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朕不想讓子孫遺禍無窮,真就是拚了這條性命,也要將幽雲十六州收複回來。”李曄點了點頭道。
“陛下,契丹雖然強大,但是一時並沒有南下之意,陛下何不等我們恢複元氣,兵精糧足之時再做北伐打算。”
李曄哼了一聲,一甩龍袍:“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鼾睡!”
這下眾臣都沒了聲響,一直沒有吭聲的另一位宰相崔胤道,“陛下所想甚好,徐溫若是受傷嚴重不能上陣,單憑尚讓之流,絕非朱溫和耶律德光的對手,是應該派兵支援。至於占領鎮滄二州,以老臣看來,當見機行事,若是朱溫折損兵馬甚多,則可率大軍乘勝追擊,若是朱溫隻是敗退而去,則不可冒然追擊。”崔胤點點道。
“不錯,崔卿家的乃是老成謀國,占領梁國當見機行事。蔣樞密,在短時間內,不影響各地駐守的情況下,能調集多少兵力?”李曄點頭問道。
“在不影響各地的情況下,可調集五萬兵力,洛陽有精兵三萬餘人,可隨時調集兩萬人出戰,至於各地的守軍則需遲上一兩日就能趕來。”蔣玄暉回答道。
“魏州城中有神策軍五萬人,宋州,陳州,岐州的藩鎮大軍還剩下兩萬,還有荊南兵三萬,也算得上可堪一戰之師了,朕再撥五萬大軍前往魏州城,憑借著關隘的險峻,即便朱溫再多一倍的兵馬,短時間內也難以攻破。”李曄深思了一下,道,“蔣樞密,事不宜遲,稍後你就著手準備此事。”
“好了,現在咱們就議一議誰來做這第二次北伐的統帥吧!”李曄欣然笑道,卻見禦書房內瞬間安靜了下來,群臣要麼垂頭不語,要麼看房梁,要麼數手指頭,就是沒一人上前請命,“混賬,泱泱大唐,竟然沒有一個可用之才,難道朝中無人了嗎?”
樞密使蔣玄暉緩緩上前道:“陛下,微臣保舉一人可擔大任。”
李曄麵上頓時大喜:“是何人,卿家道來。”
“回陛下的話,微臣不敢。”
“,朕恕你無罪。”
“陛下,微臣保舉趙王段明玉,陛下,自段王爺領兵以來,在宋州,在汴州,在江淮,在長安,在洛陽,在河東,行的無一不是為國為民的大事啊,段王爺兢兢業業,微臣鬥膽,請陛下重新起用段王爺,如此則大事可成。”蔣玄暉一提語調,慷慨陳詞之後,撇了一眼李曄,李曄並沒有勃然大怒,也沒有麵色不快,隻是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反反複複的猶豫不決的模樣。
“卿家乃忠言,是朕對不起明玉啊……”李曄緩緩長歎一聲,作為一個帝王,能夠出這些話來,實在是讓人誠惶誠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