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章騎驢人陰謀設騙局梁群英識破掉包計(2 / 3)

這個自稱叫吳遠申的人很健談,一路上攀談才知道,此人知曆史,通算數,會麻衣、柳莊,詩詞文章也略懂一二。很可惜入了歧途,不然,立誌於那一方麵都會有所建樹的。梁群英拿定了主意,決心要懲治一下這幫蠢貨,還本地麵上一方淨土。

梁群英,宋祖琳,韓玉婉,吳遠申他們看了看路上沒有行人,將褡褳放在地上,掏出來看一看褡褳裏裝的是啥東西。兩錢一個的小銀角子十六個,十兩一定的大銀兩錠,還鏨有聚銀的年月,留校快散碎銀子,五十個銅子,有康熙通寶,雍正重寶,還有乾隆通寶,嘉慶通寶等。梁群英把這些東西分給吳遠申一小半,吳遠申連忙擺手不要,笑嘻嘻地說道:我離家這麼近,又不須用錢,。你們就不同了,出門在外的,動不動就用錢,沒錢啥事都辦不成。宋祖琳和韓玉婉都出在富貴之家,沒有這樣的閱曆,不知到這是圈套,是眼前的這個人在算計他們。隨說道:既然吳兄同情我們出遠門不容易,我們也不能勉強他,到前頭的酒館中,請你吃酒總可以了吧!吳遠申滿口答應,這個使得。

四個人向前走的沒有多遠就是三春鎮,到了鎮上,在一家中上等的酒館裏,要了一些酒菜,吃喝了一陣,賄了酒錢,又繼續向北趕路。走的約有十幾裏的路程,又是一個大鎮,這個鎮叫沙窩鎮。吳遠申給他們打招呼道:這個鎮上有一戶姓蔣的人家,他們家欠我的銀子已經三年有餘,諸位若是不急著趕路,就陪我到欠債的人家走一走,等討回欠賬,我做東,咱們來個一醉方休如何?梁群英笑道:我們一路長談,我覺得咱們甚是投緣,不是科考將至,定於吳兄同往,等你收回了欠債,小弟還想打你的抽豐哩!宋祖琳也一抱拳,給吳遠申施禮道:“青山不到,綠水長流。它年相遇,後會有期.”

吳遠申一走,前頭有站著一位騎高頭大馬的人,看到三個人就跳下馬來,給他們施禮,梁群英他們也給騎馬的人還禮。騎高頭大馬的人朝梁群英三個人來的路上望了又望,向他們打聽道:兩位舉人爺和這位尊夫人,您從南方一路走來,可曾見到有兩輛轎車子,轎車子後頭緊跟著十幾個人向這裏行來?梁群英、宋祖琳、韓玉婉都同時搖了搖頭說道:不曾看到。這時梁群英打量著騎馬人,看穿著打扮很像一位富家的子弟,又細皮嫩肉的。這人向前走了一段路,下馬朝後望了望,即相自言自語,又相滿腹怨氣地說道:後頭的人怎麼走的這麼慢。就這樣向前走一段路,下馬停一停。始終不離梁群英他們前後,大致是戌時中刻,天麻蒼起來,那位騎高頭大馬的人也沒有等著自己的人,一直跟在梁群英他們三人的身後。又向前走的不到半個時辰,來到了東明縣城裏。

離家三裏風俗不同,這山東地麵上的叫賣聲,與河南人的聲音有很大的不同,巷口賣燒雞、混沌、豆腐腦的早已點起一團團,一簇簇的羊角燈。一聲接一聲的叫賣聲在各個街口,小巷深處此呼彼應,連綿不絕。梁群英、宋祖琳、韓玉婉看你天色已經這麼晚,急著找店主,從城南往城北慢慢地向前行走。

