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火暴的MBA教育(1 / 3)

接受火暴的MBA教育

★MBA究竟是什麼,MBA的課程有那些我國與德國的MBA狀況何?你想知道答案嗎?快往下看:

★事實上,一個在學業中取得良好成績的學生,並不意味他就更適合念MBA,能夠成為優秀的管理人才。究竟什麼人更適合讀MBA呢?

★貫穿整個MBA教育的是商業理念,它產出的是職業經理人,不是學者。

★怎樣申請到國外讀MBA,哪一所設立MBA的學校更適合自己呢?

★護照的有效期限護照有一定的有效期限,各個國家所規定的有效期限不同。

★去德國留學的人避免不了麵對簽證的問題,許多人談“簽”色變,這裏教你怎樣成功快速辦好簽證。

在許多人眼裏,MBA意味著成功,代表著財富隨著中國加入WTO,MBA熱驟然升溫,於是很多人己不滿足於國內讀MBA,紛紛到國外讀MBA。但怎樣讀MBA,怎樣去日本讀MBA……?看了本方案,相信你將自己體會到什麼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清楚MBA的內涵

★MBA畢業生的出路是以擔任企業管理人員為就業目標。因此MBA的畢業生也倍受親睞!

★事實上,一個在學業中取得良好成績的學生,並不意味他就更適合念MBA,能夠成為優秀的管理人才。究竟什麼人更適合讀MBA呢?

★如果你厭倦了現在從事的工作,高質量的MBA學位將是你進入一個全新世界的通行證。

★如果您自信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希望獲取工商管理領域的高學位來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華,您應應該爭取進入商學院,獲取MBA學位。

★朱基同誌在1994年祝賀清華大學經管學院成立十周年的賀信中說:“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需要一大批掌握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熟悉其運行規則,而又了解中國企業實情的經濟管理人才”。MBA教育正是培養這類經濟管理人才、提高我國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徑。

MBA究竟是什麼,MBA的課程有那些我國與德國的MBA狀況何?你想知道答案嗎?快往下看:

在計多人眼裏,MBA意味著成功,代表著財富隨著中國加入WTO,MBA熱驟然升溫,於是很多人己不滿足於國內讀MBA,紛紛到國外讀MBA。但怎樣讀MBA,怎樣去日本讀MBA……?看了本方案,相信你將自己體會到什麼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1.熟悉MBA

(1)什麼是MBA

MBA即工商管理碩士。工商管理碩士學位是一個具有國際可比性的專業學位,目標是培養高層次務實型管理人才。招生來源可以是各種本科專業背景、在企事業或其主管部門工作過三年以上、有實際經驗的現職人員。結合實際經驗學習多門管理課程,形成廣博知識與較強能力的綜合優勢。MBA畢業生的出路是以擔任企業管理人員為就業目標。這種以MBA為代表的一係列“務實型”(professional)人才的培養,以就業為教育目標,與哲學、物理、曆史等學術(academic)學科相比有著明顯的不同。因此MBA的畢業生也倍受親睞!

(2)MBA發展史

一般認為,美國最早的管理學院是1881年在美國賓西法尼亞州立大學設立的;而工商管理碩士培訓計劃(MBAprogram)要晚些,大約於1908年誕生於哈佛大學。管理教育剛剛起步是主要強調氣度和性格的陶冶,而非實際專業知識,顯得曲高和寡,一時沒有獲得工商企業界的熱烈反應。到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管理教育在工商界的推動下,已有了初步的發展。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管理教育更是蓬勃發展起來,這主要源於兩次世界大戰中美國企業所有權和經營權的明顯分離所產生的對企業管理人員的迅速膨脹的要求。戰爭結束後,戰時經濟轉變為和平時期經濟,人們的消費能力大量釋放,市場興旺,為企業帶來了大量擴充機會。同時許多退伍軍人根據退伍軍人教育法案進入大學就讀,其中很多又都選擇了商學院的MBA學位,哈佛大學輝煌的1947屆就是這“出類拔萃的一代”中的佼佼者。

需求的驟增最終暴露了美國的管理學院在目標、手段和學術水平上的諸多弱點,1958年卡耐基基金會和福特基金會各自的綜合研究報告不約而同地明確了管理教育的實務性質,主張加強學生的定量分析能力,並基本形成了後來影響頗廣的結構化的課程體係。這之後的六七十年代,美國管理教育的重點便放在了MBA上,美國每年授予的MBA學位數量達到授予碩士學位總數的20%以上,管理教育再次進入空前的蓬勃發展時期。

