粱禹山聽了群英的妙計,打心眼裏佩服梁群英謀略過人。心裏想你王舜臣,不是打贏了官司了嗎?我這一會讓你比我輸官司還要虧,很快王舜臣的是就來到跟前。
王舜臣的母親病故,終年七十三歲。舉家痛傷,大辦喪事。從大門起至內院的各個門扇上的門神都用白紙糊上。靈棚搭起,掛著靈幡,素帳,白紙花等。兒女們頭上戴著麻冠,身上穿著重孝,跪在欞柩前放聲大哭,一個個哭的臉色蠟黃蠟黃的。
下葬的這一天,王舜臣來到給粱禹山打官司爭來的風水寶地裏,按照風水先生指點的方位,指派人動土挖墓穴。按照本地的風俗,王舜臣還要把挖墓穴的第一鍬土,放在上衣的前襟上抱回來,放在欞柩上的天板上。王舜臣懷抱著第鍬土回到家,剛剛放到靈柩的天板上,就有人從打墓的地方慌慌張張地跑回來。把嘴湊到王舜臣的耳朵前,壓低聲音說道:我們幾個人按照你吩咐的地方挖墓穴,卻在下麵挖出了一樣東西。我們不敢再往下挖了,讓你過去看一看,該怎麼辦?這時的王舜臣聽說墓穴下麵有東西,心裏就是一驚。情知不是好事,急忙跑到墓地處看個究竟。等他來到墓地時,挖墓人已經把埋在地下的東西太抬出來了,原來是用桐油布包著。王舜臣叫人打開,看到是一個用油漆漆的明亮大木箱子。王舜臣讓人把木箱子打開,箱子裏麵裝的都是木炭。最後把木炭倒出來,木炭裏竟藏著一條死狗。也不知這條死狗埋在地下多長時候了,竟保存的完好。當王舜臣一眼看到死狗時,氣的一口鮮血從口中噴出,頓時臉色蠟黃蠟黃的。身子搖三搖,晃三晃,眼看就要跌倒,挖墓人連忙把他扶住,攙扶著送到家中。放到床。王舜臣躺在床上,少氣無力地說道:另請先生,重選墓地。
王舜臣把母親埋藏之後,躺在床上就再也沒有起來,病的沒有多少時候就死去了,結束了他惡貫滿盈的一生。
第十章講到袁森見過未來的那個大富貴的小孩子之後,就離開了梁老家,他便馬不停蹄地向京城前世的家中而去,一定在三月初五日的清明節前趕回家去。當袁森來到前世的家中時,離清明節還有十幾天。袁森來到常家府門前,甩蹬下馬就向前世的家中走去,心裏還想著兩個守門的常福、常祿狗顛屁股似的把馬接過去。那知這兩個人看見他理也不理,不但不理,兩個人突然站起來把他攔住,不讓他朝門裏過。這時袁森才想到,我已經不是這家的主人了,我是麵目全非的袁森了。袁森牽著馬要硬過。向常府裏進,常福、常祿拽著他的馬韁繩道:你這人怎能這樣無禮,硬要闖進我們家主人的府宅,不知你要到我們主人家的府上有何貴幹?袁森無可奈何地說道:你快通稟你們家主人常萬鋒前來接我。常福聽來人這麼大的口氣,不敢怠慢,急忙跑向裏頭通稟去了。
很快,常萬鋒從府門裏走了出來,見到袁森上下打量了一番,好似在哪見過,可又不曾見過。慢騰騰地給袁森施了一禮道:先生是您找我嗎?因何來訪於我?袁森忍了一肚皮的氣說道:我來找你有天的事要講,在這門外一句半句也講不清楚,我要講的話也不能讓外人知到。常萬鋒看到來人焦急的樣子,像是有什麼大事要給他講,很勉強地把袁森領到客廳上。仆人獻上茶,袁森示意把房中的人都支出去,他要和常萬鋒細講長孫常豹的事。客廳的人都很知趣的退了出來。
