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1845年,安徒生已是40歲的人了,可他還是孑然一人。聖誕節的夜晚,家家戶戶都點亮了聖誕樹,笑語歡聲,好不快樂。而安徒生卻躺在柏林那冷清的客窩裏,享受不到與親人們一起歡度佳節的快樂。正當他寂寞難耐之時,在哥本哈根相識的瑞典女歌星林德登門來看望他。林德帶來了一棵五彩繽紛的聖誕樹,安徒生高興得象個孩子似的將聖誕樹點亮,林德坐在他的身邊,他們一起促膝談心,親密得象姐弟一樣。安徒生覺得這是他一生中最愉快、最幸福的時刻。
後來,林德又邀請安徒生一道去她的德文教師家裏作客,他倆並排坐在林德的專用馬車裏。這是一輛四輪馬車,華麗異常,幾乎全柏林的人都認識這輛車。當馬車從大街駛過時,人們都向安徒生投以羨慕的目光。
到了教師家裏,林德介紹說:“他就象我們的親愛的弟弟!”並且把安徒生的手握在自己柔嫩的小手裏撫摸著,安徒生隻覺得一股暖流湧遍全身,他心裏非常愛慕這位熱情溫柔的女歌星。
過了些時候,安徒生和林德又在英國相會了。安徒生是旅行到這裏的,聽說林德正巧在此演出,他立即跑到劇場去找林德,但看門人不讓他進去,推說不知道有林德這個人。
安徒生無奈,隻得留下一張寫有自己住址的名片,懊喪地轉回去。沒想到第二天一早就收到了林德的來信,林德仍然親熱地稱呼他“弟弟”,並在信中注明了自己的住址。安徒生讀信後,驚喜萬分,立即雇了一輛馬車,直奔林德住處而來。
到了林德住處的門口,隻見有許多人鬧哄哄地聚集在那裏,安徒生不知發生了什麼事,一打聽,才知道那些人是為了要看看這位“瑞典夜鶯”的美貌,可林德就是不出來,那些人隻得歎息自己沒有眼福。
忽然,門開了,林德滿麵春風地走了出來。原來他從窗口看見安徒生來了,就特地親自跑出來迎接。林德緊緊地握住安徒生的手,象姐姐像親熱地打量著他;然後將他迎進屋去,而對旁邊那麼多圍觀的人仿佛沒有看見。
林德和安徒生親切地談了許久,並且說每次自己演出時,都要送給安徒生一張票,請他來觀看。
林德結束了在英國的演出,又啟程到美國去了。後來,安徒生有許多年沒有看見她,也沒有通過信,因為他們兩人都是過著旅行式的生活,今夭到東、明天到西,沒有固定的地址,無法通信聯係。等到再一次在維也納相見時,林德的生活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她已經有了丈夫和孩子,而安徒生卻還是老樣子,孑然一身。
他們兩人雖然最終沒有成為眷屬,但那種真摯的友誼和姐弟般純潔的愛是很感動人的。所以,當時一位年輕的藝術家專門為他倆雕塑了半身塑像。這兩件藝術珍品陳列在哥本哈根城的博物館裏。
安徒生雖然屢次失戀,但仍潛心寫作,從不停筆,他一生留下了一百六十多篇美妙的童話,深受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安徒生曾經說過:“我是一個流浪詩人。我是一個年輕人,生著濃密的、卷狀的頭發,臉色黝黑。我的藍眼睛幾乎無時不在笑,因為我無憂無慮,尚未墮入情網。我惟一的工作,就是給人們製造一些小小的禮物,做一些不重要的隻要能但我那些親近的人快樂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