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貪賭的人(2)(1 / 3)

隨後,她寫下了一份離婚起訴書,離開了這個家。屋內,隻剩下癱坐在地上的占東,一臉沮喪。

文人也好賭

在曆代文人雅士中,嗜書,嗜畫,嗜煙,嗜酒的人不少,嗜賭的人卻不多見,但不多見並不代表沒有,比如清代文學家龔自珍就喜歡賭博。他稱得上是一個十足的賭迷。

據說,龔自珍在自己的帳子頂上畫滿了一二三四等數字,每天睡覺前都要推敲賭博的技巧,不過他的賭運並不好,每次賭博總是輸多贏少。

有一次,龔自珍在揚州到一位商人家裏赴宴。宴畢,客人便聚在後花園玩起了賭博的遊戲。有一位姓王的客人姍姍來遲,他來後見大家都在賭博,隻有龔自珍一人獨自在一旁拂水弄花,便走過去招呼他說:“您真是個雅士,滿座的客人都在玩世俗的遊戲,您卻有雅興在這裏賞景,難得,難得。”龔自珍回過頭笑著說:“當初陶淵明種菊觀山,並非他的本意,乃不得已而為之。想做的事不能做,也就隻好縱情於山水了。”接著,龔自珍向姓王的客人解釋道:“今天的博戲,本來打算加入玩玩的,誰知錢帶少了,一會兒便玩光了。”然後又自語道:“可惜沒有豪士能借給我。”

那姓王的客人平日很是羨慕龔自珍的文學才氣,聽龔自珍這麼一說,他便慷慨解囊,將身上所帶的錢全部送給龔自珍做賭資。龔自珍拿了錢,同姓王的客人重新來到賭場。可是龔自珍的運氣實在太差,賭一次輸一次,很快他的那些賭資又輸光了,龔自珍隻好自認晦氣,憤然離去。

騙財又騙身的 “白馬王子”年僅28歲的公司白領劉海英在網上邂逅了一名“白馬王子”,深陷情網。為討好心上人,癡情的劉海英毫不猶豫地挪用了公司資金近46萬元。經豐台檢察院提起公訴,豐台法院以挪用資金罪一審判處劉海英有期徒刑6年,劉海英當庭沒有提出上訴。直到落入法網,劉海英才知道心上人原來隻是一個無業遊民,與自己交往就是為了錢。

2002年,老板把北京的業務都托給了劉海英,公司的貨款也全部由她經手。2002年9月28日,她在網站聊天室裏認識了一個自稱是“廣州小唐”的網友,同是廣東老鄉,劉海英備感親切。兩人從網上甜言蜜語,很快發展為電話訴衷腸。2002年10月份,小唐乘飛機到北京專程來看劉海英,給了劉海英一個大大的驚喜。當天,小唐就住進了劉海英家裏。

過了兩天恩愛的日子,小唐稱廣東有事要打理,便回廣州了。回味著幸福的滋味,劉海英一直不能自拔,她又主動彙了1500元給小唐。沒過幾天,小唐打電話說他要學車,向劉海英要了3000元,又沒過幾天,又說他母親病了向劉海英借了15000元。劉海英都答應了,並為此挪用公司結回的現金貨款。

10月底,小唐再次來到北京,劉海英喜出望外,陪他盡情地遊玩、娛樂。這一切當然都是劉海英用公司的錢買單,兩人的感情也進一步升溫。小唐臨走時,與劉海英依依惜別,但也沒忘了告訴她,自己要跟一個朋友合夥開一家建材公司,需要資金,讓她幫著從公司賬上劃些貨款給自己用。被愛情衝昏了頭腦的劉海英,一點都沒有多想,當時就同意了。

沉浸在溫柔鄉裏的劉海英沒有想到,她的美夢已到了盡頭。2003年1月21日,劉海英的老板回京辦事,發現了公司財務中的漏洞,馬上向公安機關報了案,警方抓捕了劉海英。後在廣東警廳的配合下,很快將公款使用人小唐抓獲。據小唐供述,他今年28歲,無業,終日在街頭遊蕩,沉迷於賭博,並欠下大筆賭債,被債主逼得無處躲藏。正當一籌莫展之際,他在網上認識了劉海英,沒想到這個女人對自己一見傾心。於是悲劇就發生了。

賭徒們往往會不擇手段地獲取他們想要得到的東西,所以,認清這些人的真麵目,是最關鍵的一步,另外,如果你沒有和某人有很深的了解,千萬不要把他當成貼心的人。

一個女賭徒的不幸家庭

有這樣一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