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當三等功遇上二等功(2 / 2)

葛所苦笑一下,說:“能不記得嗎?那可是特級英雄啊,‘特級英雄’這個稱號,到現在為止,咱們全軍也不過隻有黃繼光和楊根思連長兩個人獲得,這是多大的榮譽啊!”

張華榮聽了,身體一震,問道:“真的嗎?這是真的嗎?”他52年負傷回國後,不久就複原回家了,所以對於楊根思死後的一些榮譽及稱號並不十分了解。

葛長發就不一樣了,一是他入朝晚,軍隊學習楊根思的事跡他全趕上了,再就是這麼多年他一直在政府部門工作,消息比較靈通。

葛長發正色對張華榮道:“把你們連命名為楊根思連,這你肯定趕上了,但後來的事你就不知道了吧。楊連長是咱們誌願軍第一位‘特級功臣’和‘特級戰鬥英雄’,誌願軍中第一位‘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還獲得了朝鮮的金星獎章、一級國旗勳章,連彭老總都給他提過詞呢。”

聽了葛長發的話,張華榮自言自語道:“楊連長,國家對得起你了,給了你這麼多榮譽,您應該安息了!”

葛長發一笑道:“你還不知道吧,烈士早該安息了,在他們老家專門建設了楊根思烈士陵園,據說碑文是陳毅元帥親筆題詞呢。”

張華榮臉色逐漸恢複了正常,道:“太好了,記得他老家是江蘇的,等有機會我一定去看看。我們的連長,從淮海戰役時就是戰鬥英雄呢,他一直是我們的榜樣。50年11月,在第二次戰役分割圍殲鹹鏡南道美國鬼子時,楊連長拉響炸藥包衝向了幾十名敵人。”

“看您這個證章,應該是二等功?”葛所畢竟是識貨的人。

“對,我是在第五次戰役中負的傷,二等功,51年六月的事,之後養了近一年的傷,然後就回國了。”

“像您這種情況,國家當時應該有安排吧,您怎麼回了老家務農呢?”

“務農有什麼不好?我又不認識字,當不了幹部!主要是,我們一想起楊連長,他把命都給了國家,我們負點傷,怎麼能給國家要這要那的提要求呢?”

兩位老兵就這樣絮絮叨叨的聊著,連李華主任陪同公社劉書記進來,都沒有覺察。

劉書記已經調取了張華榮的資料,知道這是一位真正的革命老兵,他手裏的淮海戰役紀念章、和平鴿獎章、抗美援朝二等功等都是真實的,隻是當初負傷後,他謝絕了組織上的安排,回到了老家務農。

張華榮沒有文化,但不是傻子,以他當時的情況專業,完全可以進入縣武裝部幹個副部長,甚至進入更高一級政府任職。但他說,自己出身於農民,卻從沒種過地;自己的家在小魯莊,但不到十歲就遠離了家鄉。現在閑下來了,他的願望就是回小魯莊當好一名農民。

張華榮檔案中的記載,深深感動了劉書記,他知道,整個魯平縣像張華榮這樣的經曆的,也找不出第二個,這是全縣唯一的革命老英雄,是真正的革命者啊。

中午,劉書記要請張華榮和葛所吃飯,張華榮本來不願意,但架不住李華主任和葛所的一再挽留,劉書記更表示要自己掏腰包,葛所也表示這頓飯要自己出錢請。爭論到後來,焦點成了誰掏錢的問題,似乎張華榮留不留的問題已經不存在了。

張華榮在盛意難卻的情況下,和他們吃了一頓便飯。確實是便飯,連飯館都沒去,直接在食堂解決的,至於誰拿的飯票,張華榮還真沒看見。

吃過午飯的張華榮,在家裏睡不著午覺,急需要找一個人傾訴上午的經曆,這才溜達到果園裏,抓了我當聽眾。

至於他氣呼呼的樣子,完全是裝出來的,為的是引起我的注意,其實早在兩個老兵回憶往昔的時候,他早已不生氣了。

聽完他的講述,我很是恭維了他幾句,使得他更加的得意洋洋。我趁機提出要求,要看看他的獎章和證書。

張華榮對獎章和證書看的比生命還重要,這次要不是被葛所逼急了,是不會拿出來的。現在我提出要看看,他很是猶豫了一下,但我剛剛拍過他的馬屁,他怎麼好意思拒絕呢,隻得小心翼翼的拿出來,說:“小心,小心啊,你們小孩子手上沒輕沒重的,千萬別給我弄壞了啊!”

其實那時的獎章質量很是粗糙,銀質的算是上乘的了,還有銅質的,這麼多年過去了,早已生滿鏽跡,沒有任何光澤了。證書的紙張枯黃且脆,不敢伸手翻看。

張華榮指著那本墨綠色皮質的外文證書說:“這就是抗美援朝的立功證書了,是朝鮮政府發的,朝鮮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