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烏雲鎮,華夏南方一座水鄉古鎮,它有著悠久的曆史和淵源的文化,鎮區古老的大運河穿鎮而過,田十字形的水係劃分東,西,南,北四個區域。低矮層次分明的閣樓,都為這一方淨土增添了一種不一樣的風味,直到如今,也是華夏千年文化的代表地域之一。
初夏四月,碧空如洗。一陣初夏的微風吹來,烏雲鎮街道上綠葉繽紛,看上去別有一番美意。
“從秦代古墓挖出的寶鼎啊,大家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啊!過來看一看啊!”
街道旁,一名小井市民打扮的黑臉中年人站在一棵大榕樹下聲嘶力竭地大喊大叫著,頓時,迎來一陣的圍觀。
“你這破鼎賣多少錢?”林一航本是想走開了的。
但看見所謂的小鼎做得還挺小巧精致,雖然材質是玉質,但卻連一丁點古跡都沒有,這假做的一點都不真,不由得搖搖頭。
不過卻是想起那個愛收藏古物的師父,看著這個小鼎正合適,如果價格可以的話,也就買下了。
“不貴,隻要六百塊,可以保佑小兄弟您一生平安身體健康,心想事成。”黑臉中年人極為賣力的向林一航推銷著。
“別和我整那些沒有用的,我也不懂。五十塊怎麼樣,好的話,我就買了!
”林一航坐在單車上,解開外衣的紐扣,盡可能地讓自己涼快一些。
南方的夏天,雖然已然傍晚。但依舊是炎熱無比,林一航打斷了還在自個人滔滔說著不停的黑臉中年人。
“你到賣不賣,說個準啊!不賣拉倒。”
畢竟林一航每月的生活費不多,很節儉,每分錢都要精打細算,今天破例也是因為師父要生日了,實在不知道送給他老人家什麼禮物好。
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林一航以一百塊錢的價格買下了所謂的寶鼎,而且還要求附帶上一串小佛珠,有便宜不占是王八蛋。
隻可惜了,黑臉中年人隻能站在一旁苦著臉在嘟囔,這破鼎好幾天都都賣不出去,連收破爛的都嫌重,又不值價,不肯收。無奈之下,也隻好想出這麼個法子來試試看看賣不賣的出去。
林一航拖著這個小鼎,觀察了一番,也沒看出個所以然,隨後騎動單車再次向鎮區行進。
林一航是地地道道的農村人,但學習成績十分優異,所以才進入了江南市裏麵的江南一中就讀高中。
如今高一的他,已經是一個一米七五左右的大男孩了,他的成績已經在全校名列前茅。
家在烏雲鎮,卻在縣城讀書,所以林一航也隻能每周五回家一趟,其餘時間都在學校住宿。
今天正好是禮拜五,周六周日休息,過兩天又是勞動節,學校放假幾天,林一航從江南市一中走到停車場,還好烏雲鎮距離江南市並不遠,隻騎了半個小時單車就到了家。
在鎮外圈一座鐵石橋的對麵有一家古樸的客棧,隻見上方鏗鏘有力的四個大字印在牌匾中間——烏雲客棧。
客棧門前兩顆垂楊柳分布兩側,一副古老氣息表露無疑。
突然,一輛嶄新的自行車衝到客棧門口,停了下來,林一航大步邁進客棧之中。
客棧之內,隻有稀疏的幾張木桌子空空如已。一些貼有酒字的壇子,和一個木質樓梯,整個大堂都沒有一個客人。
“師父,師父……”林一航四處望了望喊道。
“叫什麼?當你師父是聾子麼?”忽然,一個身穿白色長袍的中年人從後院走了出來。這個中年人有點發福,體型微胖,有一撮八字胡,這就是林一航的師父林長喜。
在林長喜的身後還跟著一個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這個年輕人身穿一身灰色布衣,一張抹布係在腰間,他腦袋有點大,身高隻有一米六,看起來倒像是一個健康小夥子,這個年輕人就是林一航的師兄林子軒。
兩人之所以如此打扮,也是由於當地特色,烏雲鎮作為一座曆史悠久的古鎮,每年都有上百萬的遊客來到這裏觀光品味,很多商家為了接地氣,所以創造出了這種特色,人人都是長衣,長袍,即使是夏署六月,也不例外,給遊客們一種穿越到了另一個朝代的感覺,事實證明,這果然促進了烏雲鎮旅遊業的發展。
這家客棧是林長喜奮鬥了一生所擁有的唯一財產,也是林一航幾個師兄弟的唯一生計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