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變革中豐富品牌內涵
編者的話
近年來,隨著新的媒體環境帶來傳播方式的變革,公關公司的業務領域和運營模式出現了很大變化,一些公司為了更好地應對市場變化,直接更改了公司名稱。比如,眾所周知的“藍標公關”改名為“藍標數字”,反映出其業務重心向數字化方向的轉移;“注意力公關”不但將公司名稱改為“注意力數字營銷機構”,連LOGO也一並改了,改名後的公司,其品牌內涵更加具體,業務也更加細化,不但有數字業務,而且還擴展到了營銷領域。
隨著業務領域的拓展,此前還有一些公關公司將公司的部分業務剝離出來,成立獨立的子公司,或者兼並本行業或者其他行業的公司作為其子公司。由此一來,公司名稱也出現了一些細微的變化。這類公司主要以國際性公司居多,如愛德曼、羅德等。
另外一類公司則是因內部經營理念不一致導致分家,原來的品牌名稱歸一方,另一方則創辦新的一家公司。
分析人士指出,上述的種種改名、分家,實際上都是公關公司決策層針對複雜的市場環境做出的必然反應,是求新、求變、求生存、求發展和與時俱進的體現。從行業發展的角度看,是一件好事。要評價這些變革模式的優劣和得失,或許隻有在經曆一段時間後,在充滿激烈競爭的市場環境中得以檢驗。
必須指出的是,公司名稱的改變,隻是行業變革創新的表象,而公關作為服務行業的本質並沒有改變,其宗旨依然是通過高質量、專業化的服務,為客戶樹立形象,打造品牌。
公關公司不但要為客戶塑造品牌,也要為自身塑造品牌。改名為數字公司也好,改名為營銷公司也罷,公關公司的目標是爭取做到經濟效益和品牌效益的最大化,否則,做出如此改變就失去了意義。在這一變革進程中,公司一定要做到趨利避害,合理利用人脈和資源,尤其要避免對客戶資源進行無序或惡性爭奪。
公關行業要發展,創新是關鍵。媒體環境的變化帶給行業機遇的同時,更多的是挑戰。大數據、數字化、營銷模式、跨行業競爭,都是擺在公關從業者麵前的實際課題,對他們來說,學習和研究的東西實在太多。
求變的思維是重要的,也是值得鼓勵的,求變才能跟上時代的變化,隻有在變革中把握行業趨勢,才能在市場競爭大潮中立於不敗之地。但我們在求變的過程中,千萬別忘了行業的宗旨,更不能忽略了自身的品牌建設。公司改名可以是進行時,但每個公司名稱背後都有一段故事,同時也凝聚著品牌的精華和公司全體人員的汗水。在變革進程中既要努力拓展業務領域,不斷提升服務品質,同時也要珍惜品牌價值,豐富品牌內涵,這對公關公司有利,對行業健康發展也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