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機革命
第一個利用蒸汽力的人
最早發現蒸汽的力量,並且利用這股力量製作出了第一台利用蒸汽力的器具的發明人,人們一致認為,要上推到公元60年前後的古希臘工程師希羅。
希羅是一位工程師,他對機械學有許多卓越的認識和傑出的創造,使現代科學家都感到歎服。
希羅最著名的發明是用蒸汽推動的空心球。空心球是用銅做的,上麵連著兩個空心的、方向相反的彎管,把這個空心球卡在連通著蒸汽的管道上,當球下麵的器皿裏的水燒沸騰起來的時候,蒸汽進入那個空心球,然後從裝在空心球上的兩根彎管的管口噴了出來,因為兩個管口的方向相反,兩股相反的力形成一股扭力,這股扭力就會推動著空心球不停地迅速轉動。
這是人類最早發明的將蒸汽力轉變為一種運動的方法,用人們的現代科技名詞來表述,它可以稱得上是早期的蒸汽機。
希羅還曾經利用這種蒸汽能推動物體轉動的原理,製造了一種能轉動的女神,當人們點燃殿前的蠟燭時,人們就放出蒸汽,推動著女神圍繞著她的神座轉動一圈。同樣的道理,也可以在信徒們要想進入神殿的時候,隻要提供一些供品,躲在暗處的僧侶就會開啟蒸汽的通路,神殿的大門也會轉動著打開,仿佛有一種看不見的神奇力量在開啟大門似的。
當然,在希羅的那個時代,他發明的蒸汽空心球,不過是當作娛樂的一種玩具,而那種用蒸汽去推動女神轉動或神殿大門開啟的創造,隻不過供給僧侶們用來騙取虔誠的信徒們的供奉罷了。在奴隸時代的那個社會,有誰會去想到利用這種非動物界蘊藏的力量去做工,用來代替奴隸們進行的繁重而痛苦體力勞動呢!
幸喜希羅對自己的發明和研究,寫了幾本著作,其中一本名叫《壓縮空氣的理論和應用》,在這本書裏,希羅描述了虹吸、蒸汽裝置、硬幣操縱的機器,一種救火器和一種水琴。使人們看到了希羅的才智。
根據希羅在書中的描述,人們畫出了利用蒸汽推動神殿大門的示意圖:在祭壇的A上點著火,使祭壇內部的空氣壓力增加,擠壓著空心球B裏貯藏的水通過水管流入水桶C,當水桶的重量漸漸增加而向下沉墜時,就會拉動盤繞在殿門旋轉軸D上的繩子,繩子被拉動時帶著旋轉軸回轉,殿門於是緩緩打開。
當祭壇的火熄滅以後,空氣的壓力恢複正常,安裝在旋轉軸下方的配重E就會下墜,同時拉動著以相反方向繞著的繩,使旋轉軸朝著相反的方向轉動,殿門又徐徐關閉。
這一切,聯係得是多麼巧妙,又是多麼的隱蔽,前來敬奉神明的虔誠信徒,怎會想到它是由在祭壇上點著的火來操縱的呢?!
至於希羅發明的那種會轉動的空心球,也並不是一點用處也沒有。這也是一個很巧妙的設計,而且它並不一定要靠蒸汽來推動,隻要受到內部流體力量的衝擊,就能轉動。現在已經根據這種原理製造出一種可以旋轉噴水的噴灌器,而用於驅使噴灌器的噴頭轉動的那股動力,已不是蒸汽的力,而是有壓力的水流。當你走到公園的草坪上,看見噴灌器的噴頭在旋轉著繞著圓圈噴水的時候,不妨留住腳步仔細地觀察一下它的結構,想一想它的基本原理竟是在大約2000年前,一位名叫希羅的古希臘學者發明的,那個時代還遠遠沒有建立物理學的理論體係哩!
