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時間
在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你一定可以經常聽到類似的抱怨:
——“我覺得自己都快要爆炸了!”
——“每天一走進辦公室,我就開始頭痛。”
——“我總是有接不完的電話、開不完的全議,嚴重幹擾了我的工作進度。”
——“雖然我每天沒做什麼事情,可是時間老是不夠用!”
緊張與壓力,導致諸多人產生倦怠、潰瘍、心悸、頭昏、高血壓等病症。然而,心理專家指出,如果懂得時間管理,這些壓力就可以減輕甚至消失。時間管理做得好,可以更有效率地幫助你完成工作與生活計劃。
你一定好奇地想問:“時間不是一分一秒地走掉了嗎,怎麼管理?”的確,時間是不等人的,沒有人能“控製”時間,真正能控製的,其實是自己。而所謂的時間管理,依照專家的說法,實質上應該是“自我管理”。
天下沒有什麼秘訣或大師可以教會人控製時間,真正需要控製的隻有自己。那些口裏經常喊“忙”的人,就是沒“心”的人,因為,“忙”字拆開來,就是“心亡”。有心的人,永遠不必喊“忙”,他的生活方向清楚,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要管理時間,就需要先管理自我,發掘自己浪費時間的毛病,才能對症下藥。根據調查研究,一般人最容易犯的浪費時間的毛病,包括拖延、能力低下、缺乏計劃、溝通不良、授權不當、猶豫不決、缺乏遠見與無法貫徹始終等。換句話說,大多數浪費時間的毛病都是自找的。
很多人希望麵麵俱到,於是拚命地把過多的責任加諸於自己身上。結果發現自己能力不足而產生挫折。專家建議,確立態度,再排定先後順序,訂出遠期和近期目標,是時間管理的必要步驟。這個原則,大至擬定人生方向,小至每天、每月、每年的行事日程,都應謹守。譬如,你發覺自已一天精力最旺盛的時候是在上午,就把最重要的事排在這段時間內處理。一天中精力最差的時段如果是在下午五六點,那就去做些無關緊要的事。
有句話說得好:“有效的時間管理,就是一種追求改變和學習的過程。”上帝是公平的,不管是誰,一個人一天永遠隻有24小時,你可以過得很從容,你也可以把自己弄得淩亂不堪,“沒有時間”絕對不是借口,那是你自己的選擇。
忙裏可以偷閑。一個人要知進能退,要懂得拒絕,有些事情是不是值得為它去拚命?如果不值得,幹脆就放掉。如果遇到一些甩不掉的事,自己沒辦法解決,那就去尋求外援,集思廣益,找別人一起分擔。
我們常常聽到很多人抱怨“很忙”“沒有時間娛樂”或者是“已經好幾年沒有看電影了”,這樣抱怨的人犯了一個最大的毛病:太強調自己的重要性,認為自己是不可取代的。尤其是位置坐得越高的人,這個毛病越嚴重。有很多時候,不是他真的沒時間,而是自己放不開。這種人總是口口聲聲說“等我有時間”“等我有空”……結果他一輩子都沒等到時間,一輩子都沒享受到生命。
如果你時間安排得好,你就可以去聽音樂會、看表演、做自己想做的事。時間管理的第一個原則是:對每一件事都尊重,包括對休閑的尊重。心情是可以創造的,時間是可以掌握的。善於安排的人,永遠不必喊“忙”,因為他知道自己要什麼與不要什麼。
成功人士都珍惜自己的時間
我們知道,成功的人都非常珍惜自己的時間。那些全身心投入工作的人,從來都不會主動和別人海闊天空地閑聊。因為他們不希望自己寶貴的時間就這樣白白浪費,他們想用這些有限的時間去做些有意義的事。
有人或許會說,他們都是成功人士,當然不會有閑暇的時間了。其實,不管是成功人士,還是普通人士,都要珍惜自己的時間。珍惜時間是為了創造更大的價值,要珍惜自己的時間,同時也要珍惜別人的時間。珍惜自己的時間,可以讓自己遊刃有餘地做自己的工作。珍惜別人的時間是為了和別人搞好關係。如果總是在別人工作的時候和別人海闊天空地談一些與工作無關的話,這樣就是在妨礙別人的工作,不會有人喜歡和妨礙自己工作的人交往的。那些成功人士都不會浪費別人的時間,因為他們知道,在浪費別人時間的同時,也是在浪費自己的時間。
在珍惜時間這方麵,有些人做得滴水不漏。他們最可貴的本領之一,就是與任何人交往或商談,都能簡捷迅速。這是一般成功者都具備的素質。一個人隻有真正認識到時間的寶貴時,他才會有意識地學會珍惜時間,學會去防止那些愛說閑話的人來打擾他。
在美國現代企業界裏,與人接洽生意能以最少時間產生最大效益的人,首推金融大王摩根。為了恪守珍惜時間的原則,他得罪了很多人,因此招致了許多怨恨。雖然可能會被別人怨恨,但是我們都應該把摩根作為這方麵的典範.因為人人都應具有這種珍惜時間的美德。
晚年的摩根仍然是每天上午9:30進入辦公室,下午5點回家。有人曾經對摩根的資本進行了計算,計算顯示,他每分鍾的收入是20美元。但是,摩根自己說好像還不止。除了與生意上有特別重要關係的人商談之外,摩根還從來沒有與人談話超過5分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