進入80年代,以1984年《哈佛商業評論》“管理學院不能令人滿意的管理教育應對美國工商業國際競爭力下降負有一定責任”的批評意見為代表的對當時美國MBA教育狀況的批評,引起管理教育界長時間深刻的反思,但這一次並未走向統一的模式,而是走向各自的探索,這就形成了80年代末至今的管理教育創新,包括:國際化;課程的整合;加強對領導才能、團隊意識和管理技能的訓練;強調豐富學生的科學技術知識;對企業和企業家倫理的重視;網絡大學與遠程教學的實踐(VirtualBSchool);等等。

(3)什麼人適合讀MBA

據國外研究機構調查,國外許多商學院對MBA入學新生的素質要求很高,要求學生“有雄心、有魄力、善思考,不怕挫折,不因循守舊,有不達目標絕不善罷甘休的奮鬥精神”。事實上,一個在學業中取得良好成績的學生,並不意味他就更適合念MBA,能夠成為優秀的管理人才。

大致看來,一個好的MBA報考者,除了應具有一定的管理經驗、對企業的實際情況有相當的體驗認識之外,應當對所有學科(包括人文、科學)都有興趣,而且發展比較平衡;對於社會和外界環境的變動,應當比較關心,並希望對世界、對社會有所貢獻;願意並善於和他人相處,並能夠積極地在團隊中發揮作用。當然,如果有比較好的領導才能,有影響他人的天賦就更容易成為一個優秀的管理者。

MBA們在進入商學院從事的行業多種多樣,具有不同的背景,促使他們讀MBA的因也不同。有些MBA以前並沒有認真考慮過要進入商界。他們隻是逐漸對自己謀生的職業如工程師、律師、教師、醫生等感到厭煩,希望進入一個新環境。那麼MBA學曆對想轉換職的人士有多大的幫助呢?事實證明,優秀工商管理學院的MBA學位會使進入商界容易得多。商學院的學習不僅讓MBA們初步掌握了工商企業的經營管理知識,也提供了完成學習後進入商界必需的社會聯係。如果你厭倦了現在從事的工作,高質量的MBA學位將是你進入一個全新世界的通行證。

另外一些人學習MBA也是為了改變職業。不同的是他們進入商學院以前,已經在工商界擁有良好的職位。然而他們不願意繼續在同一個行業或公司中工作到退休。在這種情況下,做出進入工商管理學院的決定前,要慎重考慮。不要以為一個MBA學位可以保證你能成功地進入另一個行業。在已經擁有一個行或公司工作的寶貴經驗的情況下,繼續原來的發展,MBA學位會讓你走得更快、更遠。

越來越多的學生進入商學院是為了以後創辦自己的企業。許多學生把工商管理學院看作是建立自己企業前的訓練營。在這裏他學到企業管理的基礎知識,建立廣泛的社會聯係,畢業時謀得一個大公司的職位,積累三五年的工作經驗後,自己創辦企業。工商管理學院注意到這部分學生的要求,相應地開辦了一係列課程的以幫助學生創立自己的企業,包括如何製訂企業計劃,如何風險資本家和其他投資者中籌資,等等。

如果您自信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希望獲取工商管理領域的高學位來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華,您應應該爭取進入商學院,獲取MBA學位。

(4)MBA的課程設置

A、主要課程

選修課程選修課程根據實際需要由各學校自行決定。它主要包括:財務管理類;行政管理類;計劃統計類;工業統計類;國際貿易類;金融保險類;成本管理類;工程管理類;工程經濟類;房地產經營類;會計類;資產評估類

B、必修課程

必修課程必修課程大約有13門。它們是:(1)宏觀經濟學;(2)會計學;(3)財務管理;(4)營銷管理;(5)生產管理;(6)係統工程;(7)企業戰略;(8)經濟法;(9)計算機輔助管理;(10)財政與金融;(11)國際貿易與國際金融;(12)應用經濟學;(13)人力資源的開發與管理

C、.選修課MBA有哪些是學位課程

根據我國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的《工商管理碩士試行培養方向》列出的MBA的學位課程有:馬克思主義理論、外國語、管理學、管理經濟學和運籌學。學位課程也稱核心課程,包括MBA應具備的基礎知識。

D、MBA的熱點課程介紹

對一些我國市場經濟中的熱點問題,通常以講座形式或授課形式進行。例如:期權與期貨;合並與收購;籌資模型;企業形象識別係統設計;廣告與傳播;企業家精神;外彙業務;風險管理;公司、證券、投資與法律實務;房地產法律實務;物業估價;股份製等內容

