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鄭周永棄商從政的1991年,現代集團的銷售額達到510億美元,居世界大工業公司的第13位;資產總額900億美元,居世界工業公司的自有資產額的第2位。鄭周永的個人家產,據他自己說是40多億美元,但權威人士估計達65億美元。
1915年,鄭周永出生在三八線北側一個破落的書香之家,他在家中的孩子中最大,下麵還有7個弟弟妹妹。由於家中人口多,生活很貧困,10歲的時候,他便一麵讀書一麵參加繁重的勞動。
1933年,18歲的鄭周永到漢城一米店當夥計。因為正直能幹,身患重病的米店老板就把店鋪交給他全權管理。當了店老板的鄭周永先後將父親及全家20多人接到了漢城。
1947年他創辦現代土建社。在這個基礎上,他於兩年後將土建社擴展為現代建設公司。
1950年初,鄭周永的現代建設公司已初具規模,成為一家擁有3000萬韓元資產的中型企業。6月朝鮮戰爭爆發,他的得力助手、二弟鄭仁永勸他攜款回老家避亂,但他卻南逃到釜山。釜山當時成為韓國政府的南遷地,因為戰爭原因,急需建房屋與軍營,且造價昂貴。鄭周永抓住這一機會,先後至少承建了300棟軍營,造價隻需20多萬元一棟的房子,得到的承建費用卻在100萬韓元以上,讓他大賺了一筆。
能拿到軍營的承建權,與鄭周永平時做生意講信譽是密不可分的,戰爭年代人心惶惶,更需要誠信度,鄭周永因此撿了便宜。然而,講誠信有時是要付出代價的,1953年鄭周永承包釜山洛東江大橋的修複工程,就虧了大本。
承包到洛東江大橋的修複工程後,物價不斷上漲,加上洶湧而至的洪災提前到來,衝走了大批準備好的修橋材料,開工後一算總費用,比簽約承包時的預算要增加4倍!這意味著完工後不但賺不到一分錢,還要虧賠上7000萬至8000萬韓元。
鄭周永騎虎難下。怎麼辦?是建還是停?擺在他麵前的有兩條路:一是停止修建,宣布公司破產,以保住昔日的積蓄;另一條路是冒著虧血本的代價硬挺下去,這樣可能會把過去的積累全部賠光。
為了“現代建設”的信譽,鄭周永偏向了挺下去的做法。對於他的這一決定,當時他的親友和公司的一些管理人員都表示不可理解,有的則站出來表示反對。但為了捍衛“現代建設”的誠信,鄭周永頂住了壓力,義無反顧地幹了下去。他把自己所有的資金投進去,又變賣了十幾年積蓄下來的全部值錢的家當投到洛東江大橋的修建工程上。
1955年洛東江大橋準時修建完成,經權威機構檢測,質量達到一流水平。鄭周永鬆了一口氣,摸摸自己的口袋,這時他才意識到自己已成了一個窮光蛋。
雖然鄭周永變成了窮光蛋,但洛東江大橋像一幅傑作,成了鄭周永無形的“資產”。它為鄭周永贏得了社會信譽,光大了“現代建設”的名聲,也贏得了韓國政府對他的充分信任。
從20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現代集團進軍交通製造業。1967年現代汽車公司建成,現在該公司的汽車已成世界名牌。1972年現代造船重工業公司的蔚山造船廠和兩艘26萬噸級油輪的船塢同時開工,鄭周永又贏得“造船大王”的美譽。
常言道“黃金有價玉無價”,商人的誠信品格就像玉一樣,純度越高,品位越好,便越值錢,鄭周永傳奇的一生很好地證明了這一點——講誠信的男人人氣自然旺,人氣旺的男人財運自然旺。
好名聲會給男人帶來好運氣一個叫周仕兵的廣州打工仔因為“誠實”,給他帶來了年薪10萬元的機會,真是好命!
周仕兵原本是湖南人,憑借一手好泥瓦工活兒來到廣州闖天下。最初他以為自己還能包點活,做個小包工頭。可是到了廣州才發現,滿街都是找工作的建築工人,別說當老板,就是要混碗飯吃也很難。
幾天後他才在郊區一處建築工地上,找到了活幹。餓了幾天的他對老板說“隻要管飯,工錢隨便給”。但憑他出色的技術,很快就得到了老板的賞識。
一天深夜,包工頭讓他們深夜幹活,對按規定建房必需的鋼筋水泥之類的建材,盡可能地偷工減料。這樣下來,不但工程速度加快,還可以節約資金。當時周仕兵心裏就矛盾了,這樣建好的房子不是劣質工程嗎?即使能住人,但對買房子的人來說,不是上當受騙嗎?完工後,周仕兵又隨老板到了另外一個工地幹活。有一次,他偶然路過那裏時,一位先生向他打聽:“師傅,聽說這幢樓質量讓人有些不放心,你知道真實情況嗎?”這樣的情況,以往也發生過,所以老板也給工友打招呼:“誰泄密就開除誰。”就在那一刻,一種良心發現的罪惡感使得周仕兵鼓足勇氣,將那座樓內的造假情況告訴了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