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字是什麼?梁群英笑咪咪地說道:您要是把毛蛋還給我,那就是“廉潔”。如果不還給我,那就是“貪圖”。知州看到他聰敏過人,笑著把毛蛋還給了小群英。小群英和他們的小夥伴們飛快地跑進學館中。 先生早就坐在學館中了,聽到從外邊傳來的篩鑼聲,正是七聲一節××××—— ×××,這是過知州大人的,同時提醒百姓商賈都要回避,隻聽鑼聲越來越近,好像來到觀音寺的院中。石先生離坐,走到門口,兩隻手扶著門框朝外看,大轎已經快來到學館門前,隻聽輕微的轎底響,大轎落下。從轎上走出一人來,隻見此人穿著八虻五爪的袍子綴著仙鶴補子,素晶頂子,俯仰之間搖晃生光。麵如冠玉,雙目炯炯,配著五綹美鬢,氣宇軒昂,雅俊美貌,隻見他麵沉似水,用不無得意的口氣叫道:書辦,筆墨伺候。書辦狗顛屁股似地把筆墨遞給這位知府大人。知府提筆在手,就在學館兩旁的門框上寫上一幅對聯,寫後洋洋得意向後退幾步。這時學生們在學館中早就猴急的受不了啦,一個個跑出學館,看一看這位大人在他們學館的門框上上寫的是什麼?梁群英跑到門外麵一看,隻見一副對聯寫的清楚:“昔日墨塗,今日朱點頭”。隨即又返回學館中問高先生道:這個官身可是您給我們講過的那個得意門生?先生道:正是,因為他當年不好好讀書,為師也是恨鐵不成鋼,重罰了他;看起來這麼多年來他還記恨著我,今日是來是報昔日之仇的。石先生嚇得雙手哆嗦,說話也不連貫。群英問先生道:當時你是怎樣責罰他的,請先生講出來,我自有對服他的法兒。石先生就講出來當時的事兒。韓世琮是山東菏澤人,據他的父親講,他們也是世宦人家,隻因命運不濟,家道中衰,已經敗落了。近幾年來家鄉先連遭水災,後又遭了旱災,家鄉實在不能生計了,逃出來漂泊流浪,最後在歸德住下來。他的父親靠給大戶人家種田,掙些糧食以養家糊口。他的母親原本是大家閨秀,到了要飯討荒的地步,自然是落架的鳳凰不如雞。靠給人家縫補漿洗,掙幾個銅子,了做家中的用項補貼。在世琮剛剛會說話的時侯,母親就教他唱“月老娘,明晃晃;讀四書,念文章;旗杆立到咱們上,你看排場不排場”。還還教他“君子眾英豪,讀書教兒操,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等很多很多這樣的啟蒙歌。可見他父母的望子成龍之心是多麼心切。那世琮天資聰明,一學就會。到了啟蒙年齡,他的父母知道我有滿腹的學問,為人也很有德。他們所住的地方離我教書的學館相距很遠,中間也隔著幾家學館,他的父母親偏偏把他送到我這裏來。我就把他收留在我的學館中,先讓他背《三字經》以辯他的記性優劣。這世琮確實是好記性,是個讀書的料。做一個教書先生,誰不想教出一個有出息的學生 。可也得遇到一個好材料,就如伯樂識馬中所說的千裏馬。一般都是些庸馬,在千匹萬匹馬之中也難得遇到一匹好馬。我也看出這世琮是一匹難得的千裏馬,就下功夫教他,當然對他管教的很嚴。誰知這世琮入學的前半年還好,我給他安排的窗課都能盡心盡力的去做,我心裏也很滿意。誰知道他下半年就不行了,他是腳踩西瓜皮,兩手攢稀泥——得跐就跐,得滑就滑。經常曠課,不到學館中來。問他父親,他父親說來學館了。誰知他給未入學館的小孩子們混在一起。到河裏捉魚,爬到樹上掏小鳥,他的父親親自把他送到學館。他坐在座位上,手裏拿著書也不讀,每次給他安排的窗課他也不做,我氣惱了,就用墨塗在他的臉上,我看你還不好好的給我念書?又給他講,他的父母親對他的用心良苦。你的父親為了使你成才,為了你名登金榜,省吃儉用,節衣縮食,你這小子不體念你父母親的一片苦心,不理喻你父母對你的殷切期望。他被我用墨塗了臉後,從學館中走在回家的路上,人們見到他都笑話他,挖苦他。冷嘲熱諷的說道:你這孩子不要再到學館念書了,一看你的臉就知道,你是當今的包龍圖,是文曲星下凡。包龍圖有一夢通五經之才,你有過目不忘之能,何必再跟著那臭教書的屁股後頭念什麼“之乎者也”的。讓你老子給你準備些川資路費,直接進京做官去吧!這些挖苦他的話,對於他這個涉世不深的小玩孩來說,也不知道是好話還是壞話。隻是回到家中,他父親看到他一臉的黑墨,就知道他在學管中沒有好好的念書,把他抓住痛打了一頓,揍得實在不輕,兩天沒能到學館中來。從此他奮發向上,學古人頭懸梁,錐刺骨的讀書風格,夜以繼日的苦讀,以洗刷墨塗麵的恥辱。此人本就聰明,再加上肯用功,學業自然是突飛猛進,來年的鄉試、府試、京試,連戰連捷。在你們沒有入學館時,我就聽說他由禮部引薦,朝見嘉慶皇帝時,回答對白條理清晰,加之衣著樸素,深得嘉慶帝的賞識 ,被破格欽點為翰林院庶吉士。在京一年後,重由皇上再次親試,才被放出來做知州。如今他是特別合了皇上的意,竟一下子放給他一個知州的缺。一般的進士翰林,放到外麵隻能做個縣丞,知縣也放不到。昔年我在他臉上塗了墨,隻是想讓他好好用心讀書,並沒有惡意。當年的好心如今竟成了我的災難。群英道:隻要沒有惡意,天地可鑒,我出去會會這個沒良心的知州大人。群英手拿筆墨從學館中走了出去,去會知州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