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兩天,我依然出醜,但卻沒有引起更大的關注,因為發生了更值得關注的事。
第二天,有我的擊劍項目。
一早起來,我就感覺渾身無力,頭暈惡心。心中很是納悶,自己這體質竟然也會感冒?自從那年古廟之後,被洪奶奶等人救治痊愈,我就再沒生過病。看著別的同學生病請假,有時我也羨慕,可惜這身體就是不聽話,沒法病一個給大家看看。
今天這是怎麼了?怎麼突然有了感冒的症狀呢?難道是上天可憐,不想讓我再出醜,所以給我找了個理由?可惜啊,昨天被同學們拿話擠兌住了,已經答應隻要還能站起來,就一定會參加比賽的,所以這病痛,隻能徒增痛苦了。
擊劍,本為歐洲貴族運動項目。劍是古代人們為了和野獸拚鬥所發明,後來運用到戰爭中,再後來逐漸發展成了一項運動。
擊劍運動本來起源於古希臘、羅馬和埃及等一些文明古國,沒有中國什麼事,但自從我們參加了奧運會,就非得講究個事事沾邊,不知經過哪個磚家研究的,非得把中國也算上起源國之一,大概以為這樣是給國家爭了臉吧?
其實,這群大笨蛋,我都不願罵他們。
劍這種武器最早出現於中國不假,但成為一項運動卻是在歐洲。當14世紀,歐洲出現了所謂的貴族騎士的時候,佩劍成了他們身份的象征,開始擊劍是他們為了利益而戰鬥的一種方式,比如搶奪財富啊、女人啊之類的,後來漸漸成了高貴的運動項目。
再往前推三百年,10世紀後期,擊劍在西方就已經是解決爭端的一種手段了。
但我們那時候,正是盛唐時期,連火藥都造出來了,雖然應用於軍事是宋朝,科技卻發達無比。
可以試想,當西方佐羅一手掐腰,一手執劍,為了所謂的正義而戰鬥時,我們早已經火炮轟鳴,打擊日倭了。這些磚家不知怎麼想的,非拿著落後當先進,搶了別人的尿盆,覺得占了大便宜,雖然自己家的是抽水馬桶,這不有病了嗎?
擊劍分為重劍、花劍和佩劍,我們學校裏一個也沒有。想想也是,這三種設備,即使是其中的重劍,雖然名字叫重劍,但整體重量還不過一千克,並要求純鋼打造,另外兩種要求重量更輕。
純鋼的材質,重量卻如此輕,這幾乎是一個很大的難題,這也就決定了它們本身的價格不菲。那時候一把訓練用的花劍,聽說造價在萬元以上,再加上麵罩、防具,這項投入相當巨大。
雖為體育學校,但畢竟就是一所高中,這些上檔次的設備,還是沒有的。隻不過這次有人報名,學校沒辦法,隻得硬撐場麵。
學校自有學校的辦法,發動同學們,把竹筒劈開趕造了一批“劍”,找了幾頂摩托車半盔當麵罩,身上的防護服就免了,反正竹子劍,傷不了人,護好麵部就可以了。
就這樣的條件,我依然一上去就被人打敗了,中間還踉蹌了一步,摔了個狗啃屎,沒辦法啊,誰叫我感冒了,頭重腳輕呢。
第三天的拳擊,感冒已經好了。
麵對一個比我矮半頭的小胖子,我已經做好了失敗的準備。可惜這夥計實在不爭氣,我隻不過虛晃一拳,他竟然躲避錯了方向,迎著我的拳頭來了,好像自己故意撞上來的。
因為是假打,我為了好看,這一拳還是用足了力氣的,呼呼掛風,反正也打不中,場麵好看點也好啊。
誰知這拳就稀裏糊塗打中了,小胖子直接後翻了出去,倒地再沒起來,你說冤不冤?
還好,進入下一輪之後,發現對手是葛雲飛。這下好了,平時陪他訓練,彼此之間的套路很熟悉,就像平時訓練一樣,葛雲飛三下五除二的就將我放翻在地。
我注意到裁判老師直皺眉頭,顯得很疑惑。剛才打倒小胖的那一拳,裁判兩眼放光,以為發現了好苗子,結果下一局他認為的好苗子就被人家淘汰了。
不管怎麼說,我算是完成了我的使命,接下來就沒我什麼事了。
就在我擊劍落敗的那天下午,黃偉波在跳高決賽中出現了意外。
高度不斷提升,就在黃偉波以為最多再需要兩跳,就可以使別人無法超越,而穩拿冠軍之時,意外出現了。
黃偉波完成助跑,空中一個漂亮的轉身,以背越式過杆,之後重重的砸在彈簧墊上,本來是享受那勝利落墊的感覺,可隨即傳來他一聲刺耳的慘叫,臉色霎時蒼白。
同學們跑過去,想扶起他,可他根本就站不起來,在那裏哼哼唧唧的躺著。
好半天,等他站起來,隻是用手指著彈簧墊,嘴角哆嗦著說不出話。
同學於洋一把掀起彈簧墊,墊子底下,赫然橫立著一塊磚頭!
這下全場嘩然,裁判的臉色變了,幾名助理更是目瞪口呆,手腳無措。這是典型的事故,彈簧墊下麵竟被塞進去磚頭!
那幾名助理都傻了,抬杆、拾杆、計數、鋪墊都是他們的工作,出了這樣的事,他們難逃責任,即使不說是故意的,也是大意失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