E、MBA的就讀方式

MBA的就讀方式無非是parttime(P班)和fulltime(F班),以何種方式就讀首先是考生本人決定的。但各MBA招生學校條件不同,如果沒有fulltime班,就隻能讀parttime班。考生在報考前首先要了解所報考學校能夠提供的就讀方式。

一般地看這兩者學費一樣,錄取線一般也一樣。差別就在:

(A)FULLTIME學製兩年,PART-TIME學製三年

(B)有些學校對兩種項目要求不同,如北大PARTTIME需要修的學分就比FULLTIME少。

(C)上課時間不同。PARTTIME的大部分時間為晚上和周末,而FULLTIME與上大學時的時間安排差不多。

(D)有些PARTTIME的學生會到異地去上MBA。比如從天津到北京,從廣州到深圳等。我還認得一個學生從廣州到清華去上學。

(E)最主要是機會成本不同。FULLTIME上學,你將放棄工資收入/晉升機會/出國甚至分房子的機會,而PARTTIME便不會。是否能承受3年沒有周末的滋味,一定也要仔細考慮。不過大部分學生第三年都會回公司去寫論文,相對好些。就業機會上應差不多。

另外,從水平和收獲來看:

(A)教師。

一般來說PARTTIME和FULLTIME安排的老師是一批人,至少水平上沒有明顯差距。

(B)收獲

很多是由班裏同學的水平決定的。

首先PARTTIME和FULLTIME在錄取時是統一的,考分水平相同。其次,很多學生讀PARTTIME都是因為現在正有一份還算不錯的工作,一般在大城市,見識較多。反而FULLTIME班中,有很多人從小地方考到大城市,由於有充分時間準備,考分較高,水平卻一般。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PARTTIME學生的素質偏高。所以,我看收獲應該也是頗多。但由於PARTTIME的學生沒有那麼多時間花在學習上,可能從知識補充的角度上,收獲會少一些。學MBA,知識補充隻是其中的一個部分。出於各文字住宿條件緊張,很多學校已經不招“脫產生”。就去年情況看,北京地區的北大、人大,武漢的華工、中南財大等均不招“脫產生”。想通過學MBA跳槽者要注意,填誌願前要向各招生單位谘詢清楚。另外,有些大學隻麵對當地招收學生,上海有一些學校就是這樣。

(C)要找到一家“委培”單位

國內目前的MBA統一都是“委托培養”,這就意味這必須要有一家單位為你簽訂委托培養協議。當然。培養費由誰出、畢業後的去向如何,這些都是可以變通的

F、了解錄取過程

MBA的錄取過程

根據對申請處理方式分為:分段式和滾動式錄取。

分段式:是指將接受申請的時間分為三到四個時段,每一個時段收到的申請被歸到一起進行分析、評價,在比較的基礎上最終決定錄取與否。

滾動式:是指在接受申請的同時完成評估工作,每一份申請自收到之後就開始被審查並決定命運。因此,這種方式要比分段式的決定快。等到本期名額滿了之後,錄取工作也就結束了。

以上兩種方式的申請過程大多要持續6到8個月

2.了解我國MBA

1990年,我國開始在少數高等學校設置和試辦工商管理碩士學位,並且明確指出:“工商管理碩士學位是專業學位的一種,其特點是:第一,工商管理碩士是務實型的管理人才,招生來源主要是在企業或其它主管部門工作過幾年、有實踐經驗的現職人員,課程內容密切結合實際,加強實踐環節,采用培養過程與企業密切聯係或與企業聯合培養、畢業後回到企業中去的培養模式。這與主要從應屆畢業本科生中招收缺乏實踐經驗的人才完全不同。第二,工商管理碩士既要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又要求廣博而全麵的知識,結合企業管理的各種職能(如生產管理、財務管理、營銷管理、人事管理、決策管理、經營戰略等)學習多門課程,形成廣博知識與較強能力的綜合水平。這與理論研究型人才明顯不同。第三,工商管理碩士要有戰略眼光,有勇於開拓、艱苦創業的事業心與責任感,能聯係群眾,有組織指揮生產的應變、判斷、決策的能力。因此,在培養過程中要強調能力的培養訓練。第四,工商管理碩士可以招收有各種專業背景並有實踐經驗的大學畢業生,便於培養綜合全麵的複合型人才。經過研究生階段係統、科學的培養教育,使他們畢業後能夠勝任工商企業和經濟管理部門中、高級職務所擔負的工作。”(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關於設置和試辦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的幾點意見》)到1997年8月止,全國試辦工商管理碩士的高等院校已達56所。

