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河湧工程暗涵施工技術實例的分析(2 / 2)

5.2墊層施工

開挖好溝槽後,進入到驗收階段,確保其不泡槽、不晾槽;驗收後,若溝槽達標,應馬上實施碎石墊層施工,人為地搭配布料並依據規定的厚度鋪撒碎石,從而確保碎石墊層的密實度同設計標準相貼近。待檢查到碎石墊層合格,則應立即對混凝土墊層進行施工,以平板式振搗器密實地振搗該墊層。

5.3箱涵結構施工

箱涵結構施工需分2回實施,應於側牆底腋角20厘米之上處安排水平施工縫,首次是對施工縫之下進行施工,第二次則針對其上部。

(1)加工鋼筋。鋼筋不僅需經銷商或廠家給檢驗報告與出廠質量證明書,進場之後還需依據規範複檢,隻有檢驗合格才可運用。

(2)安裝鋼筋。①牆體插筋與底板鋼筋。先以鐵絲綁實鋼筋交叉處,確保底板鋼筋綁紮好,再安設牆體鋼筋,也可以點焊焊固;鋼筋的綁紮不僅要求順直,還要求符合施工規範;②牆體水平筋綁紮。以牆體水平筋綁紮接頭,將其緊固於搭接範疇端部及其核心地區,並且確保鋼筋間距與設計要求相符與順直。同時,還需增設墊塊,以確保鋼筋保護層的厚度,當然,切莫讓紮絲與外模板相觸,務必確保所有的外圍兩行鋼筋的相交點紮固,而中間區域交叉點允許間隔交錯紮固,以防受力鋼筋的位置出現偏移;③頂板鋼筋。待模板與支架安設好之後,著手安裝底板鋼筋,其安裝手段與頂板鋼筋相同。

(3)支架與模板。依照本工程特性,模板可劃分成底板側牆、側麵模板與頂板模板三大板塊。其中,牆模板以12穿牆螺栓壓雙鋼管對拉,維持600mm的間隔,從而確保模板的穩定性,依據底、中、上進行斜拉;牆體側麵模板麵板是以18mm木膠版、80×60木方豎向背楞;底板側麵模板以18mm木膠版製作麵板,並在外側木方背肋,在預先打設的木樁上或者基坑坑壁上支撐。

(4)混凝土工程。以泵送的手段對混凝土進行垂直與水平運輸,並采取插入式振搗器搗實。在澆築之前,應事先清除鋼筋上的油汙與模板內的雜物等,並封堵模板的孔洞與縫隙,確保木模板處於濕潤狀態卻又不存在積水;持續澆築混凝土,若遇特殊情況務必要停時,其間隔時間應小於60mln,還應當在前層混凝土初凝前把這層混凝土澆築好,嚴禁施工冷縫。

在對混凝土進行振搗時,應落點均勻、快插慢拔,且確保落點間距小於振搗器作用半徑的1.5倍依秩序實施振搗。同時,振搗器插進下層混凝土中應大於50mm,而模板與振搗器應最少相距50mm,以防磕到模板、鋼筋與預埋件等。澆築後的12h內用覆蓋灑水保濕的手段實施至少14d的養護。

5.4土方回填

待箱涵施工結束後,確保混凝土強度值超過設計強度的85%,隻有等處理好問題與拆除掉外部模板後才能實施土方回填。在此過程當中,應以振動的手段夯實狹窄處,確保涵頂填土超過一米之後以10t壓路機加以壓實。將現場開挖預留的符合回填要求的土料作為回填土,在施工過程中嚴格分成加以回填,確保每一層均為250-300ram的厚度。待其壓實之後,保證壓實度高於92%,並且幹重度大於15→5KN/cm3。

6、結語

作為河湧工程的關鍵構築物,暗涵工程的施工進度將會給整個工程的進度造成直接性的影響,而其施工質量會與整個工程的質量產生直接聯係。所以,務必要高度重視施工質量並在施工時依據實際完善施工方案。一係列的實踐表明,合理、科學的技術方案不僅能確保施工質量,又可減少施工成本、推動施工進程以獲取到較好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