生力軍乎!惟本大臣率仁義之師,素以不嗜殺人為貴,念爾日本人民,迫於將令,暴師在外,拚千萬人之性命,以博大鳥圭介之喜快。本大臣欲救兩國人民之命,自當剴切曉諭:兩軍交戰之後,凡爾日本兵官,逃生無路,但見本大臣所設投誠免死牌,即繳出刀槍,跪伏牌下,本大臣專派妥員,收爾入營,一日兩餐,與中國人民,一律看待。事平之後,送爾歸國。本大臣出此告示,天神共鑒,決不食言。若竟執迷死拒,與本大臣接戰三次,勝負不難立見。迨至該兵三戰三北之時,本大臣自有七縱七擒之計,請鑒前車,毋貽後悔!切切特示!
子升一口氣把告示讀完,正在那裏讚歎他的文章,納罕他的舉動,忽聽裏麵一片聲的嚷著大帥出來了,就見玨齋頭戴珊瑚頂的貂皮帽,身穿曲襟藍綢獺袖青狐皮箭衣,罩上天青綢天馬出風馬褂,腰垂兩條白緞忠孝帶,仰著頭,緩步出來。前麵走著幾個戈什哈,廉菉夫和餘漢青左右夾侍;後邊跟著一群護兵,蜂擁般地出廟。子升隻好上前參謁,跟著同到前麵操場。隻見場上遠遠立著一個紅心槍靶,虎賁三百人都穿了一色的號衣,肩上掮著有刺刀的快槍,在曉日裏耀得寒光凜凜,一字兒兩邊分開;還有各色翎頂的文武官員,也班分左右。子升見英石、師曶已經先到,就擠入他們班裏。那時玨齋一人站在中央,高聲道:“我們今天是到前敵的第一日,說不定一二天裏就要決戰。趁著這打靶的閑暇,本帥有幾句話和大家講講。你們看本帥在湘出發時候,勇往直前,性急如火,一比從天津到這裏,這三個多月的從容不迫,遲遲我行,我想一定有許多人要懷疑不解。大家要知道,這不是本帥的先勇後怯,這正是儒將異乎武夫的所在。本帥在先的意思,何嚐不想殺敵致果,氣吞東海呢!後來在操兵之餘,專讀《孫子兵法》,讀到第三卷《謀攻篇》,頗有心得,徹悟孫子所說‘不戰而屈人之兵’的道理,完全和孟子‘仁者無敵’的精神是一貫的,所以我的用兵更上了一層。仰體天地好生之德,不願多殺人為戰功,隻要有確實把握的三大捷,約斃日兵三五千人,就可借軍威以行仁政,使日人不戰自潰。今天發布的告示和免死牌,就是這個戰略的發端。但你們一定要問本帥大捷的把握在哪裏呢?本帥不是故作驚人的話,就在這場上打靶的三百虎賁身上。本帥練成這虎賁營,已經用去一二萬元的賞金。這打靶的規則,立著五百步的小靶,每人各打五槍,五槍都中紅心,叫做‘全紅’,便賞銀八兩。近來每天賞銀多至一千餘串,一勇有得銀二三十兩的,可見全紅的越多了。這種精技西人偶然也有,決沒有條至數百人;便和泰西各國交綏,他們也要退避三舍,何況區區日本!所以本帥隻看技術的成否,不管出戰的遲速;槍炮的精良,湘勇的勇壯,還是其次。勝仗擱在荷包裏,何必急急呢!到了現在,可已到了爐火純青的氣候,正是弟兄們各顯身手的時期。本帥希望弟兄們牢牢記著的訓詞,隻有‘不怕死,不想逃’六個大字,不但恢複遼東,日本人也不足平了。本帥的話,也說完了。我們還是來打一次練習的靶,仍舊是本帥自己先試,以後便要實行了。”說罷,叫拿槍來。戈什獻上一支德國五響的新式快槍。玨齋手托了槍,埋好腳步,側著頭,擠緊眼,瞄好準頭,一縷白煙起處,硼然一聲,一顆彈丸呼的恰從紅心裏穿過,煙還未散,第二聲又響,一連五響,都中在原洞裏。合場歡呼,唱著新編的凱旋歌,奏起軍樂,大家都嚴肅地站得齊齊的。隻有廉菉夫跨出了班,左手拿著一張白紙,右手握了一根燒殘的細柳條,在那裏東抹西塗。玨齋回顧他道:“菉夫,你做什麼?”菉夫道:“我想今天的勝舉,不可無圖以紀之。我在這裏起一幅田莊打靶圖的稿子,將來流傳下去,畫史上也好添一段英雄佳話。”玨齋道:“這也算個新式的雅歌投壺吧!”說罷,仰麵而笑。就在這笑聲裏,俞虎丞忽在人叢裏擠了出來,向玨齋行了個軍禮,呈上一個電報信兒。玨齋拆開看時,原來是個廷寄,看罷,歎了一口氣。正是:
半日偷閑談異夢,一封傳電警雄心。
不知廷寄說的何事,且待下回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