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駁中的詭辯
討論問題時,如果不同意別人的觀點,可以進行反駁。反駁是一種特殊的論證,它旨在論證對方的論題或支持論題的論據是虛假的,或者論證對方使用的論證方式是錯誤的。要使反駁正確,必須遵守反駁的規則,即反駁應針對對方的論題,不能改換為別的論題;反駁中所用的論據應當是真實的;反駁所用的論證方式應是正確的。
詭辯論者違反反駁規則的詭辯手法主要有:故意歪曲對方的論點;轉移論題;人身攻擊;錯誤推導;虛假論據;以及攻其一點,不及其餘等等。
十月革命前的俄國無政府主義者,妄圖駁倒馬克思主義的曆史唯物主義學說,他們把馬克思主義的一個重要論點——“人們的經濟地位決定人們的意識”,歪曲為“吃飯決定思想體係”。然後就對他們自己臆造的這個荒謬論點加以反駁,論證“吃飯不能決定思想體係”,並以此汙蔑馬克思主義的曆史唯物論是“填胃的理論”,進行諷刺、嘲笑。他們說:如果吃飯能決定思想體係,那麼那些嘴饞貪吃的大肚漢就是最富有思想的天才人物了。
大家知道,“人們的經濟地位決定人們的意識”和“吃飯決定思想體係”是兩個完全不同的論題。無政府主義者出於對馬克思主義的仇視,故意地把二者混為一談,用對後者的反駁代替對前者的反駁,這是一種極其惡劣的詭辯手法。對此,斯大林給予了有力的駁斥。他說:“請諸位先生告訴我們吧:究竟何時、何地、在哪個行星上,有哪個馬克思說過‘吃飯決定思想體係’呢?為什麼你們沒有從馬克思著作中引出一句話或一個字來證實你們這種論調呢?誠然,馬克思說過,人們的經濟地位決定人們的意識,決定人們的思想,可是誰向你們說過吃飯和經濟地位是同一種東西呢?難道你們不知道,像吃飯這樣的生理現象是和人們經濟地位這種社會現象根本不同的嗎?”《斯大林全集》第1卷,第298—299頁)
列寧在揭露反駁中偷換對方論題的詭辯術時指出:“把顯然愚蠢的思想加到他的論敵身上,然後加以駁斥,這是不大聰明的人慣用的手法。”《列寧全集》第28卷,1958年版,第269頁)
英國偉大的生物學家達爾文於1859年出版了他的名著《物種起源》一書,這對於宗教世界觀是一個極大的威脅。1860年6月28日到30日,英國教會在牛津召開了反對達爾文學說的會議。在這次會議上,一位自負很有“辯才”的主教威爾勃福斯發表了攻擊進化論的長篇演說,他的演說暴露了他對達爾文學說的完全無知。然而憑著“辯才”,他的話很動聽,不時引起貴婦人們的陣陣哄笑。後來威爾勃福斯完全離開了議題,對參加這次會議的英國著名生物學家赫胥黎施展惡意的嘲弄。他說:赫胥黎教授就坐在我的旁邊,他是想等我一坐下來就把我撕成碎片的,因為照他的信仰,他本是猴子變的嘛!不過,我倒要問問,你這個猴子子孫的資格是從哪裏得來的?與猴子發生關係的是你的祖父這一方,還是你的祖母哪一方?
對於這種淺薄無聊的惡語中傷,赫胥黎立即站起來答辯。他莊嚴地宣稱:達爾文的學說是對自然史現象的一個解釋,他的書裏充滿了證明這個學說的大量事實,沒有別的學說提供更好的對物種起源的解釋。最後,為了科學的尊嚴,他對威爾勃福斯的人身攻擊進行了必要的回擊:我斷言,我重複斷言,要說我起源於彎著腰走路和智力不發達的動物,我並不覺得羞恥;相反,要說我起源於那些自負很有才華,社會地位很高,卻胡亂幹涉自己所茫然無知的事物,任意抹煞真理的人,那才真正可恥!赫胥黎的講話有力地駁斥了主教的胡說八道,博得了聽眾的熱烈掌聲,而自負很有“辯才”的威爾勃福斯卻已啞口無言。
從邏輯上看,這位主教本來應當反駁的論題是“人類是從猿進化來的”,由於這個論題本身是正確的,他無法反駁。於是,他就把反駁的論題偷換為“每一個人都是猴子生的”,然後進行諷刺、挖苦,甚至對論敵施加卑劣的人身攻擊,訴諸厚顏無恥的詭辯。
甲乙二人看完了一個戲,甲說:“扮演主角的演員S演得不好。”乙說:“叫你演還不如他呢!”
在反駁別人的某個觀點時,必須針對著這個觀點。如果撇開對方的觀點和要討論的問題,故意轉移為另外的問題,並借此去攻擊對方的人格、能力,甚至抓住對方生理上的缺陷進行譏諷、嘲弄,這叫做“人身攻擊”的詭辯,它是偷換論題的一種惡劣表現。乙的話正是這樣。本來應該討論的問題是“扮演主角的演員S演得好不好”,乙卻把它偷換為“叫甲去演戲中的主角是否比S演得好”。另外,乙的論證方式犯了“推不出”的錯誤。因為即使甲的表演水平確實不如演員S,也不能證明S的演出是成功的。一個人雖然不會演戲,但不一定不會看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