至於要想具體問一問希羅究竟是哪個世紀的學者,我們不能回答得那麼準確,因為曆史並沒有準確的記錄,人們隻是根據他在一本著作中曾經記載了一次月蝕,而這次月蝕在公元62年時在希羅生活的亞曆山大城可以觀察到,人們由此推斷,希羅大概是公元20年左右出生的。
薩弗裏蒸汽車
曆史進入了18世紀,在英國,由於煉鋼的需要,英國的森林幾乎都要被砍伐光了,但是企業家們對燃料的需要仍舊十分迫切,這時人們發現,幸虧英國的地底下蘊藏著豐富的煤,一時之間,礦業主們紛紛投入資金和設備去大力開采地下的煤礦。
煤礦的開掘越挖越深,從礦井裏滲透出來的地下水使礦主們傷透了腦筋。因為為了將礦井裏的地下水排除出去,不得不動用馬拉動轆轤或者戽鬥去把地下深處的水提上來,有的礦井要用500匹馬來幹這種活,想想看,這要耗費多大的費用。精明的礦主一合算,覺得自己開采煤礦所得的那點贏利,付出高昂的排水費用以後,剩下來的就不多了。
在這樣的背景下,社會迫切需要找到一種能代替馬力去排水的其他辦法,這時,當然就會有人開動腦筋去尋求。
17世紀的德國物理學家葛利克,於1650年化了兩萬美元製造了第一台抽氣機,在當眾進行表演的時候,他曾說,隻要能夠製造出真空的裝置,大氣壓力就會創造出奇跡來。但是用手工氣壓泵來製造真空的裝置,既費力,也太費時了。
有沒有比較簡便而又省力的方法製造真空呢?這個問題一直縈繞在一位名叫薩弗裏的工程師的腦際。
薩弗裏是英國皇家工程師隊的大尉軍官,1650年出生於康沃爾,那裏是出產銅礦的地方。薩弗裏在那裏親眼目睹了礦工們在開采銅礦時遇到的困難:當礦井掘到一定深度的時候,地下水就會不斷地滲透出來,湧滿了整個坑道,礦工雙腿都沒在冷水中操作。為了排出坑道的積水,當時隻有采用根據葛裏克提出的真空提水的水泵用手壓泵造成真空的辦法提水。
然而,采用這種方法提水,並不能一次就達到將水提到所需要的高度,而需要在幾個高度安裝幾台水泵,接力提水,可以想象得到,要想在狹窄、黑暗的坑道裏安裝幾台水泵,它的難度肯定很大,費用也是很可觀的。
於是薩弗裏想到,手壓水泵為的是要造成能使大氣將地下水擠壓上來的真空,而充滿蒸汽的容器在冷凝以後,不是同樣可以得到真空嗎?這樣不就同樣可以達到利用大氣的壓力將近地下水擠壓到形成真空的管道裏去了嗎?
他設計發明了一種利用蒸汽的抽水機。這台蒸汽機的工作原理,簡單地說,是這樣的:鍋爐B裏的水燒開以後,蒸汽從上麵的管道送出,通過汽桶T,蒸汽擠壓著汽桶裏的水從通向上方的P'管中排出,待汽桶T裏的水排空,蒸汽又冷凝以後,汽桶T變成真空狀態,大氣壓力就會擠壓著地下水從通向下方的P管中湧上來,將汽桶T灌滿。在這種循環的過程中,從鍋爐B到汽桶T,連通的管道有一閥門,可以啟開通入蒸汽,也可以關閉不讓蒸汽進入。而與汽桶T相通的P管和P'管,則都有一個單向閥門,隻能讓水流進和流出。
薩弗裏發明的這種機器,原理和構造都比較簡單,但卻同時利用了兩種力量:利用蒸汽的張力把水送出去,利用大氣的壓力將水從地下提上來。
當然,薩弗裏真正投入生產的蒸汽機比這個原理圖要複雜得多。
薩弗裏將自己發明的機器模型,於1698年夏天在漢普頓宮呈獻給威廉三世。他將自己發明的這種機器稱為“礦工之友”(實際上,將它翻譯為“礦業主之友”會更合適些,因為受益的實際上是礦業的主人即企業家們)。
薩弗裏在他的專利申請書中,用帶有濃厚的宣傳色彩的語言介紹自己的發明及動機,他寫道:
致英格蘭礦業界諸位企業家先生:
我很能體會,諸位中有很多位仍把我所發明的,用火的推進力來提升地下水的方法看成是一種無用的設計,而且認為這樣的發動機完全不能在地下使用,也不能用來提升和排除你們礦井中的積水,也就不配受到你們的任何鼓勵。這種看法絕不符合我進行這一發明的意圖,也不符合我的抱負。我不希望自己背著一個投機創辦人的壞名聲,所以特此呈獻我的機器草圖一份,列舉出它的種種用途,以便你們可以考慮決定它到底是否值得費你們一些事來利用它……
對於排除礦井和煤坑中的積水,隻要采用這種發動機,它就可充分表現出自己是能夠提升水的,不但簡便易行而且節省費用。我不懷疑,幾年之內,它將使礦業的生產,達到今天效率的兩倍,如果達不到三倍的話,從而礦業的生產成為我們王國中不可低估的一部分財源。再說,當前我們王國大量出口的鉛、錫和煤,是在花費了大量的排水開支和礦工們忍受了一言難盡的排水痛苦和困難的情況下才取得的,那麼,隻要一旦采用了這種在各個方麵都適於礦井需要的發動機,開支大大節省,效率大大提高,礦業的出口量豈不將大大提高嗎?
