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遇貴人、有幫手的男人最命好(2)(2 / 3)

因為隻有因勢利導、循循善誘的上司,能夠讓職場新兵順利渡過難關,並且迅速地提升自己。

小張和李先生開始接觸是因為公司有一個項目需要開發部與技術服務部門同時合作完成。當時李先生是開發部的主管,小張負責售前技術支持工作,在合作中,由於彼此對事物的看法觀點很接近,屬於彼此欣賞對方能力的那種,很自然地在工作上產生了默契,項目在李先生和小張的共同努力下很快就圓滿完成了,他們個人之間也由相識變為摯友。後來李先生跳槽去了一家大型網站做研發。正好那家公司有適合小張的職位,薪水要比原公司高一倍,李先生邀請小張加入,兩人繼續在新公司愉快地工作。現在找一個好工作不是很容易,小張能順利進入新公司,熟人介紹起了很大的作用。小張從心底裏很感激李先生給了這個機會,李先生成了他的貴人。

在工作中要和每一位同事搞好關係,這樣你就會受益匪淺。因為有時工作中的夥伴和朋友最有可能成為你的機會之神,而這種朋友往往對你的實際能力會有客觀的了解。當有更多的人能夠了解你的所長時,相應的機會自然就多了。這個過程比較漫長,切不可急功近利。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能在職業生涯的關鍵時刻對你加以點撥,做出適合自己個性發展的決定,這樣的貴人才是終身的財富,雖然他也許隻是陌生人。

李軍大學畢業已有多年,工作也換了幾個。回想自己這幾年職場生涯的跌打滾爬,他說有一位前輩的話讓他受益匪淺。那時李軍剛畢業,正年輕氣盛,學東西也快,總覺得別人的技術能力不如自己,因此工作中難免有些自傲的傾向。正當他一路順風時,一位年長的同事提醒他:“人在得意時不能太忘形,人在失意時也不要喪失信心。”

當時李軍並沒有去仔細琢磨這幾句話,但這幾年過來後他方才發覺這位前輩的真知灼見。作為職場新人如果太心高氣傲,對一切人和事都不放在眼裏的話肯定會遇到很多挫折的,所謂薑還是老的辣,新人與老兵都有自己的優勢與特長,應該互補才能對職業發展有所幫助。

從相貌、背景、地位、權勢、金錢、性別、年齡等方麵無法確定哪一位是你的貴人。其實貴人就是不由自主想幫助你的人,或者無意之中給予你照顧或者恩惠的人,哪怕他討厭你,但是最終還是成全了你,他是你的救星,是你生命中具有重大意義的人,而且貴人並不是遙不可及,他們就在你的身邊,隻要你用心去挖掘,你就能找到自己的貴人。

有恩師“知遇”的男人最幸運

巴菲特無疑是全球最優秀的投資大師,他被世人稱為“股神”,他曾經被評為全球首富。而巴菲特的成功要得益於兩位重要的貴人。一個是他的導師本傑明·格蘭姆,另一個是菲利浦·費雪。

巴菲特於l930年出生在美國中部的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市。他的祖父從事雜貨零售,父親先繼承零售業,後來成為股票經紀人。巴菲特受家庭影響,從小就對商業感興趣。1947年,巴菲特進入內布拉斯加州大學的企業管理係學習。當時有一本暢銷書叫《聰明的投資人》,巴菲特讀過這本書後,對書的作者格蘭姆肅然起敬,他把此書當作珍寶。出於對格蘭姆的崇拜,能師從格蘭姆成為青年巴菲特最大的願望。所以大學畢業之後,巴菲特就隻身奔赴紐約,進入格蘭姆任教的哥倫比亞商學院,成為格蘭姆教授的得意門生。

格蘭姆投資理論的精髓,在於強調對一係列企業實質投資價值了解的重要性,並相信能通過數學方式正確地計算這種投資價值。這一理論對巴菲特投資理念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當時格蘭姆還兼任政府公務員保險公司的主席,這使巴菲特選修了保險業知識。後來,巴菲特又親曆了格蘭姆關於“價值第一”這種理念的檢驗,獲得哥倫比亞大學經濟碩士學位後,他加盟格蘭姆的“格蘭姆—紐曼公司”,跟恩師一起進行投資操作實踐。

1956年,葛拉漢退休,格蘭姆—紐曼公司隨之解散。巴菲特回到自己故鄉,在親友的支持下,幾個人合夥成立了自己的投資公司。當時他的投資,是從100美元開始的。

從恩師投資的高回報率與較小風險這一點上,巴菲特領悟到了“品牌商譽價值”的重要性,他學會了從長遠看問題的方法。1962年他們購買了正處於困難之中的哈薩維紡織公司的股票,因為巴菲特認為該公司品牌商譽較好、發展潛力大。事實證明,他的決策是對的,巴菲特獲得了第一桶金。

1967年,巴菲特投資860萬美元購買國家賠償金公司的股票。這一投資很快使巴菲特獲得了巨大收益,合夥人都成了富豪。

1969年,巴菲特個人財產已達到2500萬美元。這一年巴菲特研讀了費雪有關投資方麵的著作,一下子巴菲特又被費雪的一些精辟觀點吸引住了。費雪投資理論的核心是“高風險的質化投資策略”,這實際上是更明確地強調了品牌的“商譽價值”。他去拜訪費雪,費雪很高興地接待了巴菲特,並很耐心地把自己的觀點、理論教與巴菲特。巴菲特被費雪先生的投資理念征服,於是巴菲特拜費雪為師。費雪當然很樂意有這樣的學生,就把自己嘔心瀝血研究出的股市投資的最新的、可行的方法,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巴菲特。巴菲特因此能夠更好地、更準確地判斷長期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