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秘而不傳的賺錢絕招(5)(1 / 3)

“250元?太貴了。這大大超出了我們的交付能力,你們怎麼能這樣要價?”“這是市場現價,我們一直按這價格出售。”“這就怪了,我們可以找到其他賣主,他們的售價比你們的便宜多了,你們應該降價。”

洽談雙方站在各自的立場上以我為準,必然形成劍拔弩張的形勢,而采取“各說各的”方式的洽談人員卻能既不喪失原則立場,又能做到靈活圓通。他們談話的方式往往是這樣的:“我們這種產品售價是250元。”“是單價嗎?”“是的。”“我們希望每個產品售價220元,不包括運費和關稅。”

在實際貿易洽談中,兩種表達方式常常導致不同的險結果。“以我為準”的方式經常使雙方在每個議題上爭論不休,而且不斷地發出警告。而“各說各的”則能夠雙方明確各自的立場,然後把精力集中在“我們應該如何飛共同解決這個問題”上。這樣,就可以防止警戒訊號的發出,靈巧圓通地保持濃鬱的“啄食氣氛”。

2.要善於運用“緩衝策略”。

在洽談交鋒過程中,我們的口才技巧上還要善於運?鴉用“緩衝策略”。

當價格問題爭執不下的時候,我們就要施展口才技巧使雙方之間交鋒形成緩衝地帶,這時可以作這樣的談話:我們雙方的立場都闡明了。如果大家同意的話,我們雙方是否找某種積極的成交式?我建議,大家不妨隨意提些建議,然後再來討論哪些是可行的,這樣好?

這時,人們往往擺脫不了原來的思路,不能馬上想起其他方麵的建議,為了保持一種合作氣氛,可以繼續作一些緩衝性的表述。

例如:“我想,也許可以通過交貨條件平衡一下價格問題。”

我們可以把支付條件作為解決雙方分歧的一個橋先把子筆賣做成然毗個做其這樣,一方可以從另一方的倡議中得到啟發,雙方共同合作,使成交的前景漸趨明朗。

3.要善於運用“尋找積極因素”的策略。

是施展口才技巧,顯得靈巧圓通,保持“啄食氣氛”向重要手段。例如,在價格和交貨等問題發生分歧的時候,千萬不要采取這樣的談話方式:“謝謝你為我們所作的陳述。但我們不得不要求你再重新考慮一下價格和交貨問題。”而最好采取這樣的回答方式:“謝謝你向我們闡明了立場。看來我們很容易在貨款、貨款條件和法律責任上取得一致。惟一出現分歧的問題是價格和交貨問題。

你也是這樣認為嗎?

在洽談口才的施展過程中,各種策略,技巧的運用是必要的,但真正維持“啄食氣氛”的核心問題是取得對方的信賴,因此種種策略與技巧,都必須服從於這二點,否則就會弄巧成拙。當然,貿易談判也需要發揮口才,幽默感、偶爾的笑聲、一些無傷大雅的玩笑、往往能使談判的緊張氣氛緩和下來。因而洽談中采取“靈活圓通法”有利於達到圓滿的協議。

15.以德為本,誠實經營

據記載,孔子在《論語·為政篇第二》中說:“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孔子的意思是說,用道德來治理國政,自己便會像北極星一般,在一定的位置上,別的星辰都環繞著它。

崇尚高尚的道德曆來是中國的美德。

在中國的古代典籍中,“道德”一詞的含義十分廣泛。“道德”這個詞最初是分開使用的。道者,路也,所由也;又與導通,引申用來表示事物變化發展的規律和規則,以及做人的道理。“德者,得也”,表示對“道”的認識,踐履後有所得。

什麼叫德?

權威字典《說文解字注》有雲:“用力徙前曰德。”可見,得“道”包含努力實踐的意思。也就是說,道具有某種客觀性,主要指外在要求;“德”偏向於主觀方麵,主要指人的內心具有的情操和境界。

據研究,“道”與“德”二字合用,成為一個概念,始於春秋戰國。

荀況《荀子·勸學》說“故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這裏的道德是指人們在社會生活中所形成的道德品質、道德境界和調整人和人之間關係的道德原則和規範。

中國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把道德修養放在首位,《論語·學而》說:“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大學》有雲:“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親民,在止於至善”。明確要求學生首先要致力於道德修養,行有餘力,然後才是學習文化;要求追求人的全麵發展,追求至善至美。

“以德為本”、“以正治國”是千古不衰的經典格言。所謂“以正治國”,就是依靠正確的道德觀念教育人民,規範社會,治理國家。沒有正確的道德觀念為主導的社會和國家必定是混亂不堪,惡善不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