客廳裏隻剩下袁森,常萬鋒兩個人。袁森壓低聲音給常萬鋒講道:到三月初五,清明節的那一天,你要把常豹關在屋子裏,千萬不要讓他出去,不然他就有生命之虞。常萬鋒聽完後非常地氣惱,憤怒之情難於言表。責問袁森道:胡扯!這話從何說起?袁森耐著性子道:常豹是一個表裏不一的人,你看他每天都在家中讀書寫文章,那些都是裝樣子讓你看的。其實他早已入了匪道,常和一些賊人在一起幹些偷奪搶拿的事。袁森還要往下講,被常萬鋒用話截住道:你講到我兒子已經做了賊,這不是誣陷我兒子嗎?我的兒子是好是壞我豈能不知道。袁森看了看常萬鋒被氣得臉色鐵青,緩了緩口氣說道:至於我是怎麼知道的,說起來你更不信了。我是借屍還魂,二回轉世的時候沒有喝迷魂湯,曾在陰司裏問過掌管生死簿的判官,問他我生前的一家人可曾平安否?判官說道:一切均好,隻是你那長孫於三月初五日,清明節的那天,因搶劫被人亂棍打死。如今我已經改變了模樣,我說我是你的生身父親,你更不容我。我可是冒著觸犯泄露天機之罪而來的,弄不好會遭天打五雷劈的。你雖覺得死後轉世荒唐,可是咱們家中以往發生的事情,我都記憶猶新,並可一件一件地說出來。就是你小時候身上生瘡,身上落幾個瘡疤,我都能一一地說出來。常萬鋒被氣得渾身打顫,用手指著袁森道:你——你——你——是一派胡言。來人呐,把這個瘋子給我轟出去。幾個仆人聽到主人的發話,一擁而上,把袁森攆出府門。正應了下麵的一首詩:
可憐天下父母心, 冒著生死救兒孫。
非但晚輩不領情, 聲色懼厲逐出門
常萬鋒覺得袁森完全是一個瘋子,根本就沒有把他的話當一回事。三月五日剛吃過午飯,常萬鋒的兒子常豹就溜出了家門。常萬鋒就派仆人到外麵找,一連找了幾天,都沒有找到兒子的下落,心裏很著急。到順天府府尹的戈什哈傳下話來,要常萬鋒到順天府領取兒子屍身的時候,卻連連的叫苦。才突然想到那個自稱是自己父親轉世的人所說的話是真的,可是已經晚了。常萬鋒眼下可是真的後悔了,我們這麼大的一個家,以後還不知要出啥大的事。當時若不是那樣的浮躁,等他把話講完,也不至於使兒子死於非命。再想找到我的父親轉世於何省,何州,何縣,談何容易。這天下之大,茫茫人海,到哪裏去找我那父親去。
他轉世的父親袁森,離開了常府,來到了紫禁城外的潭柘寺。這是一座很大的古刹!但見:
山門高聳,殿宇清幽。當頭敕額字分明,兩下金剛形烈猛。五間大殿,龍鱗瓦砌碧成行;四壁僧房,龜背磨磚花嵌縫。鍾樓森立,經閣巍峨。幡竿高峻接青雲,寶塔依稀侵碧漢。木魚橫掛,雲板高懸。佛前燈燭熒煌,爐內香煙繚繞。幢幡不斷,觀音殿接祖師堂;寶蓋相連,水陸會通羅漢院。時時護法諸天降,歲歲降魔尊者來。
這是一個很大的寺院,他站在寺院的門首,望著階前一片空場上築著的大戲台,闊大的山門隱在數十株老柏樹中,山門進出為天王殿,隻是過庭倒廈。第二層三世殿修的更是氣派,一仗多高的釋迦牟尼居中而坐,拈花普賢,淨瓶觀音侍立兩邊。下邊護法金剛都用胎骨刷身,五彩裝顏,水金瀝粉塗身,衣帶天豐栩然,漫牆壁畫看來也粉飾不久,卻是木蓮救母故事。但見空旛,纓絡,方旗,雲頭,寶珠,華蓋,劍鋒,尖槍,風火輪,番草,大鵬,孔雀,琵琶,降魔杵,流雲托,多寶瓶,還有什麼青龍,白虎,朱雀,玄武,菩薩,神將,仙人,進貢童子,四值功曹,六甲偈諦……充塞滿牆,全壁交錯,給人一種詭異,神秘的感覺。
看完這些又轉向神道牌廊上,袁森就在兩個石碑中間的空地方,寫下一首童謠,也就是在開篇時,賽特納木多爾奇給道光皇帝所講的那首童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