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血肆意橫流,殘肢斷臂拋灑了一地,唐刀手們損失了約有百餘人。可是死在他們刀下的至少不下千餘騎,可是楊複恭看在眼中,還是心疼不已,一比十的損失率,這戰績夠輝煌了,尤其這是唐刀手初次上陣迎敵。可是這裏的本錢有限,尤其唐刀手培養不易,經不起如此揮霍呀。
楊複恭仿佛像看待自己的家產一般,殊不知段明玉將這支軍隊借給楊複恭的時候,簡直是肉痛到家了。
本來,唐刀手的這種進攻,作用是迅瓦解敵軍的衝勢,如果能輔以輕騎兵,在對方潰退如潮、陣形大亂時趁勢追擊,將可以最大程度地擴大戰果,可惜這裏手中的兵力捉襟見肘,楊複恭僅有的一萬兵馬全部都是步兵,根本沒有帶來消耗巨大,又需撥付大量人力照料,在攻城戰中又揮不了絲毫作用的戰馬,於是當殘餘的數百鐵騎調頭突圍時。唐刀兵便停止了追擊,隻由弓弩手追射了一陣,使得敵騎又摞下幾十具死屍。
敵騎並沒有就此逃離,攜帶著大批輻重就是楊複恭所部最大的弱點,何況楊複恭的任務就是阻止對方往合格方向逃竄,沒有義務跟在對方屁股後麵吃灰。漫他沒有大量輕騎在手,就算有,也不能撇下輻重放步狂追,所以安仁平雖然在唐刀陣麵前吃了一個大虧,但是隻要對麵還有騎兵仍可以從容撤退,他們退到三箭地外,開始清理傷員、整理隊形。
一戰大勝,而且是以步勝騎,一下子把楊複恭的軍隊的士氣提升到了頂峰。盡管己方也有傷亡,可是看著安仁平騎兵拋下的兩千多具屍體。每個士兵都興奮莫名,他們開始有條不紊地打掃著戰場,熱血沸騰地等待著敵騎下一波的衝鋒。
大約半個時辰之後,敵騎突然向左翼起了衝鋒,經過方才的一場混戰,他們也現了楊複恭中軍的王愛卿所部是最難啃的一塊骨頭,而左右兩翼的戰士對戰機的捕捉、臨戰的經驗明顯欠缺一些,這一次,他們取出了懸掛在馬身上的圓盾,沿著一條弧形襲向左翼,有機會就使股騎兵逼近肉搏,沒有機會就快馬馳過。、
飛騎疾射,這一番對射,遊騎隊形又顯疏散,盡著神策軍一方仗著弩箭及遠。也沒有占著絲毫便宜。
“他們這般襲擾,是為了打亂咱們的陣腳,須防右翼進攻。”楊複恭觀戰片刻,忽地霍然領悟,此時熟諳遊騎戰術的楊複恭已覺有詐,揮動令旗向右翼示警。果然,正前方仍在休整的敵軍在神策軍三軍注意力全被吸引到左翼的時候,突然又向右翼動了進攻。
這番進攻,大有實則虛之、虛則實之的意味,左右兩翼都在起進攻。哪一麵陣腳先亂,原本稍沾即離的襲擾進攻都會變成實攻,笨重的車弩和移動緩慢的唐刀陣在這種稍沾即離、移動度極快的交鋒中是無法及時調動應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