哎呀!這位爺。一個二十四五歲的店夥計,一身靛青布袍,外罩黑竹青褂子,雪白的袖邊略向上挽著,顯得十分的幹淨利落。他剛在燈下落了賬,一抬頭看見了梁群英他們。忙起身離了櫃台,把他們請到裏麵,一邊讓座兒,一邊沏茶。口裏不停地說著,隨遞過一條熱毛巾來擦臉,又端過來幾盆熱氣騰騰水來,請都先洗洗腳,我這就給您們按排住處,小的再給您們尋些吃得來,店夥計說話和氣親切。眾人擦了臉,洗了腳,頓時感到一天走路的疲乏減去了一半。梁群英在想在想著心事,那位騎高頭大馬的人向店夥計問茅房在什麼地方。店夥計告訴他茅房所在,這人隨機出去了。梁群英急忙向韓玉婉說道:快把在路上拾到的藏起來,那東西是掉包賊給咱們設的圈套,說不好今天夜裏我們就會有麻煩。韓玉婉一聽吃驚不小,心裏想著,怎能把拾到的藏到一個最安全的地方,不能被人找到。

很快店夥計把飯菜準備好,端上來,梁群英、宋祖琳、韓玉婉三個人坐一個桌,騎高頭大馬的人坐一個桌吃完了飯,店夥計把他們帶到後頭住的地方,宋祖琳和韓玉婉開了個單間,梁群英和騎馬的人安排在三間一連的大套房裏。整個房裏都住滿了人,南腔北調,嘰嘰喳喳。梁群英用心地看了看這個房子裏所有的人。其中一個進京應試的舉子好相於騎高頭大馬的人相識,還有跑江湖賣藝的,賣大力丸的,打板算卦的,品類很雜。

騎高頭大馬的人,和早來到的那個舉子故作不相識,搭仙說話道:初春時節,仍是天短夜長,這房中有那麼多人,吵吵鬧鬧的也睡不著。抬頭看了一眼梁群英和那位瘦舉人道:這屋子裏就數你們兩個人的學問深。不過我也是十年寒窗,隻中了個秀才,雖然沒有二位尊貴,可也是斯文中人。既然今天大家相聚在這裏,也是一種緣分。現在我出利物,說身邊的瘦舉人,你以《四書》或《五經》的句子出四個謎語,出四個歇後語。誰答對了,誰就可以得到一個小銀角子的利物。說完就從身上摸出十二個兩錢一枚的小銀角子,放在了一個小矮條桌上。

那瘦舉人看了一眼梁群英,不無得意的說道:我現在開始出第一個謎語:“頭懸梁,錐刺股。”全屋裏的人頓時鴉雀無聲,都在靜等著看誰能答出來,等了很大一會沒有人答。騎高頭大馬的人看了一眼梁群英,意思是別的人都不行,就看你的啦!梁群英一笑道:這有何難,可是“困而學之,”這裏頭也有不少讀過書的人,聽到梁群英說出了謎底,如夢初醒,一拍大腿道:那不是困而學之是啥。騎馬的年輕人把一個小銀角子遞給了梁群英。瘦舉人又說道:下一個是:“十一八十一,縫九多一滴”。“十一再十一”。這是兩個字。請答:這裏頭隻是了了的幾個人在想,多數人都是等待著有人說出謎底。又持續了好長一段時間,仍然沒有說出謎底,梁群英笑了笑說道:這個謎語出得好,可是“熟佳”?那瘦舉人重重地點了點頭,梁群英又得到了一個銀角子。瘦舉人又說第三個謎語:“拾金不昧”?梁群英隨答道:這不是《四書》或《五經上的》上的,這是《禮記》上的:“臨財毋苟得”。瘦舉人看沒有難住梁群英,隨又道:“端陽雄黃,中秋月餅。”梁群英仍是不假思索地答道:這是《易經》上的,謎底是“節飲食”可對?到此為止,四個謎語都是梁群英答出來的,四個小銀角子都歸了梁群英。

瘦舉人看沒有難住梁群英,覺得遇到了對手,很想挽回麵子,隨取出文房四寶,滴珠碾墨,把紙撲在小矮條桌上。寫出四首七言四句詩:

第一首 此物生來不一般

身子端方磐石堅

雖然終生不能語

言語比請它奉獻

第二首 天天坐南向北朝

一舉一動它仿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