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嘩啦啦地下起了雨,雨滴不住地敲打著玻璃窗,濺(jiàn)起片片零亂的水花。陳小雨覺得雨滴不像是打在玻璃上,倒像是滴落在自己的心裏。望著外麵的大雨,陳小雨再也靜不下心來聽課了。她看了一眼手表,還有十分鍾就放學了。正好這時老師的課也講完了,她便托著下巴,聽著雜亂的雨聲,胡思亂想起來。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每逢下雨天,陳小雨的心情就十分糟糕(zāogāo)。不為別的,就因為別的同學有父母送傘,而自己卻沒人送傘。每每看到同學撐(chēng)開父母送來的雨傘時,她就羨慕(xiànmù)得要命,緊接著就是一陣莫名的失落。其實,每次下雨前,她都有所準備,包括今天,她的書包裏就放著一把折疊的雨傘。可是,她仍然期盼能打著母親送來的雨傘。
在陳小雨的記憶中,父母從沒來學校給她送過傘。記得上小學二年級時,有一次,臨近放學,天空下起了瓢潑(piáopō)大雨,許多家長都手持雨傘,焦急地等在學校門口。她以為母親也一定夾在其中。可是,人群散了,她也沒有看到母親的身影。回到家裏,她渾身都淋透了,委屈地哭著質問母親:“同學的媽媽都來送傘,你怎麼不給我送呢?”
母親聽後歉(qiàn)意地說:“寶貝,對不起!媽媽要上班,沒有時間,你得學著自己想辦法。”從那以後,陳小雨每天都要關注天氣預報,如果預報第二天有雨,她就事先放一把折疊(zhédié)傘在書包裏。有時,她還會提醒母親不要忘記帶傘。
不知不覺,放學鈴聲響了起來,陳小雨木然地站起身,到了校門口,她還是忍不住朝人群中望了望,盡管她知道母親是不可能來給自己送傘的。就在這時,一個熟悉的身影出現在她的眼前。怎麼可能呢?她難以置信,使勁地揉了揉眼睛,的確是自己的母親。她驚喜地朝母親揮揮手,並喊道:“媽媽,我在這裏。”
撐開母親送來的雨傘,陳小雨覺得是那麼激動,那麼高興,那麼幸福。這麼多年來,母親是第一次主動給自己送傘,而且還是在自己帶了傘的情況下。她問母親:“今天怎麼有空,想起給我送傘呢?”
母親望著遠處,答非所問地說:“怕你失望,怕你難過,更怕你自卑(bēi)。”
原來母親是懂自己的心的,陳小雨的心裏不禁一顫(chàn)。一直以來,她都覺得母親不太關心自己,更不理解自己。但當她聽到母親剛才說的話時,才發現一切並非這樣。
雖然如此,陳小雨還是不解地問母親:“小時候,我特別盼望你能給我送傘,可是你總說忙,而現在我長大了,你卻把我當成了小孩。”
母親歎了口氣說:“因為小的時候,你不懂得自卑,那時媽媽隻想讓你學會獨立,事事都要靠自己。其實,每次下雨,媽媽都悄悄地躲在不遠處,默默地注視著你。哪一位母親能忍心看著自己的孩子受苦呢?看到你淋雨時,媽媽的心如同被針刺一般,無數次想跑到你的麵前,為你遮風擋雨,為你排除一切困難。可是媽媽心裏明白,你需要成長。在媽媽的庇(bì)護下,你永遠也長不大。所以,媽媽才狠下心不給你送傘。”
母親的聲音有些哽咽(gěngyè),頓了頓又接著說:“現在,你長大了,已經養成了獨立自主的習慣,而且有了愛的需求。如果媽媽再不出現,你就會在同學麵前很沒麵子,並覺得媽媽不夠愛你。其實,在媽媽的心目中,你永遠都是最重要的。”
聽了母親的訴說,陳小雨不禁熱淚盈眶。她沒想到,一件微乎其微的小事,竟包含著母親這樣的良苦用心。
街上的雨,仍然淅淅瀝瀝地下著,但陳小雨的心裏卻晴空一片。因為她明白,無論自己走到哪裏,無論是雨天還是晴天,她的頭頂始終有一把撐開的大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