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曄這般作為,登時打消了許多老臣的擔憂。如果加封的那些節度使、平章事、甚至王爺都算是虛銜,隻是增加了俸祿和待遇,並沒有什麼實權,可是皇弟李賀擔任長安府尹,中書令卻是實打實的權力,先皇在有靈,可以安息了。
李曄將眾臣的反應看在眼裏,心中不禁生起一絲暖意,這時,皇弟李賀已上前謝恩,他無暇多想,忙上前扶住皇弟,好言安撫一番,起亡兄時,兩兄弟倆執手相望,熱淚縱橫,好一副兄友弟恭的感人場麵,文武百官見了,有人思念起先帝來,也不禁隨之暗暗飲泣。
隨後,皇後便領著一雙子女上前謝恩。
在李曄麵前,一些年幼的公主忍不住自己的悲慟之情,則跟在姐姐們後麵,低著頭,淚水在眼眶裏盈盈打轉兒。
“陛下,臣妾率一子三女,叩謝皇恩……”
“嫂嫂快快請起。”
李曄趕緊扶起她,動情地道:“皇嫂,皇侄……,咱們雖是家,平壞可廢,但是如此稱呼,僅止於金殿。按皇兄時規矩,咱們一家人日常相見,隻以家人相稱,朕仍是嫂嫂的叔,李賀的二哥,孩子們的叔父。皇嫂,你們不要過於悲傷了,逝者已矣,不能複生。朕繼承大寶之後,朝政上會秉持皇兄一向的主張,撫內攘外,與下黎民共創太平。在家裏,聯也會像兄皇生前一樣,做一個仁厚友愛的一家之主。”
皇後垂下頭來,低低地道:“謝陛下。”
李曄點點頭,環顧文武,上前兩步,大袖舒展,亢聲道:“眾位卿家,承恩賜,以火德王,始有我唐一朝,先帝雖沒有高祖太宗的雄才大略,南征北戰,振長鞭而禦宇內,奠盛世之基,開萬古之兆,以至國運昌盛,四海賓服。但自幼代先帝征討下,既是先帝的臣子,又是先帝的胞弟,深受先帝的恩寵,今又受先帝遺托,得承千古之業……”
這番話醞釀良久,早已背得滾瓜爛熟,起來鏗鏘有力,在金殿上久久地回蕩著,震撼著每一個人的心靈,文武百官都知道這是新任皇帝登基的最後致辭,將定下他今後執政的基調,所以無不側目傾聽。
“從來帝王之治,無不以敬法祖為務。先帝柔遠能邇、休養蒼生,共四海之利為利、一下之心為心,保邦於未危、致治於未亂,英明神武,千古明君。朕之資難及先帝萬一,唯有夙夜孜孜,寐寐不遑,躬行勤政,焚膏繼暴,以勤補拙,謹遵先帝的遺政遺誌,不負先皇所托。還望眾卿竭力扶助,與朕共創大唐之萬世太平!”
敬法祖,那就是他不會對朝政大動幹戈,僖宗皇帝的一切遺政遺命,他都將奉行不渝,這也讓忐忑不安的文武百官們最終踏實下來。
文武百官齊齊跪倒,轟然應道:“扶保大唐,臣等責無旁貸。定當戳力同心,效忠朝廷!萬歲、萬歲、萬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