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前言(1 / 2)

從小有名氣的神童到全球知名的億萬富翁

在美國紐約州白原市,如果你提起馬克·紮克伯格,無論是誰都會豎起大拇指。這個被人們津津樂道的人,實際上是一個僅僅二十幾歲的大男孩,而他的名聲卻享譽全球。有人稱他為神童,甚至他的名字會常常與比爾·蓋茨放在一起,還有人稱他為“蓋茨第二”。但這都是一個個附加給他的頭銜,真正的紮克伯格創立了全球第一大社交網絡“Facebook”,從一個電腦神童變成了世界最年輕的億萬富豪。

這個充滿傳奇色彩的男孩於1984年5月14日出生在美國紐約州白原市,由於父母一個是牙醫一個是心理醫生,紮克伯格從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事實上,他出生於猶太人家庭(紮克伯格這個名字完全是德語名),但他聲稱自己是一名無神論者。對於一個出身於醫生世家的男孩來說,多數人認為他會子承父業,成為一名醫生,可這名被認定為醫生苗子的男孩,在10歲時收到了屬於他的第一台電腦,此後他便執迷於此。

在此期間,他一直被認為是一個電腦神童,在他中學時期便開始寫程序,他的父親教導他軟件開發程序之後,又聘請軟件研發者大衛·紐曼當他的家庭教師。紐曼很早的時候就聽說紮克伯格是一個神童,因此悉心教導他。紮克伯格在高中時為學校設計一款MP3播放程序,他的才能也被傳到了外界,不久,很多業內的公司都向他拋來橄欖枝,讓人沒想到的是,這其中竟然有赫赫有名的微軟公司。

那時候,紮克伯格已經在家附近的默西學院(Mercy College)上課,他很喜歡程序設計,也許是受了身為心理醫生母親的影響,他特別喜歡溝通工具與遊戲類軟件。他還開發過一款信息程序,這讓他的父親可以在家裏和牙醫診所之間交流消息。這一套係統甚至被視為後來美國在線實時通信軟件的原始版本,也是各大軟件公司爭相模仿的原始模板。

高中時的紮克伯格可以說是處於一個起步期,但許多人認為,他的起步過高,這並不是一個高中生應有的高度。

高中時他創作名為突觸媒體播放器(Synapse Media Player)的音樂程序,並且借由人工智能來學習用戶聽音樂的習慣,被評價為三顆星。而此時,微軟和美國在線便已經想要招攬並訓練紮克伯格,微軟更是開出了年薪95萬美元的條件。

而當大家好奇這個電腦神童最終會不會加入微軟時,他的決定卻又一次震驚了所有人。2002年9月,紮克伯格放棄了95萬年薪的工作機會,進入哈佛大學的校門。

在哈佛,大家都認為他會選擇和計算機相關的專業,而他卻坐在了心理學專業的教室裏麵。雖然大學時的紮克伯格主修心理學,可他對計算機依然執迷。在上哈佛的第二年,他侵入學校的一個數據庫,將學生的照片拿出來用在自己設計的網站上,供同班同學評估彼此的吸引力。當然,也正是因為這樣,他創造出了一個社交性網站,讓同學們的關係更加拉近。

但是,這個網站出現後,許多爭議也隨之出現。有一部分人覺得,紮克伯格的“黑客”行為有違法律,還有一部分人覺得,這是一件將同學們關係拉近的好事,這讓人與人關係並不太貼近的哈佛第一次栽種了友誼的種子。

隨著時間的推移,爭議聲逐漸被讚許聲給吞沒,人們大多覺得這個網站就是人與人溝通的橋梁,當大家將這個網站定義為“Facebook”的前身時,越來越多的人覺得,這個少年正以自己無聲的氣息感染著大家,很多人覺得,這個網站就預示著紮克伯格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