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1 新聞論題 紅酒黑幕(2 / 2)

將第一遍茶水倒出後,蘭婷兒立刻將第二道開水衝進了茶壺,開水有少許溢出,她又在壺蓋上淋上了一些開水,然後馬上往那幾個小茶盅裏斟茶……

“這道茶要馬上倒出來,不能延候,如果泡久了,會出茶堿,茶就苦了,味道也就不好了。”梁戈儼如一個茶道高手。

張蕾吐吐香舌說:“天,喝杯茶還有這麼多的講究啊?我真是開眼了!”

梁戈說:“你又不喜歡喝茶,也品不出什麼茶味來,別說開眼,就算是開天窗也沒用!”

四個人都笑了……

端著小茶盅,細細品嚐著這一小口來之不易的茶水,張蕾這才切入正題,把她和梁戈準備做紅酒新聞論題的想法跟蘭婷兒說了,希望蘭婷兒能多提供一些資料。

關於紅酒方麵的知識,蘭婷兒確實知道得不少,至少在梁戈和張蕾麵前,她絕對是個專家。

蘭婷兒說,無論是國際標準還是國家標準,真正的葡萄酒都必須用100%的葡萄原汁釀造,脫離或違背了這個標準,就不是真正的葡萄酒。

“婷兒姐,我想先向你請教一下,葡萄酒是如何造假的呢?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假的葡萄酒?”張蕾開始拋出了問題。

蘭婷兒回答:“葡萄酒造假,主要是在100%的葡萄原汁上做文章,兌水,加酒精,加色素,加香精……也就是俗稱的‘三精一水’!”

“這裏麵還分幾個檔次,好一點的,水50%,葡萄原汁50%,老板掙的就是那50%的水錢。很多消費者在市麵上買那種十幾二十塊錢的所謂葡萄酒回家喝,其實,哪有那麼便宜的葡萄酒?如此便宜的所謂葡萄酒,要麼是粗製濫造的劣質貨,要麼就是不法商販用這種‘三精一水’的方法攙兌的!”

張蕾不明白了:“兌那麼多水,那還有葡萄酒味嗎!?”

“你別急,我會告訴你的!本來一瓶酒,造假者卻可以將之兌成兩瓶,甚至三瓶,四瓶!一瓶酒如果要變成兩瓶,也就是說這其中一瓶就是水,隻是中和了!那中和出來的味道肯定不對,怎麼辦呢?”

蘭婷兒極為耐心地解釋道,“酒精濃度淡了,那就要加酒精,加完酒精後,你又會說顏色淡了,沒關係,再加一種色素,叫‘紅米紅色素’,這樣顏色又到位了!這種色素不是合成色素,所以檢驗部門還就檢測不出來!當然,要使味道更接近原酒汁,還要再添加最關鍵的東西-甜味劑,也就是香精!這樣,造假的葡萄酒就勾兌好了,再進行罐裝。這樣調製出來的葡萄酒,色、香、味一般人是很難喝得出真假來的!”

梁戈問:“所謂紅酒黑幕,就體現在這個灌裝上吧?”

蘭婷兒回答:“不能那麼說!比如我們品牌的葡萄酒汁,都是從法國波爾多地區通過正當合法手續進口而來,進來的都是很大的原裝木桶,這就需要分裝到瓶子裏,這就叫罐裝!”

“本來,罐裝是進口酒汁正常的生產工序,但為什麼現在很多人一聽到罐裝就害怕呢?原因就是很多不法商販會在罐裝的過程中造假,就是我前麵所說的‘三精一水’勾兌!還有就是一些奸商為了牟取暴利,通過走私或各種非法渠道進口品質低劣的酒汁甚至利用便宜的國產酒汁,進行勾兌摻假再罐裝,貼別人著名品牌的商標,冒充中高檔或進口酒進行銷售。”

“實際上,灌裝就如同國外汽車品牌跟咱們華夏的合作,是一樣的性質。正規合法規範地灌裝,是能確保產品品質的!就因為造假者的存在,很多人現在一聽到‘灌裝’就害怕,這是錯誤的觀念,‘灌裝’並不能代表什麼‘紅酒黑幕’!我們這個品牌有兩個大係列,一個原瓶進口,一個就是國內灌裝,但我們向所有的消費者慎重承諾保證,‘索菲’的每一瓶酒,都是100%的進口優質葡萄酒原汁!”

張蕾接話說:“我也查了一些資料。我們國家的《葡萄酒釀酒技術規範》也規定,生產葡萄酒的原料必須是100%的葡萄原汁,禁止使用酒精、香精、糖精等添加劑進行勾兌!”

“那規定有用嗎?隻要有利可圖,那些造假的人還管你什麼規定!能有個不讓你吃死喝死的想法,那他就還算是有點良心了。至於吃了喝了會得什麼病,他可不管!”蘭婷兒說。

“這樣下去怎麼得了啊!......”張蕾一臉的憂鬱。

“唉......”梁戈當然隻能歎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