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九朝古都(1 / 2)

九朝古都洛陽,曆經千載,風雨之中傲然於中原大地,成為黃河之上的一顆明珠,盡管曾經滄海,依然曆久彌新,城牆之高之偉,地勢之險之要,仍為兵家必爭之地,吳佩孚大帥在經曆了直皖戰爭之後,就將洛陽作為了他的首府,20世紀20年代時全中國最偉大軍隊的首府。

洛陽城的北城門洞開著,夕陽斜照,城門外幾棵老樹上,烏鴉伴隨著人流而鳴,耷拉著腦袋的人們誰還管這些喪氣聲音,一個個的霜打茄子一般,邁著沉重的步伐向著洛陽進發,他們並不知道這裏是否能討到飯,隻是覺的,曾經天子腳下,今日必然富裕一些吧。

李煥文穿著自己最闊氣的衣裳混在人群當中,說是最闊氣,也不過是父親留下來的一身長袍馬褂,破舊的基本看不出它曾經的顏色,洗的接近於白色的布料上,隱約可以看見胳肢窩裏的補丁。

好在李煥文腳上卻穿著一雙新布鞋,這是臨出門的時候本家大爺給的,既然要來洛陽投親,就不能丟了老家人的臉,況且,李煥文的老爹生前還是十裏八村有名的秀才呢。

他的二叔從小就在洛陽跟人家學買賣,這些年聽說發了,當了老板,李煥文在家又鬧的慌,識文斷字不假,卻也到處招惹是非,本家的人一合計,去吧,洛陽城找你二叔去吧,於是,他便來了。

走了上百裏路,終於,在今天傍晚來到了洛陽,他不像別人,他高興著呢,一張臉上掛著的盡是傻小子進城的笑容。

不遠處就是洛陽城高大氣派的城門樓子了,李煥文夾著小包裹,疾步而行,剛一進城,就被這洛陽城的繁華吸引。

“我的娘呀,咋恁熱鬧嘞?!”李煥文的老家就在過黃河往北不遠的濟源城,濟源城小,從東關到西關爬著走也不用一刻鍾,可是,現在映出他的眼簾裏的,光是貨郎就有十幾個,更別提那朱紅大門和高門檻門市了。

“咱要是能有個這門臉,再把老家的上好山楂往上一擺,嘿嘿,還不賺發咯呀。”滿懷著對未來的憧憬,李煥文開始拿著手裏的字條,到處尋找屬於二叔的門麵了。

“爺們,這李家雜貨鋪咋走?”李煥文攔著一個大爺問道,那大爺擺擺手,表示不知。

連續問了幾人,都說不知,而且臉上分明還帶著幾分恐懼,這讓李煥文略有不爽,就算自己人高馬大,又剃了個露著頭皮的短發,也用不著害怕呀,這洛陽人,真不地道。

問不到就自己找,李煥文走街串巷訪了很久,仍然不得要領,忽然袖口一緊,扭頭卻看見一個半大孩子站在身後,正用手拽著自己呢。

“你找李家雜貨鋪是吧?我知道。”小孩穿著一身髒兮兮的衣服,抬頭說道。

“給錢,五毛。”還不等他說話,小孩又開口了,並且伸出了一隻比衣服還髒的手。

“啪!”李煥文從兜裏拿出僅剩的五毛錢拍在了小孩手裏。

七拐八拐,就在李煥文原以為小孩故意整蠱自己的時候,他們到了。

不過,令李煥文大感失望的是,李家雜貨鋪此時門板倒著,鋪子裏似乎剛剛經過洗劫一般,雜亂不堪。

“哐當!”李煥文踩到一個陶罐,黑油油的東西流了出來,沾了他一腳。

“老李叔的鋪麵今個上午被人給砸了,人也被打傷了,現在估計在家躺著呢。”剛剛領路的小孩斜靠在門上悠然說道。

“誰砸的?!”李煥文原本一張懵懂的麵孔,瞬間便的猙獰,要知道在老家,誰聽見他的名字那也是要給三分薄麵的,雖說現在落難投親來了,但是身上的那股子狠勁還在,甭管你是在濟源還是在洛陽。

小孩被嚇得脖子往後一縮,連忙解釋道:“別看我,肯定不是我,要不你去老李叔家問問吧,他家就在頭前胡同裏,不遠。”

李煥文打小是個孝子,叔叔家遭了難了,作為侄子當然要趕緊去看看,也不管自己個是來幹嘛的了,幾個健步便竄進了胡同,朝著小孩指的方向而去。

李同茂的家就在雜貨鋪不遠的胡同裏,朝北的小院子,是多年來李同茂積攢下來的家業。今個上午平白無故的被人打了,現在正在家裏的床上躺著呢。

“叔,叔。”聞聽門外有人喊,李同茂的妻子李陳氏摸了眼淚趕緊出來,打開門一看,卻是一個大漢,上下打量一番後,疑惑的問道:“請問,你找哪位?”

“你是嬸子吧,我是煥文,打老家來,前些日子不是本家大爺托人給您捎過信了嘛。”李煥文站在門口畢恭畢敬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