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的話再次引起一片笑聲。
李二嬸笑完,裝出一付凶巴巴的樣子,“看把你能的,好象我是狠毒的惡婆婆,整天指使得媳婦團團轉,既然這樣,我也不能白擔了名聲,洗完了衣服,你就給我打豬草去,沒打滿兩大籃子不許回家。”
“娘,你可不能這樣啊。”王氏苦著臉求饒。
柳氏配合的將一邊的空籃子遞過去,“大嫂,給你。”
“不能啊,弟妹,你可不能落井下石啊,這天寒地凍的,哪裏有豬草打。”
眾人再次哈哈大笑起來。
李二嬸家養了兩頭豬,去冬時殺了一頭,剩下一頭,就靠著從離村不遠的水塘裏撈的浮萍喂食,李二嬸說的打豬草,不過是故意說著笑鬧罷了。
慕雪跟著一起笑。
她很喜歡李二嬸家的氛圍。
這一家子,都是實在人,沒什麼心眼,所以雖是一大家子住在一個屋簷下,卻相處融洽。
李二嬸沒有閨女,隻有三個兒子,大兒子李明天、二兒子李明遠以及最小的還沒成親的李明華。
李明天有兩個孩子,六歲的大丫和一歲多的李承信,李明遠隻有一子,五歲的李承福。
農家的孩子懂事,大人在忙,小孩也沒閑著,慕雪來時,大丫在灶屋裏忙著洗碗,李承福也拿著笤帚在屋裏掃地。
此時聽到笑聲,大丫和李承福都跑了出來,見了慕雪,甜甜的笑,“小嬸嬸好。”
“大丫,碗還沒洗完吧?我去幫你。”看到大丫凍得紅通通的小手,慕雪有些心疼。
“不用不用,大丫會做,不用幫忙。”大丫連連擺手。
慕雪走過去,摸了摸李承福的頭,然後牽住大丫的手,往灶房走去,“走吧,跟嬸嬸還客氣啥。”
王氏看著她倆的背影,忍不住感歎道:“阿雪不但長得好,脾氣也好,孩子們都喜歡她,袁兄弟真是好福氣。”
李二嬸聽了,眼神閃了閃,沒有接話。
碗洗完後,李二嬸也閑了下來,看天氣還好,搬了兩張凳子到院子向陽的地方,拉慕雪一起坐著拉家常話兒。
大丫則帶著一群孩子在旁邊玩。
即使坐著,李二嬸也沒閑著,旁邊放了個針線簍子,手裏拿著一塊灰色的細麻布眯著眼做針線活兒,慕雪看出來這是給李承信做的一件小褂。
李二嬸的手藝很好,針腳細細密密,又工整又精致。
“二嬸,你縫得可真好,能教教我嗎?”
“好啊,你要是想學我現在就教你。”
對於慕雪不會女紅,李二嬸雖有些奇怪,但並沒追問,她不是多事的人。
李二嬸說做就做,從針線簍裏找了塊碎布頭,和針線一起遞給慕雪,讓慕雪練習。
“什麼時候我才能縫得象二嬸一樣好啊。”
慕雪看著自己縫出來的一排歪歪扭扭的針腳,再對比李二嬸的,感覺好挫敗。
“哪那麼容易啊,我這手藝是從小練出來的,縫了幾十年呢。”李二嬸笑了起來,帶點得意,“可別說,當年十裏八鄉,可找不出一個比我強的姑娘家。”
“二嬸真厲害。”慕雪由衷的讚歎了一句,跟著又有些失落的歎道:“唉,要練這麼久啊,我還想學會了給涵兒和悅兒做兩件小衣呢,孩子長得快,去年的小衣有些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