薩弗裏是很擅於進行宣傳鼓動的,他認為,自己的這項發明可以有多種用途:用來抽幹沼地,排出礦井中的積水,供給城市和人們的用水、撲滅火災、推動磨輪等等。加上他為自己發明的蒸汽機的名字起到很能引起礦業主和礦工們的好感,他對自己專利的申請又寫得是那麼入情入理,富有誘惑力,於是首先被礦業主在礦井上使用。首先是應用在康沃爾郡的一個銅礦裏,後來又被用在斯塔德耶郡的一個煤礦裏。
使人感到失望的是,薩弗裏的“礦工之友”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並沒有達到他所表白的那樣高的效率。它並不能將水升到礦井中所需要的高度,又因為它沒有安全閥的裝置,而如果將蒸汽的壓力再加大一些,又很容易造成鍋爐團承受不住這麼大的壓力而發生爆炸。可在當時的條件下,人們又還沒有找到具有足夠耐壓力的材料和高超的技術來製造出耐壓的鍋爐,又缺少測量顯示出鍋爐內壓力的裝置,可以及時預防,保證安全。再者它的鍋爐受熱麵積太小,在冷凝過程中造成的燃料浪費十分嚴重,如果用它來給城市居民供水,費用又太昂費,所以,“礦工之友”蒸汽機隻用在有的花園式私人住宅中進行裝飾性噴水,因為這不需要很大的功率,提升的高度也不大,效果還可以。
不過,薩弗裏也有屬於他自己的創新——他在蒸汽鍋爐上安裝了量水旋塞,可以用它觀察到鍋爐中的水位。
那麼,薩弗裏在蒸汽機的這段科技史中有什麼意義呢?
英國科技史家貝爾納認為:“薩弗裏的發動機工作起來有不少實際缺點,但它主要的價值乃在於表明用蒸汽動力提水這個問題是能夠付諸實踐的。”
因為,不管怎樣,當時薩弗裏的蒸汽機確實被有的礦業主所采用,是首先將蒸汽機實際應用於生產並走向社會的發明。而且,從薩弗裏的申請中我們可以看到,薩弗裏當時已經預見到應用蒸汽機的重要性和可能性;而且認識到采用這種動力去幹繁重而又連續不斷的工作,對於抽幹礦井中不斷湧出的地下水來說,具有多麼大的優越性,這都是一種很了不起的思想。
紐科門蒸汽機
由於薩弗裏的蒸汽機具有不少缺點,例如它動作緩慢,抽提水的高度和數量有限,還需要人在那裏不斷地定時啟閉閥門;而且既沒有壓力計來測量鍋爐裏的壓力,又沒有調節裝置例如減壓閥之類來減少壓力,因而存在著實際的爆炸危險性,所以它的推廣有限,這種狀態勢必激勵著其他的人來對蒸汽機進行創新、改良。成果之一,就是導致了紐科門蒸汽機的出現。
紐科門出生於1663年,是一位小五金商和鐵匠,一般都認為他沒有受過專門的教育。根據曾以對蒸汽機有過研究的羅比森的記載,說紐科門在發明研製他的蒸汽機的過程中,在1702年前後,他曾經和當時英國的物理學家胡克通信,討論是否可以根據帕潘提出的蒸汽冷凝以後可以形成真空的理論,利用它與大氣壓力的壓力差這個特性,將它作為一種獲得動力的手段。據說胡克曾經回信告訴紐科門說:“如果你能在你的第二汽缸中造成快速真空,那你就大功告成了。”
但據考證認為,除了羅比森曾經有過這樣一段記載以外,在其他人的著作中都沒能再找到關於胡克曾經對紐科門的發明進行過討論的根據,也就是說,在當時的英國史學界,一般不大願意承認或相信作為鐵匠出身的紐科門,他的發明與曾經作為大科學家的胡克之間,有過什麼交往。
