傘可以擋雨,但卻擋不了大風,太陽能收集傘卻不同,它可以旋轉,又有泄風口,所以隻要不是遇見龍卷風、台風,那就沒問題。
星城在本國南方,背山麵水,根本不可能有台風或者龍卷風。
從早上八點忙活到下午三點,整個太陽能收集傘的安裝工作才完成。完成之後,雄叔就給發電廠那邊打電話,開始了第一次使用。
“成功了,哈哈哈,”耳邊傳來好消息,雄叔高興的大笑,“走了,回家,我請客!”
眾人齊齊響應,紛紛上車,返回星城。
而隨著太陽能收集傘在星城落戶,星城範圍內所有的供電都有餘額,全部通過新市的管道,流入安江市。
陳楓把三十八件太陽能收集傘,就安放在了兩條線上,一就是新市範圍內,各縣城,他已經受夠了整個新市範圍內的私人發電廠,二就是安江市,這裏是他發電廠的總部。
用了七天時間,消耗了上百人力,全部安裝完畢。
反饋到紅楓工廠,效果一下就顯現出來了,媚娘的自動化車間內,充滿電的電能模塊一個月生產到三百塊,沒充滿電的電能模塊,達到了驚人的一千塊,幾乎動用了媚娘手裏的所有機器工人。
星城也因為有陳楓的插手,而多了一些改變。
由衛生部門牽頭,陳楓的發電廠實行,開始對全縣包括鄉村進行衛生整頓。
發電廠在每一個鄉鎮,都設立衛生站點,上門收各種垃圾,同時對全星城範圍內征收司機、清掃工人。
縣城內,開始實行垃圾分類,每一條街,每一個廣場,每一個小區等,全都要搞好衛生。
一切都弄的風風火火,整治力度空前。
發電廠招收打量清潔工,工資開的雖然不是很高,但也總算解決了一部分就業問題,而且司機招收的也不少,每天都要來回跑鄉鎮和縣城,在各鄉鎮部門的監督下,對農村的環境進行整治。
這是陳楓在上次和小叔回來的時候,與星城達成的合作,他投資三個億,開啟這個計劃。
一來是改善家鄉的環境,二來這些垃圾的回收,也會幫助發電廠發電。於公於私,對他來說都是好事。
之所以一開始就弄這麼大,就是想盡早定下流程,等所有的規矩都定下,日積月累,潛移默化,他相信大家的環境意識會提高。
這樣雷厲風行的動作,當然也不是沒有阻力,縣城還好,雖然有些議論,但大家都是支持的,關鍵在農村,生活垃圾不是焚燒就是掩埋,或者扔山裏,現在上門收垃圾,感覺有些不自在。
最關鍵的是,還要征收衛生費,這就讓許多人不樂意了。盡管是些小錢,但就是想不通,吵吵鬧鬧的,弄出了很大影響。
這些就要鄉村幹部去做思想工作了,反正不是雄叔的事情,他帶領車隊,按照計劃,以星城為起點,開始穩步推行,逐步建立站點。
一切都在按計劃進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