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知己(1 / 2)

喬楚和楊霖的關係很複雜,不知道的人會認為他們兩在談戀愛,知道的人覺得他們就是好朋友。但是隻有他們自己知道,楊霖其實就是喬楚的老師,喬楚是一個心懷大誌的女生,她總是想像很多成功的男人一樣有一份成功的事業,有一個成功的人生,隻是喬楚總是會受到一些缺點的影響,比如不愛看書,比如懶,比如猶豫。而這些在楊霖身上一點都看不出來,楊霖看很多書,思想很深刻,總是能夠透過現象看本質,他還特別愛幹淨,作為一個男生,他的書桌和房間都整齊的讓很多女生汗顏。這讓喬楚在開始的時候覺得楊霖簡直就是一個成功男人的幼苗時期,那個時候楊霖隻是一個成績一般的學生,不過他們都知道,成績不好不代表以後不能做一份成功的事業,或許還能夠做得更好。

高考填報誌願的時候,因為喬楚的爸媽要求喬楚在本省上一個大學就算了,但是喬楚很希望能夠到北京上大學,為了這個事情,喬楚和家裏吵了好久,兩邊最終都僵持不下。對於喬楚而言,能去北京上學是非常理想的,但是對於和父母抵抗這個事情她還是有些擔心,有時候甚至想屈服,就這樣聽別人安排過一輩子好了。因為這個,喬楚去找楊霖了,楊霖的態度很堅決,翹楚應該必須要遵從自己內心的意願,或許對有的人來說去北京的機會也就是這一次,而且在本省上學是離家近了,可是對於一個人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誰都不可能完全站在父母的背後過一輩子吧。雖然這些東西喬楚都明白,但是不知道為什麼這些話從楊霖的口裏說出來就會變得那麼堅定和有道理呢?那種感覺就像是撥開雲霧見青天一樣,喬楚最後終於下定決心要堅持自己的理想,而且最重要的是她必須要說服父母。回家以後,喬楚把楊霖說過的話對著自己的父母說了一次,然後這一次父母居然妥協了,說是隨她的心願吧。喬楚那一刻覺得楊霖簡直就是她生命裏的貴人,所謂良師益友可能就是這個樣子了。

而楊霖在那一次高考中失利了,分數不理想,楊霖不願意隨便選一所大學去上,所以就選擇了複讀,不過他複讀的方式很奇怪,就是一個人在家看書,不去上學,也不去參加所謂的模擬考試,當然了,重點還是在於他能夠成功的說服班主任和家長。不過遺憾的是,再一次的複讀也沒有能夠讓楊霖擁有上大學的好分數。這一次,楊霖決定不考了,不一定隻有上大學才有出息。而喬楚雖然覺得還是應該上大學,但並沒有勸楊霖,因為喬楚在大學中看到很多人都不如楊霖,至少在讀書這件事上楊霖戰勝了很多人。

大學四年,楊霖介紹了很多書給喬楚看,與其說是介紹,還不如說逼著喬楚看,因為每次看完之後,喬楚都要跟楊霖說說她看了這本書之後的感受,最好還能夠介紹幾本好書給楊霖,否則楊霖會像一個媽媽嘮叨女兒一樣,用嚴肅和極度失望的語氣嘮叨喬楚,這讓喬楚覺得很羞愧。所以大學四年,喬楚看了比寢室姐妹多的書。

楊霖很自負,雖然沒有再上學,但是也不願意為了一個月一兩千塊錢的工資去做一些自己不願意,不喜歡做的事,為了這個,楊霖的父母傷透了腦筋。他們為楊霖介紹了很多很好的工作,但是楊霖最後都拒絕了,理由是這個工作沒前途,沒意思。他隻是想要自己做生意,隻是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項目,他是這麼跟父母說的,最後父母居然也接受了,還答應在他找到項目的時候願意全力資助楊霖。這件事讓喬楚羨慕了好久,同樣是想做生意的孩子,喬楚父母的態度就完全不一樣,他們希望喬楚不要做生意,能夠考上公務員或者去做一些穩定的事情最好,做生意實在太累也太不穩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