(1)1.我國MBA教育發展曆程

如果從1988年成立專家組起步研究工商管理碩士學位開始算起,我國工商管理碩士教育的發展已經過去的十年時間,大致經曆了五個階段:一是可行性研究階段(1988-1989年)。主要是組織專家、學者針對在我國設置和試辦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的可靠性進行了研究,了解了國外的MBA教育、我國的社會需求以及學校的培養能力等方麵的情況。二是設計和論證階段(1989-1998年)。主要是成立了研究小組,提出了在我國設置和試辦MBA學位的論證報告,以及參考性培養方案,對試點工作的指導思想、培養目標、招生考試、課程體係與內容、培養方式、學位授予標準等重要五一節進行了總體設計和論證,並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正式批準,開展試點工作。三是組織實施階段(1991-1994年)。國務院學位辦成立了協作小組,分兩批批準了26所高校進行MBA試點工作,與此同時,加強基礎性建設工作,包括製定參考性培養方案、管理工作規程,抓了師資隊伍和教材與案例庫建設,組織編輯出版了《工商管理碩士教學大綱》,招生培養工作進一步規範化,有了第一批中國式的MBA結業生。四是提高質量、穩步發展階段(1994年至今)。成立了全國工商管理碩士教育指導委員會及其下屬的工作組織;1998年全國MBA入學人數達到8190名;開展了全國性的師資培訓、考試改革形容等工作;1997年入學考試開始采取全國MBA聯考方式,1998年報名參加MBA聯考人數達到3萬人;新增加了30所MBA試點院校,進一步壯大了MBA的培養力量。以1997年國務院學位辦和國家經貿委聯合組織開通“企業管理人員在職攻讀MBA學位”為樗,我國的MBA教育又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它豐富了MBA的辦學模式,更有利於直接為國有大中型企業培養管理骨幹。

從目前的發展看,我國MBA教育麵臨著大好的形勢。朱基同誌在1994年祝賀清華大學經管學院成立十周年的賀信中說:“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需要一大批掌握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熟悉其運行規則,而又了解中國企業實情的經濟管理人才”;1996年,朱基同誌又在自然科學基金管理學部的成立會上呼籲“管理教育,興國之道”,並明確指出:“我國國有企業的改革和發展,沒有輕巧的道路可走,隻有老老實實地研究改善經營管理,建立一套現代企業製度才行。”MBA教育正是培養這類經濟管理人才、提高我國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徑。

(2)我國MBA教育正逐步與國際接軌

MBA教育已成為我國培養高層次管理人才的重要渠道。目前,全國已有4983人獲得MBA學位,在校MBA研究生總數18460人。到1999年9月,全國MBA累計招生23381人。這是昨天在滬召開的全國MBA教育指導委員會有關會議上傳出的信息。

我國從1991年起開始設立工商管理碩士(MBA)學位和試辦MBA教育。9年來,試辦學校針對MBA學生的特點積極探索MBA教育規律和適合中國國情的MBA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法已被普遍采用,部分學校的MBA教育已接近國際水平。目前我國MBA畢業生中有四分之三已擔任中高層管理工作。

3.清楚日本的MBA

據深圳特區報報道:在經過幾年的沉寂之後,MBA重新成為日本年輕人追逐的熱點。

在日本,金融學科總是遠遠落後在機械工程學科的後麵,但這並不是因為教育的緣故。曾經有一度,美國的商學院是日本選送有前途的年輕人前去培訓的最熱門的地方,每年都有數以百計從各大商社選拔出來的年輕人在美報名學習。然而這些人似乎更留心去吸收西方的做事準則和工作方法,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競爭對手的身上。他們畢業之後,大多都加入到外國銀行和管理顧問公司中。因此派人員赴美學習MBA(工商管理碩士)的熱潮很快便降溫了。

現在,MBA再一次風行起來。不過這一次就在日本國內。到目前為止,日本隻有少數幾所商學院。為滿足更多渴望學習MBA課程的人們的需要,日本正在設法提供更多的機會。一些私立大學,如早稻田和日本大學已經開設了MBA課程。與此同時,國外的大學也開始進入了這個市場,例如加拿大的邁克吉爾大學也於明年在東京開設在職就讀的MBA課程。而一向鼓勵日本公立大學增加研究生課程的日本教育部更是在最近做出承諾,將撥專款用於成立新型的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