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福利更是害怕媳婦黃了,立刻表示要出一份力。雖然和張耀武都姓張,但兩家早已出了五服,基本上算是沒關係了,即使有關係,在媳婦的巨大誘惑之前,那也屁都不算,於是回家做了戰前動員。
於是,就有了第二天高正魯一家打上門來的一幕。
張福和一站出來作證,明眼人基本上就明白了,這是一個局。但難就難在,這個局是心裏明白,卻無法說出來的。總不能說,清瑩和張福利關係好,這是兩家合夥欺負張耀武吧?如果這樣說,本身就有造謠的嫌疑了。人家如果也要證據,肯定是不會有人作證的。
事情就是這樣,明知道是個局,還隻能啞巴吃黃連。
張福和一口咬定,張耀武曾經親口勸誡自己,散了五弟張福利這門親事,並說清瑩和那個女孩都不是好人家的清白姑娘,雲雲。
這下,張耀武是百口莫辯,隻是一疊聲的喊著“冤枉、胡說、不是我”等字眼,但哪裏又會有人聽呢。
接下來,對於張耀武一家來說,無異於一場疾風驟雨外加七級地震的災難。
在高正魯“苦勸”不住的情況下,高振強小哥仨“一時忍耐不住”,打了張耀武。結果就是,張耀武僅存的一隻眼睛,短期內也看不清東西,需要臥床十天以上了。戰鬥中,張家門窗的玻璃、瓶瓶罐罐的破碎,自是難免。值得慶幸的是,張福和僅僅是作證,他們家沒有直接出手,參與到打擊張耀武的行動中來。
張耀武家三代單傳,到了他這一代才有了兩個兒子,但也隻不過剛剛成年而已。張耀武沒有兄弟,也就沒有人替他出氣,隻能忍下這口惡氣。
魯迅先生筆下阿Q精神,至今仍為國人心理療法之良藥。張耀武性格裏本也是軟的欺硬的怕,現在明知幹不過高正魯一家的時候,便自然生出了“兒子打老子”的心態,想著忍下這口惡氣也就算了。
可誰知,樹欲靜而風不止。世間的事,並不以阿Q的意誌為轉印,並不是他忍了,別人就會罷手。
幾個月後,張福利一家到底還是和張耀武一家幹了一架。理由就是,說張耀武對張福和指證他心懷不滿,私下裏又散布謠言,詆毀、敗壞張家弟兄五人,說他們是窮鬼,娶不上媳婦的老光棍,沒見過女人,說他們弟兄五人共用一個媳婦等等。
張耀武到底說沒說過這些話,根本無從得知,但因為嘴賤,背後散播謠言而挨打兩次,張耀武估計是我們村裏第一人了。
這次的過程很低調,隻是張家弟兄五人在傍晚悄悄找上門去,在張耀武家裏把他打了一頓,據說又要在床上休息十來天了。
農村這種糾紛很多,但一般很少報警。因為這種民事案件,警察也分不清誰對誰錯,但隻要驚動警察,都要罰款是難免的,所以弱勢的一方不願意既受了欺辱,還要繳納罰金,落個人財兩空,十分劃不來。勝利的一方更不會再去報警,也就不了了之了。
在這次糾紛之後不久,張福利就迎娶了清瑩給他介紹的新娘,那位叫青霜的姑娘。
本以為這是事情的結束,誰曾想,這隻不過是事情的開始。從此,張耀武一家開始了他們苦難的生活。
高振強和張福利兩家,時不常的去騷擾、欺辱張耀武老兩口。各種找上門去的理由真可謂是五花八門,比如麥收時因為曬麥子,張福利要打張耀武,因為張家的場院都在一起,莊稼地也在一起。經常因為張耀武家人踩了張福利的莊稼、占了張福利的場院、撿了張福利的麥穗而引起糾紛。外人不明真相,還以為張耀武故意針對、欺負張福利呢,但事實剛好相反。
高振強沒有這麼便利的條件,他既不和張耀武在一起耕田,也不在一起打麥,隻好找其它原因。
今天張耀武的狗鑽進高振強家偷吃了東西,明天張耀武家的雞把高振強曬在院子裏的棉花刨的到處都是,還拉了很多的屎。發展到後來,甚至張耀武家裏貓在高振強家裏抓了一隻耗子,也會招來欺淩。
期間張耀武的大兒子金昌也曾經回來為父親出頭,還聯合了姐夫一起,但可惜高振強和張福利兩家也聯合在了一起。金昌是氣勢洶洶而來,垂頭喪氣而歸。
日子實在是沒法過了,金波也跟著哥哥去了縣城,家裏的雞鴨狗貓統統處理掉了,除了張耀武兩口子,家裏就再沒有一個喘氣的了。莊稼也不種了,租給了別人,反正年齡漸大,加之張耀武本身就懶,不種就不種吧。
這樣按說應該沒有什麼地方再會妨礙著別人了吧,但張、高兩家可能上了癮,發展到在街上走個對臉,張耀武兩口子看他們一眼也會招來無端的辱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