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魏鬆、佟鐵鑫:歌壇常青樹 兄弟皆從容(2 / 2)

盡管從藝之路並不完全相同,但佟鐵鑫說表哥魏鬆在做人和對藝術的執著上與他“血脈相連”,是同一股道上的車。魏鬆出生在軍人家庭,父親在文工團工作,舅舅佟笑夢一直從事聲樂教育,所以魏鬆從小就接受了係統、正規的音樂訓練。1972年,魏鬆考入沈陽軍區前進歌劇團,1973年他到部隊文工團沒多久,就被作為上海音樂學院恢複招生後的第一屆軍隊學員送去學習,進門的身份竟然是“男中音”。因為當時上海音樂學院“男中音”奇缺,“中低音”都到北方去找,可當老專家聽完魏鬆的演唱後都說:魏鬆不是男中音,而是個大號的男高音,唱歌劇的料……自此,魏鬆經過勤學苦練,開始在聲樂藝術上大放異彩,1986年,魏鬆獲得第二屆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美聲唱法第三名;1992年獲得全國少數民族聲樂大賽美聲唱法第一名;1994年獲第五屆“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最佳男配角。魏鬆曾出訪過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1999-2000年在巴黎進修及考察歌劇,並在法國舉行多場音樂會。他同中外著名的交響樂團與合唱團合作,在諸多中外大型聲樂作品中擔任男高音演唱。2006年1月,魏鬆首度登上意大利歌劇舞台,完成了科莫歌劇院的兩場普契尼歌劇《群妖圍舞》的演出,這是中國本土培養的歌劇男高音第一次令歌劇之鄉——意大利的觀眾全場起立、報以長時間的掌聲。美國大都會歌劇院首席藝術指導瓊·道爾曼和意大利著名男高音安德列·馬蘭濟都認為魏鬆是“當今世界最優秀的男高音之一”。

佟鐵鑫和表哥魏鬆,都經過軍營生活的鍛煉,都癡心不改地要實現自己兒時的音樂夢想,都在藝術征途上不斷求索、不斷超越,都實現了父輩無法實現的夢想,堪稱歌壇上絕無僅有的勵誌佳話。

除了與表哥魏鬆同氣相求、惺惺相惜、手足情深,佟鐵鑫還和筆者講起了對姐姐的一片深情,“我在家行二,下麵有一個弟弟。我姐姐本來唱得很好,但因為有一點輕微的小兒麻痹,所以未能進專業團。”佟鐵鑫至今為姐姐感到惋惜。當年著名歌唱家李光羲非常看好佟鐵鑫的姐姐,曾親自帶著她跑了好幾個專業院團……“我叔叔佟笑貢是李光羲老師愛人的學生,我們一家至今都很感謝李老師當年為我姐姐所做的一切。”因為筆者和李光羲老師非常熟悉,所以後來有一次見麵時特意把佟鐵鑫的感激之情講給光羲老師聽,而光羲老師隻是憨厚地一笑,“沒什麼。當年沒能幫到她,真的很遺憾。”

出名甚早,從沒大紅大紫,但走過的每一步足跡都清晰可見。佟鐵鑫很早就與眾多歌壇前輩同台演出。“老一輩藝術家的風範、經曆、人格,始終燭照著我。當年每次演唱完,我都會悄悄地躲在側幕,仔細觀察他們的舉手投足……”難怪佟鐵鑫被稱為“年輕的老藝術家”,隻因他深深地懂得“學慎始習、取法乎上”的道理。在聲樂藝術上,魏鬆和佟鐵鑫,一南一北、互相砥礪,敢於吃苦、樂於鑽研,不斷向著更高的目標穩步邁進……