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鑽孔灌注樁施工技術分析
建築工程施工前,應該做好準備工作,為施工奠定前提條件。根據勘探資料做好現場的地質和水文調查,便於施工組織的安排和對預測中事故的防範。同時,要從源頭把握好技術的質量,配置必需的施工設備,以利於各種出現的技術難關。
1、鑽孔工藝選擇和孔徑控製技術
鑽孔施工時,要根據施工場地的地址條件,選用適當的鑽機,並在鑽進的過程中注意對鑽機的控製,注意鑽機的平穩,避免產生位移和沉陷,在初始階段要以降低重心為主,適當增加重量,減輕速度。同時要根據漸進的土質變化適當作出調整,依據施工地質土層的狀況而定,由硬土質層鑽到軟土質層可適當提高鑽進速度,而由軟土質層鑽到硬土質層則需降低頂進速度。比如在各種土質的鑽進中,遇到雜填土和粘土時要加快轉速而鑽穿,而遇到較硬的花崗岩時,則要減少鑽頭的晃動程度和鑽進的速度,保持孔內土層的壓力平衡,防止塌孔。同時,定期測定孔內粘度和含沙量等要素,注意地層的變化情況並隨時做好記錄。
2、孔內沉渣控製技術
因為鑽孔內部的沉渣對樁身的承載作用具有重要的影響,所以必須嚴格控製對沉渣的清理,對於鑽孔是否是成孔,其判斷依據也是對渣樣的檢查,可以通過鑽孔過程中的阻礙力度來進行判斷。成孔之後,應該進行第一次清孔,並對孔深、孔徑和垂直度等進行徹底檢查。在混凝土灌注時對成孔內部進行第二次清孔,檢查是否有沉渣,同時,在進行下次灌注之前,同樣要進行循環清孔,防止鑽渣的回落。
3、混凝土灌注技術
混凝土的灌注是在徹底清孔的基礎上進行的,目前主要采用的是混凝土運輸車或混凝土輸送罐兩種方式,鋼筋混凝土鑽孔灌注樁一般是采用導管進行水下灌注,與輸送罐的方式有些相同。在混凝土灌注之前,保證混凝土的質量是重要的前提,同時通過抗拉實驗檢查導管連結的緊密度。在整個灌注的過程中,導管的埋入深度顯得比較重要,在第一次混凝土灌注時,要保證導管能夠達到2米的深度,而隨著混凝土後麵的灌注要及時提升導管,以導管管底不露出混凝土麵為前提,避免造成斷樁的同時保證混凝土的密實度。
結語
綜上所述,鑽孔灌注樁雖然存在許多優勢特點,但是因為施工工藝等因素比較複雜,這就對施工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鋼筋混凝土鑽孔灌注樁的施工技術是建築工程質量得到保證的重要因素,要結合根據施工場地的地質條件,做好施工的前期準備工作,規範施工工序,做好施工張每個環節的預防措施,這樣才能夠提高建築工程樁身的質量。
參考文獻
[1]王占力.鋼筋混凝土鑽孔灌注樁施工技術.《中國化工貿易》,2012年第4期
[2]劉江.鋼筋混凝土鑽孔灌注樁的工程質量控製.《現代經濟信息》,2006年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