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從形象看準對方(1)(1 / 3)

1從眉毛動作看準對方

眉毛的變化豐富多彩,不同的動作,表示不同的心態。與眉毛相關的動作主要有:

雙眉上揚,表示非常欣賞或極度驚訝。

單眉上揚,表示不理解、有疑問。

皺起眉頭,要麼是對方陷入困境,要麼是拒絕、不讚成。

眉毛迅速上下活動,說明心情愉快,內心讚同或對你表示親切。

眉毛倒豎、眉角不拉,說明對方極端憤怒或異常氣惱。

眉毛的完全抬高表示“難以置信”。

眉毛半抬高表示“大吃一驚”。

眉毛正常表示“不作評論”。

眉毛半放低表示“大惑不解”。

眉毛全部降下表示“怒不可遏”。

眉頭緊鎖,表示這是個內心憂慮或猶豫不決的人。

眉梢上揚,表示是個喜形於色的人。

眉心舒展,表明其人心情坦然、愉快。

2從視線看準對方

1.透過視線的活動看心態

人的視線活動方式,也反映著人的心態。一般認為,目不轉睛地注視對方談話的人較為誠實。但不一定是自始至終在盯著不放。

相反,視線的移開,其情況又如何呢?一般認為初次見麵時,先移開視線者,其性格較為主動。另外,談話中,有意處於優勢地位的人,認為一個人是否能站在上風,在最初的30秒即能決定。當視線接觸時,先移開眼光的人,就是勝利者。相反,因對方移開視線而耿耿於懷的人,就可能胡思亂想,以為對方嫌棄自己,或者自己談不來,因此,在無形中乃對對方的視線有了介意,而完全受對方的牽製了。正因為如此,對於初次見麵就不集中視線跟你談話的挑戰型對象,應特別小心應付。不過,同樣是撇開視線的行為,如果是在受人注意時才移開視線,那又另當別論了。

一般而言,當我們心中有愧疚,或有所隱瞞時,人就會產生這種現象。一位名叫詹姆士薛農的建築家,曾經畫過一幅皺著眉頭的眼睛抽象畫,鑲於大透明板上,然後懸掛在幾家商店前,其原意是想借此減少偷竊行為。果然,在懸掛期間,偷竊率大大減少。雖然並不是真正的眼睛,但對那些做賊心虛的人來說,卻構成了威脅,極力想避開該視線,以免有被盯梢的感覺,因此,便不敢進商店內,即使走進商店裏,也不敢行竊了。

2.透過視線的方向看心態

在交往活動中,通過觀察人的視線方向,也能透視人的心態。在交往中,如果麵對異性,隻望上一眼,便故意移開視線的人,大都是由於對對方有著強烈的興趣。比如,在火車上或公共汽車上,上來一位年輕貌美的女性,所有人的眼光幾乎都會集中在她身上,但年輕的男性往往會很快把臉扭向一旁。他們雖然也非常感興趣,不過基於強烈的壓抑作用而產生自製行為。假使興趣欲望增大時,便會用斜視來偷看。這是由於想看清對方,卻又不願讓對方知道自己的心思的緣故。

另外,行為學家亞賓·高曼通過研究認為:對異性瞄上一眼之後,閉上眼睛,即是一種“我相信你,不怕你”的體態語。所以,當看異性時,並不是把視線移開,而是閉上眼後,再翻眼望一望,如此反複,就是尊敬與信賴的表現。尤其當女性這樣看男性的時候,便可認為有交往的可能。

3.透過眼睛移動的情況看心態

在交往活動中,眼睛位置移動情況的不同,其心態也大不相同。

比如,當上級與下級討論工作時,上級的視線肯定會由高處發出,而且會很自然地直接投射下來。反之,作為下級,雖然並未做任何錯事,但視線卻常常由下而上,而且往往顯得軟弱無力。這是由於職位高的人,總是希望對下級保持其威嚴的心理作用。但也有例外,這與職位高低無關,而是性格原因。

一般來說,在交往時,性格內向的人容易移開視線。美國的比較心理學家理查·科斯曾做過一種實驗,讓患有強度“自閉症”的兒童與陌生的成年人見麵,以觀測他麵對成年人時間的長度。將成年人的眼睛蒙起與不蒙的兩種情況相比較,發現兒童注視前者的時間,居然為後者的三倍。這就是說,雙方眼光一接觸,兒童會立刻移開視線。由此可知,性格內向的人,大都無法一直注視對方。

3從字跡看準對方

書,即書法,字跡,從一個人的筆跡可以了解其品性。

正如世界上很難找到兩個相貌、個性一模一樣的人,也很難找到兩個筆跡完全想同的人。“字如其人。”人的內心世界千差萬別,其筆跡也各具特色。

字速快如閃電,最後一劃拖得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