盡管如此,紐科門還是和他的朋友卡爾合作,於1705年或1706年發明了他自己的蒸汽機。卡爾也隻不過是一名小製造商和裝配玻璃的工人,但也有人認為他是一個小農場主。總之,他也是當時在社會上不受重視的未曾受過正規教育的手藝人。
紐科門設計的蒸汽機比薩弗裏的更簡單,從原理上看,是這樣的鍋爐B與汽缸C相通連,汽缸上麵有一個活塞P在動作,活塞P是杠杆D的一端,當汽缸裏的蒸汽膨脹時,推動活塞P上升,使杠杆D的另一端 R下降,R下麵連接有重量的平衡錘N,N擠壓著水泵上的活塞P'下降;當汽缸裏的蒸汽冷凝成為真空時,大氣壓力就會推動活塞P下降,它就帶動著杠杆D的R將平衡錘N提起,使地下水被大氣壓力擠壓著,衝開活塞P' 湧入水泵。這樣,隻要連接著鍋爐的汽缸不斷充汽、冷凝,它的活塞P就會不斷地上下往複,成為有節律的運動,抽水機也就連續不斷地工作了。
紐科門蒸汽機發明之初,確也表現出是一種製作工藝相當粗糙而且簡陋的機型,由於不具備對機器零部件進行精密加工的設備,活塞與汽缸彼此間本應要求它是緊密吻合的,但達不到這種要求,相互間留著相當大的空隙,工作時隻有靠水覆蓋著才能達到密閉的要求;而用冷水澆灌汽缸使裏麵的蒸汽冷凝,由於冷卻的溫度不夠,也未能獲得理想的、完全的真空;特別惱人的是,安裝在汽缸與鍋爐通道上的那個龍頭,每隔七八分鍾就需人去開關一次,十分繁瑣,等等,都是不可否認的缺陷。
再就發明的原理看,薩弗裏是同時利用了蒸汽的張力和大氣的壓力,而紐科門沒有利用蒸汽的張力,隻是利用蒸汽經過冷凝而使氣缸產生真空這一特點。所以有人認為,嚴格地說,紐科門設計的蒸汽機,取名為氣壓機會更貼切些。
由於這樣一些不足之處,加上紐科門和卡爾兩人都出身寒微,所以科學家對他們的發明並沒有給以高的評價,但這並不影響他們取得了事實上的成功。從1711年起,紐科門已經建立了自己的生產蒸汽機的公司,公司的名字叫“用火使水升高的發明權所有人公司”。由於紐科門蒸汽機隻是利用低壓鍋爐的汽缸在冷凝時所形成的真空(低壓),而沒有利用蒸汽的張力,所以不需要像薩弗裏的蒸汽機那樣,將機器建在礦井下,也不需要很多的照管,已經具有較大優越性;再說,沒有利用蒸汽的張力,這點雖可認為是一不足之處,但在當時的條件下,它卻不必擔心由於蒸汽壓力而使鍋爐爆炸的危險,又具有可以確保安全生產的另一大優點。
這幾點優點綜合起來,使紐科門蒸汽機很快在礦業界被推廣,不但在英國被采用,在歐洲大陸的其他國家也有采用的。因為一台紐科門蒸汽機所抽的水,等於50匹馬所做的工作,蒸汽機不需要像馬那樣喂飼料、照管,所以費用隻需用馬抽水的六分之一。後來,紐科門蒸汽機不但成為礦業主的寵物,而且在運河邊也用它給蓄水池和水閘供水,在城市用它供給飲用水。
紐科門的蒸汽機一直被使用了半個多世紀,大約有數百個左右的英國礦井采用了這種抽水機。紐科門雖然沒能在科學原理上有什麼貢獻,但是他利用幾條簡單的原理,利用原始的工具,憑著他的技能和才智,製造出了一種機器設備,它能成功地代替人力或畜力去完成繁重的工作,這種工作是以往采用過的各種動力都無法完成的,這恰恰是手藝人(工匠)的靈巧的手所作出的傑出的創造,是僅僅在理論上有一套而缺乏動手能力進行實踐的科學家所不及的。
