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那一抹痕跡之媽媽(十三)(1 / 2)

(堅持不住了,明天一天考試,今天考了一下午,好不容易趕出來一章,盡管不想學習,不過還是盡量考試吧,明天可能寫不出來,後天大後天都一樣,忙著考試複習,不能再吊兒郎當了,等我放假後在好好更新。

見諒!!可憐兮兮求點收藏吧!謝謝!)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老媽的講述,讓路明星心裏很不舒服。盡管不知道為什麼,但心裏對大舅的不滿,卻已經深深的埋下,這連說者馬金花也沒想到,今天的這番話對路明星影響有多大,以至於,路明星以後的歲月很少上大舅家,很難親近大舅。

離開那個家後,馬金花發現生活並沒有自己想的那麼簡單,自己還要在生活邊緣掙紮。馬金花的婆家生活並不是太好,婆婆她也沒見過,過逝的較早。這邊家裏上邊也有個大哥大嫂,家裏土牆四壁,什麼也沒有,還要和後院的大哥大嫂一塊吃飯,做農活。

來到這後,馬金花突然發現要做的事更多了,發現生活並沒有太大的好轉。丈夫路清軍比較聽大哥大嫂的話,大哥挑不出毛病,不過嫂子性格要強,做事也比較強勢。路清軍結婚不久,後院嫂子就吵著分家,按她的性子不分是過不成了。馬金花也樂得清閑,也早希望這樣了,天天做完活還要幫嫂子家帶孩子,忙東忙西,自家的事總是推到很晚才做,可是誰讓自己後來的呢?如果這樣也沒什麼,一個家的,多做些少做些也沒什麼,不過有些事,馬金花很氣憤,這是她支持的主要原因。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一份財產,哪怕再窮,家裏的房子再破,那好歹也是私產,農村裏隻要有口飯吃就能憑著雙手活下去,總有出頭的那一天。農村的人不怕窮,也不怕吃苦,但忌諱行為不正,手腳不幹淨。有段時間,路清軍在鎮上打工,掙了些零錢在衣服兜裏,馬金花那段時間比較忙,一大家衣服由後院馬金花嫂子清洗,路清軍經常忘記兜裏的東西。口袋裏莫名消失一些東西,問大嫂,不知道,隻說清洗的時候布兜裏沒有東西。時間久了,馬金花也不得不懷疑了,有次讓丈夫故意放裏麵幾毛錢,也不見了,問後院,還是沒有。為此,馬金花與路清軍沒少吵架,路清軍不在意,反正也不值什麼,再說也是長者,還連著一層親,先不說是大嫂,就連著姨姐的親。路清軍性子隨和,很少與人爭吵,對於大哥路清訓更是很信任。

這件事之後,馬金花就開始很少往後院拿東西了,平時很注意一些瑣碎東西的收拾。可是和這樣的人在一起,心裏不踏實,這樣過,何時能出頭,總是按著大哥的指示做,沒有自己獨立的生活空間,以後的生活怎麼辦。既然,嫂子提出分家,那就分了吧,這樣對大家都好。以後可以按自己的想法辦事,馬金花覺得憑自己出去四五年的經曆還是很能吃的開的。當時情況很簡單,兩套房子,後麵三間加一間廚房一個院落,地方大很多;前麵隻有三間,還沒廚房,院落還沒修整,還有就是一些鍋盆碗筷的。前院的三間還沒徹底蓋好,一些頂梁還沒修理,裏麵也空蕩蕩的,這就是馬金花分家後所得。

路清軍沒分到什麼特別值錢的東西,房子最後還是妻子馬金花拿出自己以前打工的工資休整一下,才不至於下雨天漏雨水,又借了些錢,蓋了間廚房,大部分是人工完成的,用土培建造而成。這就是後來路明星差點埋火燒身的地方。其實分完家也沒什麼,隻不過各在各家吃飯,平時該怎麼往來還怎麼往來,嫂子的事心裏知道了就行,沒必要說出來。平時注意些也沒什麼事,生活看似就這樣平靜的渡過。

分開後,生活的擔子壓在路清軍夫婦兩人身上,起初還行,後來小路明星的降臨,一些困難就出來了。首先就是爺爺那,路明星出生,路明軍也剛出生不久,家裏農活比較重,大人忙著農活,孩子需要人照顧,路明星、路明軍還有兩歲多一點的路明偉,都交給爺爺了,爺爺本來就喜歡清閑,原來本是大戶家孩子,不過後來家道衰落,出外當兵,回來後種著分到的一畝三分地。照顧別人這活對他來說是一次的挑戰,何況是三個呢?

路明星的成長凝聚了馬金花全部的心血,那時候家裏很窮,每天大人都是早上一頓,中午一頓,晚上睡得早,直接不吃飯了。路明星出生,更加劇這種情況。路明星就是喝粥長大的,奶粉這種奢侈品農村很少見。從現在路明星家才裝電就可以看出一二,已經2001年了。那時候家鄉裏還沒人出外打工的意識,隻知道守著一畝三分地過日子,馬金花家也是如此,盡管讓丈夫出外打工提了很多次,不過路清軍並沒有點頭,上邊有父親和大哥,下還有孩子,怎麼舍得離開,再說當時村裏也沒有這種現象,誰敢‘頂風作案’?如果出去了,也會有一些不好的影響。為這事,兩人沒少吵架,馬金花見別家孩子都有奶粉吃,而自己的孩子瘦不拉幾,像養不活似的,為了孩子也得出去不是?可是,丈夫居然講什麼大不違,哪有這樣做爸爸?一氣之下,馬金花竟然和路清軍吵架,有時甚至打架。有一次,在路明星滿月時候直接出外了,直到半年後路清軍才在一家工廠裏找到馬金花。這個時候的馬金花雙手滿是繭子,臉色蠟黃,顯然半年來累的夠嗆。最後在路清軍答應出外打工下才回到家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