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1 驚愕之色 漁舟唱晚(1 / 2)

已是午後,該吃中飯了。

古川帶著莫嘯天和陳羽菲來到了豎濱最著名的“中華街”。

“中華街”位於豎濱市中區山下,是山下公園西南的一條中國菜館街。以前,這裏曾被稱為“南京街”,它是P國最大的“唐人街”,還分為十多個區域,且住戶90%以上是華夏人。

中華街源遠流長,當年大總統孫中山流亡到豎濱,中華街就曾給予了他有力的支持。中華街東西南北共有五個入口,且都豎著高大的牌樓。

西邊入口,牌樓足有十幾二十米高,紅柱綠瓦,中間書寫著“中華街”三個大字,整個樓坊閃耀著雕梁畫棟的中華傳統藝術。

莫嘯天曾看過一些資料,還知道早期的豎濱中華街有三把著名的“刀”。

“剃頭刀”所代表的理發店,因為沒有P國人管理得好,無法與之競爭,現在幾乎銷聲匿跡。

“裁剪刀”所代表的裁縫店,以前P國人很喜歡在華夏人這兒做衣服,但現在P國服裝業發展迅速,都是機器流水線,華夏人光憑雙手,怎麼能跟人家競爭呢?

最後,就剩下了一把“菜刀”了,而且在P國,真正能守得住這把“菜刀”的,也就在這豎濱中華街上!的確,P國其他地區的中華料理,現在絕大部分都是由P國人自己在經營、製作。

中華街不是人們想象中的一條街道,它是由一條主幹道和許多岔路組成的一個小區。

古川找了個地方將車停好,帶著莫嘯天和陳羽菲從中華街西邊牌樓進入。步行道上鋪著齊整的條石,三人發現,那道上的路燈很搶眼,全部是極具華夏特色的朱紅色宮燈造型。街麵上摩肩接踵的遊客實在太多,除了能不時聽到熟悉的華夏各地口音,絕大部分卻還是P國年輕的時尚男女。

大街上排列著色彩繽紛的各式飯館,古川說至少有二百多家,這些飯館基本上屬於粵、滬、魯、川四大菜係,近年來湘菜也占有了一席之地,但不管怎樣,各種華夏菜都保持著原有的風味。

古川是華夏西湖人,所以他帶著身後的一男一女走進了一家滬菜館。滬菜館菜譜多以魚類為主。

三人找了一張桌子坐下,古川把菜譜遞個陳羽菲,讓她點菜。陳羽菲未作推諉,拿著菜譜看了一會兒,她點了四個菜:

白斬雞,糟缽頭,椒鹽排骨,生煸草頭。

古川笑笑說:“小陳,你好像對滬菜挺有研究啊?”

陳羽菲沒有回答,因為林子安是金陵人,尤其偏愛滬菜。

古川又加了幾個菜,才問莫嘯天喜歡吃點什麼。

莫嘯天開口說:“我啥也不要,給我弄點辣椒,越辣越好!”

菜未上齊,一個三十多歲,體型高挑偏瘦,未施粉黛,相貌清秀,文文靜靜的女子走了過來,一看見莫嘯天,她愣怔了片刻,臉上有驚愕之色......

古川拖過來一張椅子,讓那女子坐下才介紹說:“這是我妹妹古麗,在豎濱一家華夏公司P國分公司工作......”

“你們好!”古麗伸出手來,臉上淡淡的笑意。

等陳羽菲跟古麗握完手,莫嘯天才接住了古麗的手掌,嘴上說:“您好,麗姐您上午去過子安大哥的墓地,是吧?”

莫嘯天一看到古麗見到自己的神情,心裏就明白了怎麼一回事。

古麗一怔,然後很誠實地點了點頭。

古川意味深長地看了莫嘯天一眼,可能是想岔開話題,他說:“來來,吃飯,我肚子早餓了,沒吃早飯呢!”

有一種莫名其妙的感覺在陳羽菲心裏頭滋生,不得不說,她是一個很敏感的女人......

吃過了中飯,古川還有要事在身,交代了古麗幾句,他開車要先回京都。莫嘯天跟著古川走到車邊,從車上拿下來自己和陳羽菲的兩個不大的行李包。

一號首長後天訪問豎濱,也就是說,莫嘯天和陳羽菲有兩天的時間在豎濱逗留......

“菲姐,小莫,我帶你們先去逛逛關帝廟吧,就在這附近。”走出滬菜館,古麗說。

陳羽菲雖然對古麗的印象很好,但她總覺得麵前這個女子似乎跟林子安有著某種特殊的關聯。而莫嘯天心裏對此更是十分肯定。

豎濱中華街關帝廟名聞遐邇。

走進關帝廟,廟裏人丁興旺,香火繚繞。關帝廟正殿高近二十米,廟宇隨處可見漢白玉欄杆、參道、石級,琉璃瓦熠熠生輝。高欉的屋頂飛簷上,有栩栩如生的彩色飛龍和精致的群雕塑像,給莫嘯天和陳羽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莫嘯天還注意到,在關帝廟旁邊,有一扇大鐵門,上麵還有孫中山的題字:豎濱中華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