盡管紐科門蒸汽機還存在著這樣那樣的缺點或不足之處,但它畢竟是蒸汽機發展過程中一個重要的轉折點。正是由於紐科門蒸汽機的出現,蒸汽機才真正在社會工業生產中展現出它那巨大的推動力量。
至於說到蒸汽機在理論上和實踐上都取得重大突破,這個問題,要等到將近半個世紀以後,由瓦特對它進行深入地研究,並和當時的物理學家進行探討以後,才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瓦特蒸汽機的創造
紐科門蒸汽機一直在社會上使用了半個世紀,而且製造了數百台投入生產,但是,總的結構卻始終沒有發生什麼變化,它的發明人和經紀人紐科門,也沒再對它有進一步的改革創新,這倒真有點如有的科技史家所分析的那樣,是因為科學和科學家沒有進入這一領域加以探討的緣故。
曆史進入18世紀中葉,將科學和科學家帶入蒸汽機領域的,就是後來被大家所公認的蒸汽機發明家瓦特。
需要正式加以澄清的是,瓦特發明蒸汽機決不像傳說中說的看見壺蓋被蒸汽衝動而產生發明靈感那麼簡單。
而且我們已經從前麵的故事中看到,瓦特蒸汽機決不是屬於他獨自一人的發明。
現在我們就要講到瓦特和蒸汽機發生接觸的正題。
瓦特在格拉斯哥大學正式掛起了修理儀器的招牌以後,陸續送來修理的教學儀器和摸型不少。有一天,瓦特接到一台蒸汽機模型請他修理,它就是紐科門蒸汽機模型。這可真叫瓦特喜出望外。
這是因為,瓦特進入格拉斯哥大學以後,結識了不少學者,接觸了不少科學的儀器,他的知識領域大大豐富,他的眼界也大大開拓了。特別是他在進入格拉斯哥大學以前就結識了年輕的大學朋友羅比森——他現在已讀碩士學位了——給了他不少幫助。
羅比森和瓦特談起過蒸汽機,談到人們已經實現了用蒸汽力代替人力、畜力作工的願望,也談到蒸汽力的應用將有遠大的前景。羅比森認為,蒸汽機不僅隻用來提水,還可以把安裝在工廠中帶動織布機,甚至也許應該將它裝在車子上讓它推動車輪轉動。
這一切都使深愛儀器和模型的瓦特產生了強烈的興趣,他從羅比森那兒借到了不少關於蒸汽機的圖紙和資料進行琢磨。這種探討從1759年起就開始了。可惜他一直沒能真正看到紐科門蒸汽機——看到它的結構以及它是如何工作的。
1763年,瓦特終於得到了這個機會:格拉斯哥大學有一台教學用的紐科門蒸汽機壞了,雖然曾經把送到倫敦去找名匠修理過,可取回來後不久又不運轉了,於是送給瓦特修理。
這下子瓦特可高興了。他終於見到了真實的蒸汽機,而且可以將它拆開來仔細看個究竟,再裝配起來看它怎樣工作。
在修理的實踐過程中,瓦特發現紐科門蒸汽機並不像他渴望和仰慕已久的蒸汽機那樣完美,而存著不少明顯的缺點。
比如說,紐科門蒸汽機並不符合蒸汽機這個名稱,因為它並沒有利用蒸汽的張力,就像薩弗裏蒸汽機那樣;它僅隻利用了氣壓的壓差,嚴格地說,還不如叫氣壓機更名實相符些。瓦特認為,如果已經燒出了那麼多的蒸汽而讓張力白白散失,僅僅隻利用了它的氣壓差,這未免太“大材小用”,也未免太浪費了,因為蒸汽本身的力量幾乎是無可限量的呀!
又比如,瓦特發現,紐科門蒸汽機也太費燃料了。他對這種蒸汽機產生的蒸汽之大和工作汽缸之小的不成比例,感到驚奇,根據自己已經懂得的知識,進行了大量的試驗和計算,發現用煤燒出的蒸汽,僅僅隻有四分之一用在作功上,而那四分之三卻白白浪費了。造成這種浪費的症結在什麼地方呢?
