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20幾歲,男人要有求人辦事的心態(4)(2 / 3)

你以為閑著沒事會很輕鬆嗎?其實,這是相當累人的一種折磨。不論他們每天多麼努力地決定重新開始;也不管他們用多少方法來逃避責任;該做的事,還是得做,壓力不會無故消失。事實上,隨著完成期限的迫近,壓力反而與日俱增。

奇怪的是,這些經常喊累的拖延者,卻可以在健身房、酒吧或購物中心流連數個小時,而毫無倦意。但是,看看他們上班的模樣!你是否常聽他們說:“天啊,真希望明天不用上班!”帶著這樣的念頭去健身房、酒吧、購物中心之後,隻會讓工作壓力越來越大。

要克服因拖延所帶來的疲累感,不妨試著從工作中尋找努力的意義,或是尋求某個你信服的價值觀或做事方法,如果必要的話,想想工作完成後的成就感。如果你缺乏目標,你的工作不是讓你精疲力竭,就是讓你覺得無聊透頂。

求人辦事情感法:一句人情話比大道理更有說服力

多年以前,某廠某車間接到了國庫券認購任務以後,幾百名工人認購了一定的數額,就剩下幾個“老頑固”了。這幾個擁有30多年工齡的老工人,不管主任說破了嘴皮,都不肯認購:“廠裏不是說要自願嗎?”

前後已經開過三次動員會了,卻毫無結果。下班以後,主任把這幾名老工人送到了車間門口,小聲說:“我隻說最後一句話:現在我真的很為難,請各位幫個忙。”

剛剛態度還十分強硬的老工人聽了主任的話,紛紛表態:“我們不會叫你為難。”說完,紛紛回去簽名認購。

就這樣,車間的國庫券認購任務完成了。

一句充滿著人情味的話,竟比一堆大道理更加具有說服力。作為老工人,盡管文化素質低,可是重情義。現在,主任不講大道理了,而是求他們幫忙。他們想:領導看得起咱,不能不給點麵子,於是心裏的氣就順了。就像平時幹活使用的工具一樣,幹什麼工作就要選用什麼樣的工具。你想擰一顆螺絲,用木棒絕對不行,用鎬頭更不行,要用扳手或者鉗子把它擰下來。辦事也是一樣,辦什麼樣的事情應該用什麼樣的方法,方法不對,你操作起來就會感到別扭,事倍功半不說,而且很多本來能辦成的事卻砸了鍋。因此,辦任何事情都存在著一個手段的問題。不研究這些辦事的技巧、手段,往往永遠都得不到辦事的要領。以下這些辦事方法值得人們仔細研究,因為這些方法是被人們證明過的屢試不爽的經驗。

運用情感法求人辦事的時候應該學會下列幾點:

1.態度真誠

辦事時態度要真誠就像魚離不開水一樣,沒有真誠,辦事也不過是動了嘴皮子,連聲音都會隨風飄散,更別談什麼實際意義了。

所以,辦事時態度首先要真誠。

2.哭出感情

人人都有惻隱之心,當求人幫忙的時候隻要打動了這種惻隱之心,就能夠贏得別人的幫助。而眼淚就是這種打動別人惻隱之心的好方法。宋太宗年間,曹翰因罪被發配到汝州。曹翰苦想返京之計。一日,宮裏來了一個使者到汝州辦事,曹翰怎肯放過這一大好時機。他想辦法拜見到使者,流著淚對使者說:“我的罪孽深重,就是死都贖不清,不知如何才能報答皇上的恩德,隻好在這裏認真思過,將來有機會誓死報效朝廷。可是我在這裏,家裏人太多,缺衣少食無以為生,我這裏隻剩幾件衣服了,請你幫忙抵押一萬文錢,讓我換些糧食,好讓家裏老小先吃頓飽飯。”

說到傷心處,曹翰淚流滿麵。

使者回到宮裏如實向宋太宗稟報。宋太宗拿過包袱一看,裏邊原來是一幅畫,題目是《下江南圖》,畫的是早年曹翰奉宋太祖的旨意,擔任先鋒攻打南唐時的情景。

宋太宗看到這張圖想起了曹翰當年的功勳,心裏很難受,憐憫之情從此而生,於是把曹翰召進宮城。曹翰的打動人心的辦法管用了。三國時代,蜀主劉備更是精於此道的高手,事實上,劉備之所以能夠做皇帝和他善哭、愛哭有很大關係。俗話說得好:“劉備的江山是哭出來的。”看來,“哭”的確是一門高深莫測的學問,是某些高人手中的“秘密武器”。李宗吾在《厚黑學》中認為劉備的特長就是“臉皮厚,依曹操,依呂布,依劉表,依孫權,依袁紹,東竄西走,寄人籬下,恬不知恥,而且生平善哭”。在《三國演義》裏,劉備碰到無法解決的事情,隻要對人大哭一場,馬上轉敗為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