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於劍的文縐縐,刀便顯得霸氣些。武俠小說中,劍常常是玉樹臨風的翩翩少年和英姿颯爽的女公子拿的,而那些粗豪漢子多是用刀。
當年環首大刀在漢朝的軍營中威名震天,全憑出色的劈砍能力。到了唐代,鎧甲變得更結實,刀便沒那麼好使了,槍的時代來臨了。
不過刀從未退出過武術舞台。
在抗日戰爭中,二十九軍的大刀隊可能是刀作為主要攻擊武器在中國曆史舞台上的最後一次亮相。
當年,西北軍的許多將領如張之江,張自忠……等,都是武術高手,而當時的吉鴻昌更是號稱“西北軍第一刀。”
這回是京大跆拳道的館長當評委,也是唯一一個評委。這種公開賽誰輸誰贏可是一目了然的。所以也不需要太多的評委來投票。
等戴著護具的兩人敬過傳統禮節後,評委才說:
“你們要記得,我說停,立即就停,不許過於糾纏,如有犯規,就當輸了……”
雖然說是交流,用的也是道具兵器,但就怕這些年輕氣盛的少年們打得興起了,傷了人就不好了。
在真正的高手麵前,手裏的武器是真是假,對他們來說都沒有太大的區別。
兩代表都點頭示意,表示明白。
評委後退三步,高舉右手,喊道:“準備!”
日代表手裏木劍高舉,一幅想將對手從頭劈到尾的姿勢。
以前RB是流行刀術的,他們的彎刀也是一流的。隻是當年唐代的鑄劍技術很高,鑄出來的劍曲線優美。
當時的RB貴族以擁有一把唐劍為極大的榮耀,華夏人的劍術也傳入RB深深影響了他們的刀術。
唐柳也是作了個起刀的招式,沒錯,唐柳用的就是我們的華夏刀。
劍道有三種進攻方式,殺劍、殺技、還有殺氣。
日代表殺氣外放,蓄勢待發,眼神淩厲如鷹,看向唐柳的眼神充滿了殺氣。
當看到他稍微有點放鬆的時候,日代表一劍劈出,風聲呼嘯,如人吹蕭。
這是竹劍劃破空氣摩擦而出的響聲,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唐柳提刀撥開,刀勢未消,速度加快,立即乘勝追擊要去劈日代表的肩膀。如果這一擊成功了,那麼日代表就無法再拿劍了。
誰知,日代表側移一步,險險躲開了唐柳的那一刀。原地用腳轉了個圈,一劍從側麵刺向唐柳的腰部。
唐柳知道這是真的的用劍高手,隻好收腹,向後飄退了兩步,兩人的距離這才拉扯開。
日代表再次雙手握劍,高高舉起在頭頂上。
而唐城這次不等他出手,突的舞劍前進。隻見唐柳步伐飄逸,隻是速度快得讓人看不清,眼花繚亂。
日代表忙迎戰,不過唐柳那鬼魅般的速度,還有出刀那鬼詭的角度打得他手忙腳亂的。
咯!
兩人的武器重重撞在一起,日代表急速的向後倒退了幾步。唐柳沒有乘勝追逐,而是收刀灑脫的站在那裏,等著日代表的再次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