瓦特向羅比森提出了自己的問題,羅比森帶瓦特去請教了格拉斯哥大學的布萊克教授。布萊克是化學教授,但卻對熱的研究很感興趣。
布萊克教授在當時最著名的發現是“潛熱”理論,而對瓦特思想難題最大的理論啟發,也正是來自潛熱理論。
布萊克教授的“潛熱理論”指出:當物質從一種狀態轉到另一種狀態的過程中,需要吸收或放出熱量。比如說,當100℃水轉變為100℃的蒸汽,雖然同是100℃的溫度,但100℃ 的火必需再吸收足夠的熱量才能轉變為100℃的蒸汽,而當100℃的蒸汽重新冷凝為100℃的水時,又需要將在汽化時所吸收的熱重新釋放出去,為了使蒸汽放熱就需要在汽缸外麵澆潑很多的冷水。
水變成蒸汽所需吸收的熱和蒸汽冷凝所需釋放的熱,都被稱做“潛熱”。
布萊克和瓦特討論了紐科門蒸汽機費燃料多而作功少的問題,認為用潛熱的理論可以找出根本的原因。
瓦特很同意布萊克的見解,他從布萊克那兒出來,自己設計了一個較小的實驗裝置來檢測,不久他去告訴布萊克,說他通過實驗測量到,將開水變成水蒸汽所需的熱為825(熱度),這個實驗結果和布萊克教授測出來的開水變成水蒸汽所需的熱為810(熱度)十分接近。
瓦特從布萊克的“潛熱”理論中獲得了啟發:紐科門蒸汽機的要害就在那蒸汽缸上麵。它的汽缸既容納從鍋爐裏噴出來的蒸汽,然而,當蒸汽注滿以後,又要立即噴上冷水,使蒸汽冷凝才能產生真空利用氣壓的壓差去推動杠杆。這樣,汽缸一會兒需要加熱到充滿蒸汽的程度,一會兒又要澆涼到使蒸汽完全冷凝的程度,更何況將澆開的水加熱成水蒸汽,還需要相當多的“潛熱”,那當然得多燒很多的煤啦!再說,這樣用冷水去澆汽缸而使蒸汽冷凝的方法,所得到的冷凝效果也是不充分的,原來那沒有產生做功作用而白白燒掉的四分之三的煤,都消耗在既作為汽缸,又完成冷凝功能,一物兩用的汽缸兼冷凝器上麵啦!
科學和科學家一旦進入蒸汽機的領域,果然使瓦特的認識得到了飛躍的突破:他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原來是潛熱消耗太多的矛盾,他需要的是循著這個思路,去找到解決這一矛盾的具體方法。
有什麼辦法能解決這個矛盾呢?這個問題日夜縈繞在瓦特的腦際。1763的5月的一個星期天的早晨,瓦特在格拉斯哥大學的草坪上散步,他突然冒出來了一個極為簡單明了的想法——將汽缸裏的蒸汽送到另外一個容器裏去單獨冷凝,不是同樣可以達到既獲得了可以做功的真空,又保持著汽缸裏的溫度不致下降,以致需要反複加煤使它不斷增溫嗎?這樣不就可以大大提高熱的利用效率,節省大量燃料的消耗了嗎?
瓦特的這一發明思維的產生,用他自己的話來表述就是:
為了避免任何無益的冷凝,蒸汽對活塞發生作用的那個汽缸,必保持著經常和蒸汽本身一樣熱……。為了獲得必要的空隙,冷凝必須發生在一個單獨的容器裏,這裏的溫度按照需要降到足夠低的程度,而汽缸的溫度卻不受到影響……
這就是瓦特最早提出單設一個冷凝器,使它與汽缸分離的方案,也是他傑出的發明,甚至認為是一項劃時代的發明,至於產生這一發明思維的過程,後來瓦特自己回憶說:
在一個晴朗的禮拜日的下午,我出去散步。從察羅托街盡頭的城門來到一塊草地,走過舊洗衣店。那時我正在考慮蒸汽機事情。然後來到了牧人的茅舍。這時我突然想到——因為蒸汽是具有彈性的物質,所以能夠衝進真空中。如果把汽缸和排汽容器相連接的話,那麼蒸汽猛然衝入容器裏,就可以在不使汽缸冷卻的情況下,僅讓蒸汽在那個容器中冷凝了吧!……當這些在我的頭腦中考慮到成熟的時候,我還沒有走到高爾夫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