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操著山東口音的舉人說道:我來試一試.我出的既不是字謎,也不是《四書》、《五經》裏的東西。讓你梁群英找都沒地方找,看你可猜得出來。於是說道:
俺自幼生長在楊柳莊上,生就得十分俊穿著綠裝。狠心人用鋼刀把俺砍下,脫
去了鸚哥綠繩捆索綁。又把俺掉在那屋簷下裸曬太陽。編又編,握又握,排在一
起。拿到那大街上變賣為娼,又逼俺下湯鍋一淚千行。
山東舉人把謎語說完後,一笑道:這是個俗物,不要想的太深奧,梁群英想了半天,幾回欲言又止。宋祖琳看得真切,急忙給梁群英打圓場道:我的這位梁賢弟,又不是神仙,你出的這個謎語既高雅,又難懂。勸梁群英道:自開始都是你贏,這一個題目你就認輸了吧!梁群英緊皺著眉頭答道:讓我再想一想何妨。稍等片刻,就見梁群英大笑道:這東西真不是啥珍貴高雅的物件,可是用柳枝條編的笊籬。那山東舉人拍手叫好道:真不愧為是豫東奇才。《四書》、《五經》上的東西能對答如流,一個鍋灶上的小炊具也能想得到,慮事真夠縝密的。同店的人再一回拍手叫好。
道光帝一行五人,穿著普通旗人的衣裳。站在屋外窗前,聽到屋內靜了下來,才走進屋內。走在最前頭的世泰,給屋裏的眾人行了個羅圈揖。屋裏的眾人也起來給道光五人還禮。唯有湖北的瘦舉人——趙燁希沒有站起來還禮,仍坐在那裏看書。禮畢眾人落座,道光皇帝用犀利的目光看了一眼屋內所有的人,最後把目光落在梁群英的臉上。世泰先開口說道:我們早就耳聞豫東名仕梁群英的大名,今日慕名而來,剛才在窗外就聽到梁舉人才思敏捷,藝壓群芳。詩詞文章自然是沒說的,不知你對武學如何?梁群英望了望來人答道:那都是人們謬獎的。其實文韜武略是相輔相成的。拔山扛鼎我是不行的,但是我自幼熟讀兵法,如《孫武子十三篇》、《孫臏兵法》、《三十六計》,攻殺戰守,鬥引埋伏等都略知一二。軍機大臣托津道:你既講到《三十六計》,我來問你,你對《三十六計》中的那一計最為欣賞?梁群英朗聲答道:戰無常例,兵無成法,隻能是因時、因地、因人而已。絕不能以自己的喜惡施計謀,用計策,生吞活剝地拘泥於古人之成法。這個時候,從外麵刮進來一股很強的風。趙燁希的書紙被刮得嘩嘩亂響,他隨說道:“清風不識字,胡為亂翻書”。道光帝看了看趙燁希,臉上露出怒容,托津看到後急忙站起來給道光帝斟茶,道光帝才醒悟過來。托津又問道:你剛才說到,因時、因地、因人用兵。那倒要請教何為因時、因地、因人用兵?梁群英望了一眼道光帝五人,說了聲不敢當。就因地而言,就有地形和地理之分。地形:有通形、掛形、支形、隘形、險形、運形。地理有:散地、輕地、爭地、高地、衢地、重地、圍地、圮地之分。同時還要依據時令春夏秋冬,和兵力的多寡,利用有利的地形地理,尋找戰機。利用火攻或者水淹,地理地形都相宜的時候,來個水火互用。以我之少兵,破敵之重兵。托津在問道:你最崇尚上古的那一位軍事家。梁群英想了想道:記載古戰爭的書籍可謂是汗牛充棟,要我從何說起。大清開國,自清太祖努爾哈赤起兵,到入關定鼎,都很崇尚三國人物的用兵之道。就說三國裏的人物吧!曹操破袁紹的《官渡之戰》,並非勝於兩軍對壘,而是曹操帶兵到烏巢放火,焚燒了袁紹的糧草營,斷了袁紹的給養。是袁紹的軍心渙散,喪失戰鬥力而兵敗。諸葛亮的誘敵深入的戰術,將夏侯惇、韓浩誘引到博望坡,僅用幾千漢軍,一把火就燒掉了曹操的十萬大軍。陸遜也是用火攻破劉備於彝陵,這些人所用的火攻,我都很欣賞。另外,周瑜計除蔡瑁、張允。諸葛亮七擒孟獲,這種出奇製勝戰法我都很喜歡。梁群英的一番宏論,很受道光帝的賞識。
道光帝親自問道:剛才你言道,不能生吞活剝地拘泥古人之成法,那麼《孫子兵法》、《三十六計》是不可用的了?梁群英看了一眼道光帝笑著道:《孫子兵法》、《三十六計》,雖然是千古不易的用兵之理,帶兵者,隻讀其文意,不解其精髓。敵對的雙方都讀讀兵書,卻有勝者,有敗者,何也?知變者則勝,不知變者則必敗。漢朝韓信的背水用兵,與兵書而言,是反其道而行之,卻大獲全勝。道光帝點了點頭說道:你既然說起用兵之道,言辭不窮。那你就講一講為帥之道,梁群英從容地講道:為帥者定要懂得兵馬不動,糧草先行。是以代天征伐,以有道伐無道,纛旗一升,耗國家百萬帑幣。驅三軍蹈生死不測之地,值此非常時期,應施以非常之道。對敵當施之以暴,誘之以利,欺之以詐,殘之以忍,無忠恕之可言。道光帝看了一眼托津一眼道:你也是熟讀兵法的人,看這位舉人所講的用兵之道,可有道理?托津誠懇地說道:這位舉人所講的皆是用兵之妙言。陛人很是佩服。
內務府大臣世泰,從袖體裏取出竹下謙吉發難的篆字表文說道:我的一位“友人”給我寫了一副篆字表文,我請教了不少的碩儒名仕,他們看後無不搖頭,不知您是否識得此字?世泰把竹下謙吉發難的篆字表文遞給了梁群英。梁群英接著一看,很快就想到,這是不是張貼在各州府縣,隻要誰人能讀出它,就能封王封侯,位列朝班的那張篆字表文。如若是海東反賊所撰寫的篆字表文。那這五個人裏沒有當今皇帝道光,也是一品當朝的大員。今日來訪我,我很快就要飛黃騰達了。想到此,不由得一陣驚喜。梁群英還是強壓著內心裏的歡喜,臉上露出一種很平靜的樣子說道:這個表上寫的是“木心取米”四個字。這四個字出自何書何典,我倒記不清了,隻是給對方回書我還是能做到的。世泰和同來的人臉上都露出了笑意。世泰道:那太好了!道光帝看了看隨來的四個人道:看來梁舉人的才學真是沒說的,我們領教了。梁群英謙虛地說道:論其學問來,真使我為之汗顏,被人說的神乎其神的,都是以訛傳訛,一詐傳詐的。其實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徒有虛名罷了。禦前大臣賽衝阿看了一眼道光皇帝,道光皇帝點了點頭。賽衝阿說道:今天我們真的不虛此行,天也不早了,我們也該回去了,待有閑假的時候,我們再來拜訪。道光皇帝和四位隨從大員,很有禮節地給房中的眾人行了禮,眾人也都還了禮,並把他們送出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