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性格好、心態好的男人最命好(2)(1 / 3)

無論在東方還是西方,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冒險家”都是一個貶義的稱呼,不過,現在人們的觀念終於轉變過來了。人們認識到,風險是客觀存在的,做任何事情都有成功與失敗的可能。因為從嚴格意義上來講促成一件事情成功的因素是不可窮盡的,人的力量隻能對其中的一部分加以掌控。所以,做任何事情都有風險,隻是大小不同罷了。如果一件事成功與失敗的概率相等或後者更大,那麼做這件事無疑要冒很大風險。現代社會中充斥著種種冒險遊戲。特別是在經濟領域,投資意味著風險,特別是炒股票,風險就更大。不過,經濟原理告訴我們:風險越大,收益的絕對值越大,商家的法則就是冒險越大,賺錢越多,特別是對於一個前人尚未涉足的市場領域,作為開拓者就更要冒風險。

和摩根一樣,猶太人洛克菲勒也是一個善於冒險的人。

19世紀80年代,在關於是否購買利馬油田的問題上,洛克菲勒和同事們發生了嚴重的分歧。利馬油田是當時新發現的油田,地處俄亥俄州西北與印第安納東部交界的地帶。那裏的原油有很高的含硫量,反應生成的硫化氫發出一種雞蛋壞掉後的難聞氣味,所以人們都稱之為“酸油”。沒有煉油公司願意買這種低質量原油,除了洛克菲勒。

洛克菲勒在提出買下油田的建議時,幾乎遭到了公司執行委員會所有委員的反對,包括他最信任的幾個得力助手。因為這種原油的質量太差了,價格也最低,雖然油量很大,但誰也不知道該用什麼方法進行提煉。但洛克菲勒堅信一定能找到除去高硫的辦法。在大家互不相讓的時候,洛克菲勒最後開始進行“威脅”,宣稱將個人冒險去“關心這一產品”,並不惜一切代價。

委員會在洛克菲勒的強硬態度下被迫讓步,最後標準石油公司以800萬美元的低價買下了利馬油田,這是公司第一次購買產油的油田。此後,洛克菲勒花了20萬美元聘請到一名猶太化學家,讓他前往油田研究去硫問題,實驗進行了兩年,仍然沒有成功,此期間,許多委員對此事仍耿耿於懷,但在洛克菲勒的堅持下,這項希望渺茫的工程未被放棄。又過了幾年,猶太科學家終於成功了!

這一豐功偉績,正充分說明了洛克菲勒具有能夠穿透迷霧的遠見,也具有比一般大亨更強的冒險精神。

一個人不可能一輩子一帆風順,相反卻會遭遇到很多的不幸、挫折和失敗。所謂“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那麼,麵對失敗,我們該怎麼辦?我們提倡去探索未知的領域,去挖掘自我潛能的極限,但是如果冒險失敗怎麼辦?很簡單,從失敗中學習,再重新開始。失敗、挫折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從此一蹶不振。隻要趁機汲取教訓,總結經驗,我們終將達到成功的彼岸。當然,失敗的滋味是很不好受的,但痛苦之餘,不要忘了從正麵透視失敗,徹底探索導致失敗的因果關係及其暗藏的意義,從失敗中學到的東西是無可比擬的寶貴財富。不妨這樣說,隻會一味品嚐失敗記憶的人實際上尚未成熟,隻有坦然麵對失敗的人才算是真正成熟的人。

“高風險意味著高回報”,隻有敢於冒險的男人,才會贏得人生輝煌;而且,那種麵臨風險,審慎前進的人生體驗為男人練就了過人的膽識,這就是人生最寶貴的精神財富。那些卓越的男人憑著過人的膽識,抱著樂觀從容的風險意識知難而進,逆流而上,從而贏得了出人意料的成就。

會做人會辦事的男人最命好

成龍出生在香港一個貧困家庭,很小就被家人送到戲班。那時,演戲是下九流的行當,隻有走投無路的窮苦人家,才會把孩子送到戲班裏學戲。

按照舊時梨園行的規矩,父親要同戲班簽訂生死狀,在約定期限內,成龍的生殺大權都在師傅手中。戲班裏的管教異常嚴厲,本該在父母膝下承歡的年紀,成龍卻在師傅的鞭子與辱罵下練功,吃盡苦頭。時間不長,成龍就偷偷跑回了家,父親勃然大怒,堅決叫他回去:“做人應當信守承諾,已經簽了合同,絕不能半途而廢。咱人雖窮,誌不能短!”成龍隻好重新回到戲班,刻苦練功,這一練就是十幾年。

雖終有所成,但戲曲行業卻一落千丈,成龍空有一身本事,卻毫無用武之地。當時香港電影業正在迅速發展,但是男影星個個都相貌英俊,眉清目秀。個子不高、大鼻子小眼睛的成龍,怎麼在電影界混呢?

經人介紹,成龍進了香港邵氏片場,做了一個“臭武行”——跑龍套。成龍扮演的第一個角色,居然是一具“死屍”。苦點累點不算什麼,更要命的是,跑龍套的演員沒有什麼尊嚴,時常遭人百般刁難,冷嘲熱諷。在那樣的環境裏,成龍沒有怨天尤人,依然刻苦勤奮。由於學得一身好功夫,為人厚道,幾年下來,成龍逐漸擔當主角,小有名氣,每月能拿到3000元工資。

有一天,行業內的何先生約他出去,請成龍出演一個新劇本的男主角,何先生對成龍說:“除了應得的報酬,由此產生違約金,我們也替你支付。”

何先生說完強行塞給成龍一張支票,匆匆離去。成龍仔細一看,支票上竟然簽著100萬元,好大一筆巨款!成龍從小受盡苦難,嚐遍艱辛,不就是盼望能有今天嗎?可轉念一想,如果自己毀約,手頭正拍到一半的電影就要流產,公司必將遭受重大損失。於情於理,成龍都不忍棄之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