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餘波未息之變臉(2 / 2)

校長展衛國的講話:“同學們,對於發生在11月26日晚上的打架鬥毆事件,現在經過校方的縝密調查,詳細取證,已經做出了初步的結論,這是一起發生在校園內的、因為口角摩擦,最終發展成為雙方大打出手的打架鬥毆惡性事件。事件的當事人已經站在了台前,就是他們三人,帶頭策劃並組織實施了這次打架行動。事情的處理結果,一會將由學生二科的於仕榮老師給大家宣讀。在這裏,我主要想說一下對於這起事件的一些感受和想法。身為學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讀書、學習,但偏偏有些同學,將心思用在了其它地方,想在學校裏充老大,橫行校園,為了一些小事,就壓不住火氣,同學間大打出手。我能理解,你們正處於青春期,可能性格上有些叛逆。可是,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這是什麼?這是不成熟,這是沒有理智的表現,隻有動物世界裏的動物才有的行為!”他講到這裏,引起了台下同學們的一陣哄笑。

“你們即將成為成年人,在幾年之後就會走向社會,如果到時候仍然是這種性格,是要吃大虧的。所以我在這裏奉勸同學們,特別是某些人,你們要戒除焦躁,壓住火氣,保持理智,多用腦子思考問題,而不是拳頭。隻有這樣,你們才能成熟,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益而無害的人……”展校長的講話長篇大論,可是不鹹不淡,根本不能觸及同學們的靈魂,大多數人隻是把他的講話,當成一個又臭又長的屁放了。

接下來,輪到那三個所謂的“策劃組織者”了,一個一個的站到台前念檢討,麵目沉痛,好像犯的是叛國投敵的漢奸罪一樣,頭低得很低,聲音如蚊子一般,在於仕榮不斷的大喝:“大點聲”中,才一次次調大了音量。

鞏小丁、霍雷、李小剛三人,就是前麵站立的三個倒黴蟲了。這三個名字,我們根本沒聽說過,應該在學校裏不是什麼出名的人物,不知怎麼的就成了這次的幕後黑手了。

聽他們磕磕巴巴的念著檢討書,好像是說事情起因是李小剛在前幾天操場上的一次踢球中,和別的班的同學起了爭執,被人家群毆了,但因為互相不認識,並不知道對方是哪個班級、叫什麼名字。李小剛因為在爭執中吃了虧,懷恨在心。鞏小丁和霍雷聽到李小剛的描述,不知怎麼就斷定是我們宿舍所在樓層的某一個班的男生幹的,於是就策劃了這起事件。

我們聽的直皺眉頭,這是哪跟哪兒啊,這理由編的太牽強了,這不是沒影的事嗎?可當事人自己都如此承認了,我們也沒辦法。如果找他們求證,他們完全可以說是誤會,認錯了人。

等到他們三人的檢討念完了,就該學生二科的於仕榮老師宣布學校的處理決定了。

按照慣例,這三個人應該會被開除。但看著這三個人雖然在檢討時一副甘心認錯的樣子,但好像又不怎麼擔心,我們心裏不由得暗暗佩服:漢子啊,替人頂缸,還如此的不怕死,都要開除了還雲淡風輕。

一般情況下,處理決定應該提前通知他們三人了,都是要被開除的人了,竟然還如此配合校方,來做這畫蛇添足的檢討,實在沒必要。

於仕榮開始宣讀對三人的處理:“經校方仔細調查,李小剛、鞏小丁、霍雷三人因一些瑣事,對同學產生怨恨,精心策劃了11.26打架鬥毆事件。事件因李小剛而起,應負主要責任,鞏小丁、霍雷參與組織實施,負次要責任。研究決定,現對三人做出以下處理,李小剛開除學籍,即刻離校;鞏小丁、霍雷記大過,留校察看一年;其它同學屬於盲目從動,且人數較多,在此給予全體警告,不再一一追究。”

結果一經宣布,台下立刻想起了嗡嗡的議論聲。特別是我們被打的兩個班級,直接有人喊了起來:“這也太輕了吧?”“太輕了!”“黑幕!”“不服,不服!”……

喊聲亂七八糟,但意思一致。確實有些沒想到,這麼大的群體事件,竟然隻開除了一人。要知道,高中並不屬於九年義務教育範疇,學校對於開除一兩個差生,絕對不會心慈手軟。

更沒想到的事情是,不光我們沒想到處理結果,更有當事人沒想到處理結果。不過我們是覺得處理的太輕,人家覺得處理的太重。

隻見李小剛先是在台上愣了一會兒神,再然後渾身顫抖,在同學們的議論聲中,突然揚起臉來,臉上掛著淚痕,歇斯底裏的喊道:“冤枉,冤枉,不能開除……”這表情比剛才讀檢討時淒慘多了,也真實多了。

於仕榮不理台下的議論,也不理台上的李小剛,大聲宣布道:“散會,各回各班!”

鞏小丁和霍雷極有默契的一左一右架起李小剛,往台下走去,完全不顧李小剛的掙紮。走到台邊,又有兩個保安走過來,默默的接了手。而且我隱約的看到保安有小動作,而李小剛的喊聲戛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